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註塑成型過程中常見的20種缺陷和解決辦法~越多越好~註塑機工作出現的問題也算~

註塑成型過程中常見的20種缺陷和解決辦法~越多越好~註塑機工作出現的問題也算~

塑件不足方面:

1、塑料供給不足,溫度低,註射量不夠。

2、註射壓力小,註射時間短,保壓時間短。

3、註射速度大快或太慢。

4、噴嘴溫度低,堵塞或孔徑過小,料桶溫度低。

尺寸不穩定:

1、成型條件(溫度、壓力、時間)不穩定,成型周期不壹致。

2、註塑機性能不良或塑化不勻。

3、機器電器或液壓系統不穩定。

有氣泡:

1、料溫過高,加熱時間過長。

2、註射壓力小。

3、註射速度過快。

塌坑或凹痕:

1、料溫高,模具溫度高,冷卻時間短。

2、註射壓カ小,速度慢。

3、註射及保壓時間短。

4、加料量不夠,供料不足,余料不夠。

擴展資料:

註塑成型工藝:

1、填充。時間從模具閉合開始註塑算起,到模具型腔填充到大約95%為止。理論上,填充時間越短,成型效率越高;但是在實際生產中,成型時間(或註塑速度)要受到很多條件的制約。

2、保壓階段。持續施加壓力,壓實熔體,增加塑料密度(增密),以補償塑料的收縮行為。在保壓過程中,由於模腔中已經填滿塑料,背壓較高。在保壓壓實過程中,註塑機螺桿僅能慢慢地向前作微小移動,塑料的流動速度也較為緩慢,這時的流動稱作保壓流動。

由於在保壓階段,塑料受模壁冷卻固化加快,熔體粘度增加也很快,因此模具型腔內的阻力很大。在保壓的後期,材料密度持續增大,塑件也逐漸成型,保壓階段要壹直持續到澆口固化封口為止,此時保壓階段的模腔壓力達到最高值。

3、冷卻階段。因為成型塑料制品只有冷卻固化到壹定剛性,脫模後才能避免塑料制品因受到外力而產生變形。由於冷卻時間占整個成型周期約70%~80%,因此設計良好的冷卻系統可以大幅縮短成型時間,提高註塑生產率,降低成本。

設計不當的冷卻系統會使成型時間拉長,增加成本;冷卻不均勻更會進壹步造成塑料制品的翹曲變形。

4、脫模是壹個註塑成型循環中的最後壹個環節。雖然制品已經冷固成型,但脫模還是對制品的質量有很重要的影響,脫模方式不當,可能會導致產品在脫模時受力不均,頂出時引起產品變形等缺陷。

脫模的方式主要有兩種:頂桿脫模和脫料板脫模。設計模具時要根據產品的結構特點選擇合適的脫模方式,以保證產品質量。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在線閱讀-註塑成形中出現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百度百科-註塑成型工藝

  • 上一篇:江南水鄉有哪些農副產品和水產?
  • 下一篇:新生兒合作醫療報銷比例是多少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