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藥名:幹姜 幹姜
幹姜
別名:白姜、均姜。
處方用名:幹姜、幹姜片、淡幹姜、泡姜、均姜、川幹姜。
性味:辛,熱。
歸經:歸脾經、胃經、心經、肺經。
功效: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
主治:燥濕消痰、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末調敷。
藥材基源:幹姜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幹燥根莖。
炮制方法
幹姜的炮制方法,各家本草記載略有出入。但有壹點是相同的,就是“日曝曬”。
采收儲藏:冬季采收,除去須根及泥沙,洗凈曬幹或低溫烘幹。切片或切塊生用。
功效作用
1、《藥性論》記載:幹姜治腰腎中疼冷,冷氣,破血,去風,通四肢關節,開五臟六腑,去風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溫中,霍亂不止,腹痛,消脹滿冷痢,治血閉。病人虛而冷,宜加用之。
2、《日華子本草》記載:幹姜消痰下氣,治轉筋吐瀉,腹藏冷,反胃幹嘔,瘀血,撲損,止鼻洪,解冷熱毒,開胃,消宿食。
3、《金匱要略》幹姜苓術湯 記載:幹姜治腎若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草、白術各二兩,幹姜、茯苓各四兩。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4、《醫學入門》記載:炮姜,溫脾胃,治裏寒水泄,下痢腸僻,久瘧,霍亂,心腹冷痛脹滿,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
5、《十便良方》記載:幹姜治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易傷難化,無力、肌瘦:幹姜(頻研)四兩,以白餳切塊,水浴過,入鐵銚溶化,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米飲下三十丸。
6、《本草正》記載:幹姜下元虛冷,而為腹疼瀉痢,專宜溫補者,當以幹姜炒黃用之。若產後虛熱,虛火盛而唾血、痢血者,炒焦用之。若炒至黑炭,已失姜性矣。其亦用以止血者,用其黑澀之性已耳。若陰盛格陽、火不歸元及陽虛不能攝血,而為吐血、衄血、下血者,但宜炒熟留性用之,最為止血之要藥。
7、《本草經疏》記載:炮姜,辛可散邪理結,溫可除寒通氣,故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出汗,逐風濕痹,下痢因於寒冷,止腹痛。其言止血者,蓋血虛則發熱,熱則血妄行,幹姜炒黑,能引諸補血藥入陰分,血得補則陰生而熱退,血不妄行矣。治腸僻,亦其義也。
8、《長沙藥解》記載:幹姜燥濕溫中,行郁降濁,下沖逆,平咳嗽,提脫陷,止滑泄。
9、《金匱要略》幹姜人參半夏丸 記載:幹姜治妊娠嘔吐不止:幹姜、人參各壹兩,半夏二兩。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服。
10、《傷寒論》幹姜附子湯記載:幹姜治傷寒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沈微,身無太熱者:幹姜壹兩,附子壹枚(生用,去皮,切八片)。二味以水三升,煮取壹升,去滓,頓服。
11、《普濟方》記載:幹姜治暴赤眼:白姜末,水調,貼腳心。
12、《諸癥辨疑》記載:幹姜治癰疽初起:幹姜壹兩。炒紫,研末,醋調敷周圍,留頭。
13、《傷寒論》通脈四逆湯 記載:幹姜治少陰病,下利清谷,裏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幹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甘草二兩炙),附子大者壹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幹姜三兩強人可四兩)。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壹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
14、《綱目》記載:幹姜,能引血藥入血分、氣藥入氣分。又能去惡養新,有陽生陰長之意,故血虛者用之。凡人吐血、衄血、下血,有陰無陽者,亦宜用之,乃熱因熱用,從治之法也。
15、《外臺》記載:幹姜治脾寒瘧疾:壹幹姜、高良姜等分。為末。每服壹錢,水壹盞,煎至七分服。二幹姜炒黑為末,臨發時以溫酒服三錢匕。
16、《本草求真》記載:幹姜,大熱無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虛冷,元陽欲絕,合以附子同投,則能回陽立效,故書有附子無姜不熱之句,仲景四逆、白通、姜附湯皆用之。且同五味則能通肺氣而治寒嗽,同白術則能燥濕而補脾,同歸芍則能入氣而生血。
17、《唐本草》記載:幹姜治風,下氣,止血,宣諸絡脈,微汗。
18、《千金方》記載:幹姜治中寒水瀉:幹姜炮)研末,飲服二錢。
19、《藥品化義》記載:幹姜幹久,體質收束,氣則走泄,味則含蓄,比生姜辛熱過之,所以止而不行,專散裏寒。如腹痛身涼作瀉,完谷不化,配以甘草,取辛甘合化為陽之義。入五積散,助散標寒,治小腹冷痛;入理中湯定寒霍亂,止大便溏瀉;助附子以通經寒,大有回陽之力;君參術以溫中氣,更有反本之功。生姜主散,幹姜主守,壹物大相迥別。
20、《主治秘要》記載:幹姜通心氣,助陽,去臟腑沈寒,發諸經之寒氣,治感寒腹痛。
21、《傳信適用方》止逆湯 記載:幹姜治頭目旋暈吐逆:川幹姜二兩(炮),甘草壹兩(炙赤色)。上二味,為粗末。每服四、五錢,用水二盞,煎至八分,食前熱服。
22、《本經》記載:幹姜主胸滿咳逆上氣,溫中,止血,出汗,逐風濕痹,腸僻下痢。生者尤良。
所以姜幹了是比較珍貴的,他成了中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