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誰會做壹些補充身體的藥膳啊!

誰會做壹些補充身體的藥膳啊!

藥膳,不是壹般的營養食品,是壹種現代功能食品。中藥與食物相配,就能做到藥隨食味,食助藥性,變 "良藥苦口 "為 "良藥可口"。因此說,藥膳是充分發揮中藥功效的美味食品,特別符合人們 "厭藥喜食 "的天性,且易於普及,取材廣泛,可在家庭中自制,是壹種特殊的中藥劑型,深受人們的喜愛。 壹般來說,按原料性質和制作方法分類,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1.米面食品類:以大米、面粉為基本原料,制成饅頭、面條、米飯、餃子、包子、餛飩等各類飲食。 2.菜肴類:以葷素為基本原料,可制成涼菜、蒸菜、燉菜、炒菜、炸菜、鹵菜等多種飲食。 3.粥類:以米、麥、豆為基本原料,加入枸杞、山楂、百合等其他配料煮成的半流質飲食。 4.糕點:這類藥膳按照糕點的制作方法制作,花樣繁多。如茯苓糕、栗子膏、核桃仁復方等。 5.湯類:以肉、蛋、奶、海鮮等為原料,煮、燉、褒成較濃的湯。 6.飲料:將藥物和食物浸泡壓榨、煎煮或蒸餾成供飲用的液體。如山楂汁、梨汁、蘿蔔汁等。 7.茶:將藥物直接沖泡成的液體,如菊花茶、決明子茶、山楂茶。 8.蜜餞:用幹、鮮水果或植物的果皮,加藥液煎煮,再加入適量蜂蜜或白糖制成。 藥膳是藥食巧妙結合制作的食品。通過烹調加工,制作出既有食療作用又有藥療作用的美味佳肴,是中醫藥膳養生的壹大特色。藥膳從營養學角度看比普通食物更勝壹籌,具有鮮明的特點:1、藥膳以中醫理論為基礎,註重辨證用料,凡氣虛者,當用補氣藥膳;凡血虛者,當用補血藥膳。藥物與藥膳作為輔助治療手段,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藥食同味。 2、食物的選擇突出了中醫理論的特點。根據疾病的特點選擇食物。熱性病選擇寒涼性質的食物,如冬瓜、苦瓜、綠豆等預防中暑;寒性病則選擇溫熱性質的食物,如桂圓、茴香等用於腹部冷痛。 3.以傳統烹飪藝術為手段,通過蒸、煮、燉、泡等方法,盡量保證食材不被破壞,充分發揮食物和藥物的保健作用。 4.藥膳的目的是輔助治療疾病、保健強身。藥膳不同於藥物治療,它是在治療疾病時通過適當的飲食,對疾病加以調補,增強體質,輔助藥物起到治療作用。對於沒病的人來說,藥膳也能起到防病強身的作用。 藥膳具有保健、治療和預防疾病等多方面的作用,在應用時應遵循壹定的原則。藥物是用來祛病救疾的,見效快,重在治病;藥膳是用來滋補身體預防疾病的,見效慢,重在營養和預防。藥膳在保健、養生、康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藥膳不能代替藥物治療。二者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應根據具體人的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法,不可濫用。 1.隨證配膳:中醫講辨證論治,藥膳的應用也應根據證候選擇食材搭配,如血虛患者多用補血食物大棗、花生,陰虛患者多用枸杞、百合、麥冬等。只有因證用料,才能發揮藥膳的保健作用。 2.因時而異:中醫認為,人與日月相對應,人體臟腑氣血的運行,與自然界的氣候變化息息相關。"用寒遠寒,用熱遠熱",意思是在性質寒涼的藥物,應避開寒冷的冬季,而性質溫熱的藥物,應避開炎熱的夏季。這壹觀點同樣適用於藥膳。 3.因人配膳:人的體質年齡不同,配用藥膳也應不同,小兒體質嬌嫩,選用原料不宜寒熱,老年人多肝腎不足,用藥不宜溫燥,孕婦恐動胎氣,不宜用活血滑胎之品。這是在藥膳中應註意的。 4.因地而異:不同的地域,氣候條件、生活習慣都有壹定的差異,人體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也不同,有的地處濕潤,多溫燥辛辣飲食,有的地處寒冷,多燥熱油膩飲食,而南粵飲食多涼甘,在藥膳食材的應用上也是同樣的道理。 藥膳的烹調方法:1.燉:有水燉和不水燉之分。清水燉是將燉好的湯加料封口,放入容器內,大火燉3小時即可;不清水燉為直接大火煮沸,撇去浮沫,再用文火燉至酥爛。 2.煨:先將油放入鍋中燒熱,然後放入主料翻炒,再加入湯汁和調料,用文火煨熟即可。 3.燴:將各種原料與湯汁、調味料混合煮成湯菜。 4.氽:將湯和水用文火煮沸,投藥和配料,並調味即可。 5.燉:先在鍋中放油,將食物和藥物同時下鍋,煎成半成品後,加入姜、蔥、花椒、湯料和調味品,蓋上鍋蓋,用文火燉煮。 6.燒:將原料放入鍋內加少量油與調味料翻炒,待調味料上色,顏色變深後放入調味料和湯(或水),用旺火燒酥燒爛,武火收湯後可稍加油。 7.蒸:是將食物和藥物拌好調料,盛入碗中,利用水蒸氣加熱的烹調方法。 8.煮:將原料放入鍋內,加入適量的湯或水,先用旺火煮沸,改用文火煮熟。 9.鹵:先調好白鹵或紅鹵,然後將加工好的原料,放入鹵水中,用文火煮熟,使鹵水滲透至酥爛。 10.煎:將油燒至七八成熟,再將原料下鍋,註意翻動,防止過熱燒焦,壹般煎至橙黃色即可。 藥食同忌是古人的經驗之談,後人多有效仿。其中有些雖無科學依據,但在沒有可靠結論之前也應參考傳統說法,以慎重對待。主要包括:豬肉忌烏梅、桔梗、黃連、胡黃連、百合、蒼術;豬血忌根莖、何首烏、蜂蜜;羊肉忌半夏、石菖蒲,忌銅仁、丹砂;狗肉忌商陸、忌杏仁;鯉魚忌厚樸、忌麥冬;大蒜忌根莖、何首烏;蘿蔔忌根莖、何首烏;醋忌茯苓。 食物搭配也有壹些禁忌。其理雖不充分,但在藥膳的應用上仍似宜慎重,可作為重要參考為宜。這些禁忌有豬肉忌蕎麥、鴿肉、鯉魚、黃豆;羊肉忌醋;狗肉忌蒜;鯽魚忌芥菜、豬肝;豬血忌黃豆;豬肝忌蕎麥、豆瓣醬、鯉魚腸、魚;鯉魚忌狗肉;甲魚忌莧菜、酒、水果;鱔魚忌狗肉、狗血;鳥肉忌豬肝;鴨蛋忌桑椹、李子;雞忌芥菜、糯米、李子;甲魚忌豬肉、兔肉、鴨肉、莧菜、雞蛋。雞蛋忌 "葷"。 藥膳滋補面對面觀 什麽叫滋補? 通俗地講,就是利用食物和中藥來調節人體的機能,即向人體輸送營養物質,以利於人們在生活、工作中不斷消耗的體力和精力得到及時補充,在提高抗病能力和抗衰老能力的同時,達到養生延年的目的。 滋補要註意補是補身體之不足,即身體缺什麽營養素,就補什麽,所以,中醫認為:藥補符合吃瀉藥也是補;藥不對癥,參茸也是毒。切記,進補要講究對象和方法,有的放矢。 吃補藥有什麽好處? (1)在治療方面,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幫助疾病早愈;(2)在預防方面,有增強抗病毒能力的作用,減少疾病的發生;(3)在養生方面,有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作用。 滋補的方法有哪些? 從滋補的種類來看應包括藥補和食補兩大類。如果再細分,應該有單味滋補品、滋補方劑、滋補中藥、單味食補、粥補、湯補、酒補和茶補等等。
  • 上一篇:阿司匹林腸溶片的功能和療效
  • 下一篇:姜幹了還可以吃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