學習到底苦不苦?相當多的人會說:當然苦了,?十年寒窗苦?不就是前人 總結 出來的嗎。況且,現在學習負擔這麽重,競爭又這麽激烈,不苦不累才怪呢。
可是,魏書生的學生為什麽把學習當成享受呢?
魏書生清楚:要想讓學生成為對人民、對祖國有較大貢獻的人,讓學生成為活得有意義、活得快樂的人,最要緊的壹件事就是轉變學生苦樂觀,逐步樹立起把學習當成享受的苦樂觀。
魏書生說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壹樣,要吃壹定量的苦。背壹篇 500 字的課文要比背 250 字的課文苦壹些,就像挑 200 斤的擔子要比挑 100 斤的擔子苦壹些壹樣。就這壹點而言,是無法改變的。而對學習和勞動的態度而言,卻可以改變。想壹想, 10 多年來,魏書生當校長、當兩個班的班主任、當兩個班的語文教師,還有 38 項社會兼職,還出版了 15 本書,還在全國除臺灣以外的 31 個省、市、自治區和港澳地區做 報告 1100 多場,上公開課 600 多次?魏書生該是苦不堪言了吧?然而,有誰聽到魏書生喊苦了?有壹年,魏書生在酷暑難當的深圳,連續做三天報告,依然精神抖擻,絲豪看不出疲倦的樣子,為什麽?因為我享受了三天呀。?魏書生笑著說。
所以,魏書生刻意引導學生把學習當成第壹享受。他讓學生寫《談學習是享受》這篇 作文 ,要求變換 100 個角度去考慮,每位學生都可以寫 100 篇不同的《談學習是享受》。
背課文苦,魏書生就讓學生寫《談背課文是享受》。真的是享受嗎?真的。背課文時,抵制了電視的誘惑,拒絕了玩遊戲機的邀請,為找到勤奮的自我而產生享受感;背課文時,全神貫註,目不旁視,有壹種超脫於低層次玩樂的莊嚴感、享受感;背熟了課文, 記憶力 增強了,知識豐富了,考試成績提高了,家長高興,老師滿意了,當然更有享受感。
以此類推,《預習是享受》《聽課是享受》《寫作業是享受》《寫 日記 是享受》《寫作文是享受》《演講是享受》《讀世界名著是享受》?每壹學科,每壹項學習任務都可以從享受的角度去思考,去品味。
學生最不願做的事,也許就是考試了。魏書生就引導學生們寫《談考試是享受》這篇作文,寫之前,大家首先不回避考試的苦,然後從另壹面去思考考試的樂。
有的說,考試前復習緊張,沒有時間憂慮,沒有時間煩惱,沒有時間牢騷,痛苦減少了,享受當然增多了。考前的學習效率往往是平常的兩倍,乃至三倍,學習效率壹高,當然有壹種享受感、充實感。
由於準備充分,考試時,壹看試卷,覺得 90% 的題都很容易,當然越答越高興,這時就有壹種享受感。
考試完了,成績公布,考得好,父母親朋、領導老師都高興,都贊揚、祝賀,當然更有壹種享受感。考不好呢?及時發現漏洞及時補救,以便下次爭取好成績,比起沒發現漏洞,隱患越來越大,最終不可收拾起來,也還是要好得多,及時有效地補救缺漏,對人生也是壹種享受。
魏書生認為教育壹個人,最要緊的是教育他樹立高層次的享樂觀。把學習當成人生第壹享受,學生們就會學得輕松、愉快、效率高,也會成為把做工作、幹事業當成第壹享受的人。
魏書生學生管理科學性體會範文2
十幾年前我就買過壹本《魏書生教育思想論文集》,我反復地讀了好幾遍;上周縣教育局把魏書生請來了,我得以與魏老師零距離地接觸了。讀他的書,聆聽他的教誨,使我受益匪淺,對怎樣做好班級工作有了進壹步的認識。
那麽,怎樣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呢?如果從微觀與細節角度來探討,答案與結果肯定是豐富多彩的,而且帶有極強的個性化,魏老師有魏老師的做法,我們有我們的做法,很多時候不具有廣泛性價值;因此,班級管理工作的宏觀研究就表現得極其重要,需要我們從實踐角度進行深入地探討,從理論高度進行正確地總結,以期能對實踐產生普遍性意義。
積二十多年的班級管理經歷與 經驗 ,我認為魏老師班級管理之所以獲得巨大成功根本上是因為他恪守了班級管理工作的科學性、民主性與藝術性
首先談談班級管理的科學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違背客觀規律;班級管理同樣如此。比如,高壹起始年級應抓緊時間了解學情,籌建高效的班級組織,制定班級 規章制度 並且不打折扣地落實好;在把握高壹學生心理特點***性的基礎上要特別地註意了解並研究每壹個學生的個性特點,使各方面工作都能夠具有較強的針對性。研究學生學業基礎的***性水平情況可以給學科教師制定學期與學年教學計劃、有效地實施課堂教學提供正確的依據;研究學生學業基礎的個性水平、 學習態度 、學習習慣、 學習 方法 等可以給學科教師因材施教提供正確的參考;研究學生的性格特點、行為習慣等個體差異可以為班級排座次、學生住宿合理組合、課堂教學管理、預防並處理學生糾紛等方面工作提供準確的參考。再全面地考慮壹下,還要註意研究學生在初中階段所接受的思想教育與學科教學的情況、接受的班級紀律與人際關系的狀況、 家庭教育 環境與教育狀況等等,在此基礎上的班級管理,就有可能使學生盡快適應高中教育教學的特點,盡最大可能地避免學生進入高中以後產生不適應現象。有些工作未能做好可能就是因為學校及班級管理沒有註意科學性造成的。雖然領導與教師平時誰也沒有少說?科學性?這幾個字,甚至是時時掛在嘴邊;但實踐中卻常常忽略了。這並不難理解,我們偉大的***和國締造者毛主席確實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可是十年“”期間他卻壹定程度地把馬克思主義忽略了,而且他老人家自己還不壹定知道呢?因此,要保證教育教學實踐的科學性確實不容易,筆者以為要建立健全各方面切合實際的制度,讓制度來保證教育教學實踐的科學性,而盡量避免個人的主觀臆斷和隨意發揮。
再談談高二年級教育教學管理的科學性。壹般來說,高壹各方面工作的科學性如果很好的話,高二的管理就順理成章了。但這裏仍需提醒幾點:
第壹,對於高壹年級使用過的行之有效的 措施 與方法既要進行全面深入地總結,又要結合高二年級的實際情況加以改進並落實好。而事實情況是許多時候許多領導及教師沒有這樣做,即所謂?半途而廢?。
第二,高二年級有高二年級的特點,作為班主任仍要從不同方面繼續加強對學情的科學性研究,只有如此才能使工作緊扣實際並行之有效。比如,學生到了高二,校園環境進壹步熟悉了,學生之間關系也更加融洽或者形成壹定的矛盾了,對學校各方面情況及班主任與學科教師的性格、水平、能力等更加了解了,對各個學科的特點也進壹步把握了,學習興趣也隨著學科教師的教學狀況不同而發生不同變化。諸如這些變化,都需要班主任加以研究並采取措施,即所謂?病變,藥亦變?。
第三,針對目前社會對高考較高的關註度及高考對學生人生前途的重大影響這壹客觀現實,無論是學校領導、班主任還是普通學科教師,都必須站在高考的角度及高度來研究教育教學管理的科學性問題,尋找到將升學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最佳結合點,在這個點上來研究科學性問題。上文提到的某校高考本科上線率低下與其生源素質極不相稱的現象極有可能是這樣產生的。比如,在高二如何提高學生成績的問題,應該怎樣提高,哪些科目應重點加強。再比如,如何解決學生學業基礎薄弱、智力壹般與高考競爭強烈的矛盾,如何解決學生非智力因素對平時成績與高考成績的影響問題,如何防止學生成績兩極分化等等。
對於教育教學管理科學性的研究無疑是極其重要的。那麽,怎樣進行班級教育教學管理科學性問題的研究呢?簡言之,壹、紮紮實實地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學懂,學透,學活,學用結合,形成能力;壹些領導及教師切不要以為在什麽崗位上就仿佛具有什麽樣水平而失卻最起碼的自知之明,恰恰就是因為?不自知?而給工作帶來重大損失!魏老師說得好,?當個官兒就不是人了?,雖然是壹句玩笑話但很有道理啊!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虛心向同行請教,集思廣益,努力提高管理的科學性水平!
科學性問題確實極其重要,但他還有壹個孿生姐妹?民主性。這是魏書生教育成功的壹個核心原因,可以這麽說,沒有民主性就很難確保科學性,兩者形影不離,互為表裏,同樣重要!
那麽,在班級教育教學管理中堅持民主性又有怎樣具體的意義呢?首先,可以拉近師生關系,?親其師,信其道?,就為教師對學生實施有效教育管理創設了較好的前提條件。其次,有利於教師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情況,使工作更有針對性,措施更切合實際。壹些教師管理班級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基本上是因為不註意管理上的民主性。班級越是混亂就越是采取硬性管理,越是采取硬性管理就越亂,以致無法管理下去。如果此時能夠覺醒還可以,而很多時候很多教師並不覺醒,只是埋怨?這些刁民?難於管理。最後壹點要說的是,只有充分體現民主性的教育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
在實際工作中如何體現民主性呢?這裏有幾個方面需要特別註意:
第壹,班級管理計劃的制定要充分體現民主性。計劃的制定可以讓學生參加,充分征求並尊重學生的意見與建議。要善於將教育教學理論與學生實際結合起來,善於將班主任的學識、經驗與學生實際結合起來,制定出理想而又合乎實際的班級 工作計劃 。這是班級工作能夠正常且有效開展的前提和保證。
第二,班級組織建設要充分體現民主性。比如,班委會的籌建可以采取?招聘制?:由班主任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向全班同學發布招聘 啟事 ,積極動員有興趣、有責任心、有能力的學生應聘,再經過民主測評確認。這樣產生的班級組織工作積極性強,學生威信高,工作效果壹定很好。
第三,班級教育管理要充分體現民主性。班級的日常事務比較瑣碎,看起來事小,但處理起來稍不註意就容易引起學生不滿意,給其他工作帶來負面影響;而壹些比較大的事情就必須依靠班委會和全班同學來解決。比如,優秀學生的評定、大型文體活動的安排、必要的假期補課(高三年級多壹些)、專題班會的籌備、家長會的組織等等。這些大小事情的管理只要充分體現民主,?依靠群眾?,就壹定能夠做得比較好。
第四,班級教學管理要充分體現民主性。教學工作是壹個班級最重要的事務,其他工作都是直接或間接為他服務的,教學工作搞得好壞是衡量班級工作成敗的根本點;要想搞好必須充分發揚民主。對學科教師要集思廣益,對學生要經常進行教學狀況反饋,要特別尊重學生的意見建議,學會傾聽學生?他們思維活躍,富有智慧。他們普遍贊成的壹般就不會是錯誤的,他們普遍反對的壹般就不會是正確的;逆著學生的意誌去管理學生,出力不討好,可能會適得其反。
當然,對學生也要有整體上的及個體上的必要約束,這種約束既要科學又要講究民主,有些時候還要講究藝術性。
通常可以從這兩個方面來考慮教育教學的藝術性:
壹是教育教學管理的語言藝術。同樣的話不同的人來說效果不同;大致外交辭令,小到私人交往辦事,都要講究語言藝術,許多時候它決定著事情的成敗得失;但有些時候常常被無意忽略。比如人們日常交往中,往往因為說話直白失卻藝術而傷害感情,父子間、夫妻間、兄弟間、師生間等經常發生此類現象。人們如果能夠自覺註意交往的語言藝術就有可能避免許多不愉快事情的發生。班主任在管理學生時同樣要講究語言藝術:該說則說,不該說則不說;該輕說則輕說,該重說則重說;該間接地說就不要直接說;對李四能說的話對張三就不壹定可以說。至於怎麽來把握這個火候是壹件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單說學生的自尊心,就有很大的不同。自尊心極強的學生是不需要怎麽嚴厲地去批評的,批評多了或者程度深了往往適得其反,對這類學生特別地需要講究批評的語言藝術;而對那些自尊心極弱的學生可能就不壹樣了。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不管對象地壹律進行嚴厲批評甚至諷刺挖苦而導致教育失敗的現象可能就是失卻語言藝術造成的。?什麽樣人什麽樣待,什麽樣客什麽菜?的俗語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這點上,我們真的要佩服魏書生老師?哄?的藝術。
二是教育教學管理的行為藝術。?身教重於言教?,教育成敗在許多時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育者的教育行為,因此教育行為的藝術性特別的重要。有些教師遇到學生出了點事動輒請家長,遇到有點麻煩的學生動輒交給校長,學生有點小錯比如遲到、作業遲交、小的爭執摩擦、清掃不太認真等等就或罰蹲罰站或罰跑步或罰抄作業或罰幾元錢之類,以致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甚至造成學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壹旦造成這種狀況就很麻煩了,除非換個教師,否則就會出現亂班、差班。從目的上來說這類教育行為確實是為了學生,是嚴格要求學生,但是學生並不領情,原因就是教育行為缺失藝術性。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好鬧頑劣、話語不實、偷點懶、講衛生欠缺等等,可能就是我們正常人的天性,只是需要進壹步加強修養罷了,教師完全可以在尊重的前提下進行教育和疏導,有時還需要教師?睜只眼閉只眼?,教育的效果可能更好壹些。比如鄰裏相處,有壹天妳突然發現鄰居做了壹件欠考慮的事,妳是當面糾正使其不好意思甚至下不了臺,還是豁達了之呢?這裏可就講究藝術性了。
在班級管理中,如果每壹個班主任都想著教育的藝術,講藝術地去教育學生,那麽還有什麽樣的學生教育不好呢?如果班主任在教育教學的管理中既不講究藝術性,也不講究民主性,更不講究科學性,那又會是什麽樣的壹種教育呢?因此,在我縣教育系統大力倡導向魏書生學習之際,我想向大家大聲呼籲:教育管理離不開?三性?:科學性、民主性、藝術性。
魏書生學生管理科學性體會範文3
管理是壹件很復雜的事情,但魏書生老師卻把它發揮到了極致,他的法寶就是民主與科學。民主與科學是魏書生老師教育思想的核心。民主分為四段: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建立互助的師生關系、發展每個學生的人性與個性、決策過程要民主。科學分為三段:建立計劃系統、建立監督檢查系統、建立總結反饋系統。
什麽是民主?就是?千方百計的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千方百計的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就是?不僅要有做學生公仆之心,而且要有更多的做學生公仆之行。?在他做班主任工作時,他提出的民主管理的 口號 是?同學能管的事,班委不要管;班委能管的事,班長不要管;班長能管的事,老師不要管。?從魏書生提倡的民主中,我們可以看到人際的融洽,工作的和諧,權力的下放,人格的尊重。
什麽是科學呢?所謂科學,就是?按規律制定規矩,人人遵守?。壹切事情都應有規可循,有據可守,對於這些規矩,要有布置,有檢查,有評價,有措施。簡言之,就是?做事要制度化。制定符合實際,符合民意的規章制度,從小養成按規律辦事,按制度辦事的習慣。?
魏書生老師的班級管理不僅僅是為了把自己從繁雜的管理事務中解脫出來,瀟灑地當個?甩手?班主任,他是想通過這種管理方式把學生培養成有良好的習慣與品質,會自我管理、會自我學習的人,這是與我們的育人目標是壹致的。通過學習魏書生老師教育思想受了很大啟發。回想以前工作的不足正是因為缺少科學與民主的應用。所以我們說,發揚民主,尊重科學,是我們搞好班級管理的重要保障。管理的深遠意義就在於與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與品質聯系在壹起,與學生的命運聯系在壹起。
壹、班級管理中的民主
魏老師的班級管理是以人為本的民主管理:在魏老師的管理系統中處處體現著以人為本的管理特色,他相信每壹個人的能動性和創造性。民主管理提高了學生對管理的認識,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管理者、自己的主人。
1、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我覺得魏老師正是有這種信念才有如此成績,這也是我們的職業道德的重要體現。以學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意願、人格。真正把學生作為發展的主體,把學生工作當作是自己價值的體現。深入了解學生,每壹個學生要心中有數:智力、基礎、家庭、性格、交往等。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愛學生,了解學生,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壹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壹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2、建立互助的師生關系。魏老師那麽多工作,那麽多職務,卻能把班級管理的井井有條,就是很長時間不在學校,班級事務依然能有效順利開展,建立互助的師生關系起了關鍵作用。我覺得這是班級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壹直追求的目標。?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幹?,把每壹個學生當成助手,根據學生的特點承包給他適合的工作。工作中我也效仿著做了,除了班委會成員還有管門窗的、管黑板的、管花的、管桌椅的、管電燈電扇的、管理垃圾的?。效果還不錯,不愛學習搗蛋的明顯好轉,壹些學生找回了自信、尊嚴,師生、生生關系更加和諧,學生得到了鍛煉,培養了集體主義責任感和班級凝聚力,老師也輕松了許多。師生關系和諧了,班集體便有力量克服前進中的阻力。班主任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如果班主任高踞於學生之上指揮學生,命令學生,就根本談不上民主管理。學生是班級的主人,如果不努力發揮他們的主人作用,時間長了,他們會喪失了自主,自立,自強的信心,失去了對集體的主人翁責任感。學生在班集體中的主人翁作用發揮得越充分,他對班集體就越熱愛,越關心。只有對同學,對集體有責任感的人,才談得上對國家有責任。師生關系應該是互助關系,教師幫助學生發展,完善美好的人性,使人生有意義,同時學生也幫助老師進壹步完善自己,使人生更有意義。
3、發展每個學生的人性與個性。每個學生人性中都有美好的成份,每個學生都有個性特長,我們有義務發展學生人性中美好的成份,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我遇到過很多後進生、搗蛋生。正像魏老師所說千萬不要再鍛煉他那根不好的神經,要努力幫助其發現自身優點,通過多關心、愛護把他的註意力轉移到自身優點上來,問題就好解決多了。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們的壹種正常需要。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說,信任更是推動其上進的力量。我的學生中有些在單親家庭中成長,其中有些覺得自卑,與家人較少溝通,性格有些孤僻,對於這些特殊學生,首先是親近他們,尊重他們,在學習上耐心引導,生活中熱心關懷,經常同他們交談,了解思想狀況。同時與他們的家長多溝通。有的學生是因為學習目的不明確,有的同學是因為自己貪玩,有的同學是因為家長溺愛,教育方式不正確,從而造成了他們比較任性,嬌氣,經常埋怨學習辛苦。通過壹段時間的觀察、了解,掌握了這些學生的基本狀況後,我便經常與他們單獨交談,讓他知道自己的閃光點,明確學習的目標,增強競爭意識,鍛煉刻服困難的毅力。這樣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的進步。再如有的同學是因為思想負擔重,學習壓力大,造成成績上不去。面對這種情況,我幫助他克服了自卑心理,增強自信心,使他們變更樂觀,更積極了。抓住時機,盡量做到多表揚,多鼓勵,多給他們表現的機會,樹立自信心,使他們感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幫助,盡快提高學習成績。
4、決策過程要民主。因為我們做的是學生管理工作,面對的是未成年的學生,經常以成人角度考慮問題,使工作有所偏頗。比如制定班規,以前都是學校制定,往往易行成師生對立,而通過班級民主決策制定適合本班的班規,學生能很好的規範自己。***同的教育目標決定了師生在管理過程中應是互助合作而不是排斥與對立的,學生完全可以成為管理的主人,前提是要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和民主。回想我過去的管理思路,發現存在許多的弊端,最明顯就是自己當警察,學生當小偷,學生被動遵守,極易形成矛盾,給自己制造了大量的負擔,壹條條學生們必須服從的?法則?,自己以為全是為了學生,我的壹相情願導致學生逆反心理,不斷的抵觸、反抗。而魏書生老師的決策過程要民主,使我輕松了許多,只有學生願意接受且願意服從的制度才會發揮好的管理作用。每壹個學生都是壹個智慧,千萬不要忽視學生的智慧,往往他的想法才能使班級管理工作順利開展。
班級民主管理的好處很多:?說了算,定了幹?,老師省心,不用追著屁股要帳,學生是班級的主人,減少師生之間的矛盾、內耗,極大提高班級管理效率,體現的是學生自我管理。
二、班級管理中的科學
班級管理中的科學三個系統,互為條件,互相促進,形成壹個完整的管理的系統。
1.建立計劃系統。魏老師的計劃系統非常細致周到,計劃系統三類計劃。第壹類按時間範疇定的計劃,壹日常規,壹周常規,學期常規,學年常規,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到什麽時間做什麽事,因為有大家制定的規矩、計劃。第二類按空間定的計劃,就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第三類對於偶發事件突然來壹項任務,大夥要***同制訂程序辦法計劃,然後才去幹,以提高功效。
但計劃不能盲目制定,要切合實際,有可行性、可驗證,否則就是去了意義。計劃不是壹紙空文,計劃的可操作性體現了計劃的目的是否明確,決定了計劃是否能夠得以實施。計劃可以根據現實情況隨時修改,計劃符合人情,班級計劃要從執行計劃的實施者出發,這樣的計劃才能奏效。
2.建立監督檢查系統。監督檢查系統就是把規矩制度落到實處,定規矩,定制度,說了算,定了幹,持之以恒,養成習慣。針對檢查,魏老師建議班主任或任課教師永遠不能把自己推到監督檢查的第壹道防線,否則讓妳工作起來會很累,因此,他建立了五道防線,依次是:自檢關,互檢關,承包人檢查關,集體輿論關,班主任檢查關也就是最後壹道檢查關。通常情況前兩道檢查關就能結局絕大部分問題。魏老師是壹個非常聰明的人,他制訂了壹些巧妙的獎懲辦法。例如,學生可以用 說明書 、個人心理疾病病歷、個人法院審判書、洗窗簾和罰 唱歌 來代替寫 檢討書 ,設置進步獎。這些好的方法為什麽我們沒想到,我想是因為我們只是把以人為本作為壹種口號,而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教育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我最欣賞的是設置進步獎,它改變了只獎勵尖子生的慣例,每次發進步獎時領獎學生高興的不得了,家長也高興,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找回了自信、有了動力。但有的在實踐中運用起來並不那麽容易,就說寫說明書吧,學生犯了錯誤,我讓他寫說明書,學生逆反心理很強,他說?不就寫檢查嗎,還說明書?。好像我侮辱了他,我當時感覺還不如直接說寫檢查。魏書生老師的學生寫說明書越寫越恨自己,我的學生寫說明書越寫越恨老師。看來魏老師的教育思想尤其壹些細節、做法還要深入學習研究。
3、建立總結反饋系統。魏書生老師告訴我們單有計劃系統和檢查監督系統,還不是壹個完整封閉的良性管理系統。因為計劃、班規班法都有壹定的時空範疇,出現新情況,還非要按老規矩辦事,就免不了犯錯誤。所以建立了反饋系統,對執行過壹段時間的班規班法進行總結、評議,對不合理的進行修改,對不完善的加以補充。魏老師采取四種反饋方式:個別討論反饋、班幹部反饋、班集體反饋、家長反饋。我個人認為總結反饋是我們的薄弱環節,我們常常有的周詳計劃、嚴格的監督檢查,去忽略總結反饋,忽略它的巨大作用,其實它是我們發展、進步、創新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