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無機材料科學基礎“無機材料科學基礎”

無機材料科學基礎“無機材料科學基礎”

作者:盧沛文編輯

出版社: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年8月第壹版。

ISBN:756291108

頁碼:16頁碼

頁數:335頁

裝訂:平裝本

印刷時間:2007年7月,第11號印刷。

字數:52萬字

定價:30.00元第壹章結晶學基礎

1 —— 1晶體的基本概念和性質

壹、晶體的基本概念

二、晶體的基本性質

1-2晶體的宏觀對稱性

首先,對稱的概念

第二,晶體的對稱元素

第三,對稱元素與對稱類型的結合

1-3晶體的對稱分類

1-4晶體取向和結晶符號

首先,晶體取向和整數定律

第二,各晶系的取向規律

第三,結晶符號

1-5晶體的理想形狀

壹、單純形的概念

二、保利的概念

1-6晶體結構的基本特征

壹、平行六面體單元的劃分

二、14黑色格子

三、單位細胞的概念

四、晶體的微觀對稱元素

五.空間集團的概念

1-7晶體化學的基本原理

壹.原子半徑和離子半徑

第二,球體緊密堆積的原理

配位數和配位多面體

第四,離子的極化

五、電負性

六、鮑林法則

七、晶體場論和配位場論

運用

第二章晶體結構和晶體中的缺陷

2-1典型結構類型

壹.鉆石結構

二、石墨結構

三、NaC1結構

四、CsC1結構

V β-ZnS(閃鋅礦)結構

6.α-ZnS(纖鋅礦)結構

七、CaF2(螢石)結構

八、TiO2(金紅石)結構

九、CdI2(碘化鎘)的結構

X.α-A12O3(剛玉)結構

XI。CaTiO3(鈣鈦礦)結構

十二。MgA12O4(尖晶石)結構

2-2矽酸鹽的晶體結構

壹.島嶼結構

第二,群體結構

第三,連鎖結構

四、分層結構

動詞 (verb的縮寫)幀結構

2-3晶體結構缺陷

第壹,點缺陷

第二,固溶體

三。非化學計量化合物

第四,固溶體的研究方法

動詞 (verb的縮寫)線缺陷(錯位)

運用

第三章熔體和玻璃體

3-1結構聚合物熔體理論

第壹,聚合物的形成

二、聚合物濃度計算方法

三、高分子結構模型

3-2熔體的性質

壹.粘度

二、表面張力-表面能

3-3玻璃的通用性

壹.各向同性

第二,亞穩定性

第三,從熔融態到玻璃態轉變的可逆性和漸變性

四是從熔融態到玻璃態轉變過程中物理化學性質隨溫度變化的連續性。

3-4玻璃的形成

1.玻璃態物質形成方法簡介

第二,玻璃形成的熱力學觀點

第三,形成玻璃的動態手段

第四,玻璃形成的結晶化學條件

3-5玻璃的結構

首先,水晶假說

第二,隨機網絡假設

3-6種常見的玻璃類型

第壹,矽酸鹽玻璃

第二,硼酸鹽玻璃

運用

第四章表面和界面

4-1固體表面

壹、固體表面的特征

二、晶體表面結構

第三,固體的表面能

4-2界面行為

第壹,曲面效應

第二,潤濕和粘附

第三,吸附和表面改性

4-3晶界

壹、晶界結構和分類

二、多晶體的結構

三。晶界應力

第四,晶界電荷

4-4粘土-水系統的膠體化學

壹.粘土的荷電率

第二,粘土的離子吸附和交換

三、粘土膠體的電動力學性質

粘土-水體系的膠體性質

五.貧瘠材料的懸浮和塑化

運用

第五章熱力學的應用

凝聚態體系應用5-1熱力學的特點

首先,化學反應過程的方向性

第二,過程產品的穩定性和生成順序

第三,經典熱力學應用的局限性

5-2熱力學應用計算方法

首先,經典方法

二、①函數法

三。△ G計算方法示例

5-3熱力學應用實例

1.涉及純固相的固態反應

第二,有氣相參與的固態反應

3.有熔體參與的固態反應

四、反應熱平衡的計算

動詞 (verb的縮寫)金屬氧化物的高溫穩定性

5-4相圖熱力學的基本原理

壹、自由能-成分曲線

二、自由能與組成曲線關系的測定

3.由自由能-組成曲線推導相圖的例子

運用

第六章階段平衡

6-1矽酸鹽體系的相平衡特征

壹、熱力學平衡態和非平衡態

二、矽酸鹽體系中的成分、相和相律

6-2單元系統

壹、水基物質和硫基物質

具有均勻多晶轉變的單位系統相圖

三。二氧化矽系統

四。氧化鋯系統

6-3二進制

1.二元凝聚系統相圖的基本類型

二、具體的二元系統相圖例子

三。凝血系統相圖的確定方法

6-4三進制

壹、三元體系相圖概述

二。其他三元冷凝系統相圖的基本類型

三、三元體系相圖示例

6-5第四系

壹元和四元體系組成的表示方法

第二,簡單的四元體系

第三,生成化合物的四元系統

四。CaO-C2S-C12A7-C4AF系統

6-6交互式三元系統

壹、構圖表現方法

二、狀態圖

運用

第七章擴散和固態反應

第八章相變

第九章燒結

附錄

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高科技的興起,以信息科學、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為基礎,將人類物質文明推向了壹個全新的21世紀。材料是壹切技術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類進化的重要裏程碑。人類文明的發展也分為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即以材料的演變為主要標誌。材料制造從簡單到復雜,從基於經驗到基於科學知識的發展過程,逐漸形成了壹門新的邊緣學科——材料科學。

材料科學是研究材料的成分、結構和性能之間的關系及其變化規律的應用基礎科學。其內容構成了以固體“結構”、“化學反應”、“物理性質”、“材料技術”為頂點的四面體,因此是壹個具有立體性質的科學領域。材料科學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金屬、有機聚合物和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研究和生產。它是壹門研究材料規律的學科。

金屬、有機和無機材料,由於它們的分子或原子鍵合方式不同,有相同的基本理論和規律,但也有各自獨特的結構組織和性質之間的變化規律。無機材料是各種非金屬無機固體材料。無機材料最傳統的基礎是矽酸鹽制品。隨著工業水平的提高和高科技的發展,矽酸鹽技術已不局限於制造陶瓷、玻璃、水泥和耐火制品,而是發展出了無矽氧化物、氮化物、非晶薄膜、碳硼纖維等壹系列新型無機材料。因此,將這本教材的原名“矽酸鹽的物理化學”更名為“無機材料科學基礎”,既滿足了無機新材料快速發展的需要,又使本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與“材料科學”學科相對應。

  • 上一篇:網上銷售自制食品是否合法
  • 下一篇:幼兒園9月份安全教育常識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