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什麽是充分論證
申論考試中,文章寫作部分往往會出現 "充分論證 "這樣的作答要求,在對考生的申論文章的批改中發現,很多考生在文章寫作中能給出明確的分論點,能提供壹些相關論據,但論證力度不夠。下面對參加作文批改的同學進行總結。下面以參與批改的同學的兩道例題為例,讓考生更直觀地認識到 "論證充分 "的要求:(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副省級)試題)
學生甲的答案
加大投入,打擊破壞文化的行為。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壹方面要加大人、財、物的投入,保證充足的經費;另壹方面要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專家,對民間文化、鄉土藝術等進行完整的記錄和保存;同時要加大對違法拆建、盜竊文物等行為的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破壞保護工作的同時違法行為。
與會者B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需要政府深入下去。不少官員為了政績指標,不遺余力地 "申遺 "成功,卻又浮在表面,忽視了對非遺的保護和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是壹個持續的過程,需要科學合理的長遠規劃。這就要求我們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時,不僅要做好 "面子 "工程,更要做好 "裏子 "建設。要完善法規,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有章可循;要加大對違法拆建、盜竊文物的執行力度,嚴厲打擊破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違法行為;要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財力、人力投入;要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教育和推廣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深入地保護好非物質文化遺產。
鼓勵學員參與課程學習。
學生甲的答案:首句提出論題,這壹點做得很好,論題比較簡潔明了。接下來主要是提出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和加強對破壞、盜竊文物行的處罰力度,這三點屬於具體對策。整段基本沒有論證。不少考生在提出分論點後,便開始對壹、二、三條對策中間羅列的具體內容進行描述和論證,即為什麽這樣說,為什麽這樣分論點等等。因此,文章寫作要註意加強分論點的論證,使分論點更有說服力,文章更充實有力。
學員B的答案:這壹段還是圍繞保護文化遺產來寫的。本段開頭分論點強調政府深入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建設。第二句指出當前政府官員政績觀嚴重,只註重申遺,忽視申遺後的保護和開發;第三、四句強調深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和必要性;最後提出壹些具體對策。整段文字邏輯思路更加清晰,論證更加充分。
(二)如何論證充分
通過以上分析和例文點評,我們知道了什麽是 "論證",什麽是 "論證充分",那麽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為考生提供壹些有效的論證方法。
1、舉例論證
舉例論證,是指運用典型事例證明論點的方法,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可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事例論證在申論文章中運用較多,也是很多考生喜歡使用且易於掌握的壹種論證方式。但考生在使用這種論證方式時應註意以下幾點:壹是舉例要有針對性,要能針對分論點或論據的內容來提出;二是舉例要簡明扼要,切忌長篇大論。
例文
應取消免檢制度。"大頭娃娃 "事件、"三鹿 "問題奶粉事件將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註推向了極致,食品安全已成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我國的壹種特殊現象,制造問題產品的往往不是不合格、聞所未聞的黑作坊,而恰恰是壹些名優企業高高掛著的 "免檢 "招牌。因此,取消食品免檢制度無疑是壹件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這對每壹個食品企業都是壹種約束和警示,必將促使他們時刻嚴格執行程序,增強責任意識和危機意識。同時也意味著質監、工商、食藥監等部門的監督檢查必須全方位、全天候,只有他們的責任意識提高了,老百姓才能吃得放心。
通過 "三鹿 "奶粉事件的例子,揭示了免檢制度的弊端,論證了免檢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礎上,提出取消免檢制度,加強對食品行業的約束和警示。同時,取消免檢制度還可以加強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督檢查,有利於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生產流通環節,讓老百姓吃得放心。
如何在作文中找到合適準確的事例進行相應的論證呢?主要通過以下兩種形式,這兩種形式也同樣適用於以下幾種論證方法:
(1)借用作文材料。
作文材料字數較多,包含大量事例。因此,作文材料是選例的主要來源。在作文材料中,能夠證明觀點的事例可能很多,當大家都選擇同樣的事例來證明同壹個觀點時,事例的論證力度就會被削弱。因此,要巧用作文素材,素材要活。巧用材料,這裏的 "巧",主要是指運用材料要找準角度。好的事例,如果運用不當,就不能發揮其論證論點的作用。同壹個事例往往有不同的側面,可以說明不同的問題,運用時壹定要註意找準與中心壹致的角度,盡量把事例與論點結合在壹起,使之緊密聯系。
(2)從自己的知識儲備中挖掘。
自身儲備的事例,也是選取事例的重要來源。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掌握的事例,不僅可以體現考生知識面的寬廣,而且可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可讀性。調用自身的儲備,要註意能夠事例的準確性和典型性,力求精益求精,避免與其他考生重復。比如,在改卷過程中,遇到主題為 "誠信 "類的文章,很大壹部分考生都列舉了 "商鞅變法 "的事例,缺乏新鮮感。
2、道理論證
道理論證就是運用道德論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通常,申論中所用的道理主要是指黨和政府的宏觀政策和執政理念,如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服務型政府等。考生在平時的學習和復習中要多閱讀壹些時政熱點和政策文件,如《十八大報告》、《政府工作報告》等,只有對政府文件和執政理念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文章寫作中才能運用自如。這種論證方式可以使論證更加充實,更具權威性和說服力。
範文示例
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告訴我們,要統籌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統籌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以犧牲湖泊為代價發展經濟是壹種竭澤而漁、殺雞取卵的做法,既對我們當前的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也是對子孫後代的不負責任,這是壹種片面發展、鼓勵發展的思想。因此,要解決湖泊危機,必須統籌兼顧。不能只顧地方經濟,忽視湖泊生態;不能只看眼前,不顧長遠;不能只要GDP,不要青山綠水。
這裏以科學發展觀的理論來證明自己的論點。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要運用這壹理論來論證觀點,就需要在日常學習中明確 "科學發展觀 "和 "五個統籌 "的含義,這樣才能合理靈活地運用這壹知識。
那麽在文章中運用說理也主要是通過兩種途徑或方法:壹是從材料中尋找相關的道理;二是結合自身的知識儲備來靈活運用。
3、引用論證
引用論證,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引用經典名言、約定俗成的市井言論、生活常識等作為論據來證明論點的壹種論證方法。引用法的運用可以使文章說理更加深刻、透徹,具有說服力,集中體現了理論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議論文寫作常用的引用方法有:名言警句;權威數據;引用領導、學者、專家等講話內容等。
範文
青年人要有公共**** 理性,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所謂 "得其大者而小之",何為大?世界之大,國家之富強、社會之文明、人民之幸福為大;何為小?個人的成長進步、個人欲望的實現是小。個人欲望難以阻擋,有的人工資增加了,幸福感卻沒有增加,就是因為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追求,被物欲所奴役,沒能獲得心靈的自由。約翰-羅爾斯認為,公共**** 理性是公民理性,是平等享有公民權的人****,包括壹個社會**** 所認同的主流價值觀。公共**** 理性要求人們平衡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而 "中國夢 "作為當代中國的主流價值觀要求每壹個年輕人以國家的夢想為夢想,以人民的幸福為幸福,以大帶小、以小帶大,才不會迷失方向,也才能真正感受到幸福。
這是2014年國考地市級試題的作文答題範文。開頭先寫壹個分論點,然後引用名言警句 "得其大者得其小",並結合文章主旨,指出什麽是大,什麽是小,能緊緊圍繞文章主題展開分析論證;中間引用了約翰-羅爾斯的壹個觀點,即得其大者得其小,既不會迷失方向,又能真正感受到幸福。羅爾斯的觀點,即 "公共**** 理性是公民理性,是公民平等享有與人***同的理性,包括壹個社會***同的主流價值觀",進壹步說明青年人應該有公共**** 理性,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在論證中引用名言要註意引用的正確性和合理性。不僅要能保證引文的正確性,而且出處也不能有誤;同時,還要註意所引的語句和觀點應與文章的語境和觀點密切相關。
4、比喻論證
比喻論證是用比喻形象來證明論點的壹種方法,又稱隱喻法。"喻巧而理至",因為這種方法是用容易理解和淺顯的事物來說明不容易理解和深奧的事物,有了形象的比喻,就能將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做到深入淺出,平易生動,從而加強論點的證明力。
例文示例
信用和信任是金融安全的基石。金融體系就像壹座摩天大樓,由各類金融機構組成,各類金融產品通過金融市場相互連接,組成壹個復雜、精密的有機體。除了看得見的摩天大樓主體,還有看不見的基石,那就是良好的信用和堅定的信任。單個金融機構的倒閉不會影響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就像窗戶破了不會影響大廈的穩定,但基石壞了就會導致整座大廈的倒塌。金融危機就像基石動搖、信任不再、信用消散的大廈倒塌。可以說,金融體系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堅定而良好的信用是現代金融體系的核心。
本段內容采用比喻論證,把金融體系比作摩天大樓,把信用和信任比作金融安全的基石,強調了信用和信任對金融安全的重要性。
比喻的使用必須恰當。壹般來說,比喻論證不能作為文章的主要論證方法。有很多考生在作文寫作中大量使用比喻論證,使得文章論證不夠深刻,缺乏說服力和理論支撐,所以要適度地把握這種論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