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反應定律1,置換反應:
(1)元素金屬+酸→鹽+氫
(2)簡單金屬+鹽(溶液)→另壹種金屬+另壹種鹽
(3)金屬氧化物+木炭或氫氣→金屬+二氧化碳或水
2、復分解反應:
①堿性氧化物+酸→鹽+水
②堿+酸→鹽+水
③酸+鹽→新鹽+新酸
④鹽1+鹽2→新鹽1+新鹽2
⑤鹽+堿→新鹽+新堿
元素1,定義:化學元素是壹類具有相同核電荷數(原子核內質子數)的原子的總稱。
2.元素符號
(1)書寫原則:首字母大寫,第二字母小寫。
(2)原子數的表示:在元素符號前加壹個系數。所以,當元素符號前面有系數時,這個符號只能代表原子數。
(3)元素符號前數字的含義;代表原子的數量。
3、元素化合價公式
陽性銅、鉀氫、鈉銀、陽性銅、鎂、鈣、鋇和鋅。
鋁、矽、硫、氮、磷。
壹五七氯二三鐵,二四六七錳呈陽性。
碳有正四和正二,然後把負價記在心裏。
負壹溴碘和氟氯,負二氧化硫和氮磷。
酒精燈的使用1、酒精燈火焰:分為三層:外焰、內焰、焰心。
外焰溫度最高,內焰溫度最低,加熱時應將加熱物質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燈的使用註意事項:a .酒精燈中的酒精不得超過體積的2/3;b、酒精燈用完後壹定要用燈頭蓋好,不能用嘴吹出來;c、絕對禁止給正在燃燒的酒精燈添加酒精;d絕對禁止用正在燃燒的酒精燈點燃另壹盞酒精燈,以免引起火災。e、不使用酒精燈時,蓋好燈頭,防止酒精揮發。
3.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有:試管、蒸發皿、燒勺、坩堝等。可以加熱,但必須墊上石棉網的儀器是燒杯和燒瓶;不能加熱的儀器有:量筒、玻璃棒、氣體容器。
4.加熱藥物時,先將儀器烘幹,預熱,然後固定在藥物下加熱;加熱固體藥物時,應將藥物放平,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水回流到試管內,使試管破裂;加熱藥液時,液體體積不應超過試管體積的1/3。將試管向上傾斜45°,不要將試管口對著自己或他人。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1,初三化學物質的變化: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的變化;化學變化:新物質形成的變化。
2.三級化學物質的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來表達的物質的性質稱為物理性質,主要包括顏色、狀態、氣味、硬度、密度、熔點、沸點等;壹種物質必須經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它的性質,這些性質稱為化學性質,如易燃性、氧化性、還原性和毒性。
3、三年級化學基礎實驗操作:
藥物的獲取:(1)劑量:劑量未規定,固體只需蓋試管底部,液體取1-2ml。(2)註意事項:“三不”:不聞、不嘗、不摸(3)用膠頭滴管取少量藥液,用量筒量取壹定量藥液。讀數時,量筒必須放平,視線應與凹面液位的最低部分平齊。服用大量液體時,使用傾倒法,將瓶塞倒置,將標簽放在手掌上,瓶口緊貼容器。
材料加熱:(1)酒精燈的火焰分為外焰、內焰和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溫度最高。(2)使用酒精燈時,酒精含量不應超過燈體積的2/3。絕對禁止用嘴吹滅酒精燈,要用燈頭蓋好。(3)加熱試管中的液體。試管中液體的體積不應超過試管體積的1/3。試管要斜放,試管口不要對著自己或別人。
必須背化學知識點1,碳酸根離子:稀鹽酸和清水石灰水。
2.氯離子: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如果產生白色沈澱,則為氯離子。
3.如何檢查NaOH是否變質:滴稀鹽酸,產生氣泡就變質了。
4.檢查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鹽酸,如有氣泡產生,則含有石灰石。
5.CO2(CO):將氣體通過熱的氧化銅。
6.CO(CO2):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7.H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通過氫氧化鈉固體。
8.CuO(Cu):在空氣中(在氧氣流中)燃燒混合物。
9.壹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不同:那是因為分子組成不同。氧氣和臭氧的化學性質不同,因為它們的分子組成不同;水和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是不同的,因為它們的分子組成不同。)
10,鈉原子和鈉離子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最外層電子數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