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的特殊功效介紹
艾葉,又名香艾、苦艾、家艾、艾草。艾葉可入藥,祛風除濕,可治關節痛、神經痛等病。艾葉還可以加工成絨毛,稱為 "艾絨",可以作為艾灸的燃料,艾灸可以治療痛風、風濕等疾病。因為艾草有壹種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房前屋後種植艾草,以防蚊蟲入室。
艾草是壹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既可食用,又可入藥,還被壹般人認為能驅毒避邪。
艾草有什麽功效呢?可以治病、驅蟲。
關於艾草能驅毒辟邪的傳說流傳已久,古人認為艾草是很有靈性的東西,常用艾草來占蔔。
端午節在門口懸掛或插艾草、菖蒲等植物的習俗是如何演變而來的呢?
農歷五月俗稱 "毒月",農歷五月初五為 "陽極之日",又稱 "中節之日",陽氣旺盛必然會產生 "熱毒"、"熱毒"。"熱毒 "等 "邪氣",這種邪氣會幹擾家宅的安寧,不利於身體健康。因此,人們用艾草、菖蒲等來驅毒避邪。據晉代《風土記》記載,每逢端午節這天,人們把具有防蟲功效的艾草紮成人形,或編織成老虎的形狀,或剪出壹塊五顏六色的布做成老虎的形狀,然後用艾葉貼在上面,這樣編織或剪出的物件就叫 "艾虎"。菖蒲的葉子呈劍形,古人認為生長季節使菖蒲吸收 "百陰之氣",可以解 "陽極之毒",所以菖蒲被視為 "節節高 "的吉祥物。人們把菖蒲編成人形或劍形,稱為 "蒲劍"。 此日采艾為人形,懸於門上,可避毒氣"。
婦女把 "艾虎 "插在頭發上
除了在門上掛艾草和菖蒲外,端午節這天,婦女常把 "艾虎 "插在頭發上,男子則把 "艾虎 "或 "蒲虎 "插在頭發上。
端午節這天,婦女們常把 "艾虎 "插在頭發上,男子們則把 "艾虎 "或 "蒲劍 "戴在胸前或掛在腰間,認為這樣可以避邪,保證身體健康。
另外,在古書中還記載,端午節這天用五色絲線系在小孩手臂上,有 "人不生病 "的作用,這種五色絲線被稱為 "長命縷"。後來,人們用五色絲線系上壹個裝滿艾草、菖蒲、穿心蓮、檀香等藥粉的小袋子,給孩子掛上,用來防止毒蟲的幹擾,這種用五色絲線系著的小袋子叫香袋或香囊,在古代被視為護身保命的吉祥物。
民間還認為,艾草不僅能保護健康,還能招百福。有的地方端午節有貼 "午聯 "的習俗,並有 "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扇斬千邪 "的對聯。
榕樹枝、石榴花、大蒜也是吉祥物
端午節時,也有人在門上掛榕樹枝、石榴花或大蒜。在民間,人們認為懸掛榕樹枝有使身體健康的吉祥寓意,大蒜能去邪解蟲毒;石榴皮為壹種中藥,石榴花也有治病的功能,所以這些植物都被視為端午節保佑家人平安的吉祥物。
其實,無論是在家還是外出旅遊,都可以懸掛、佩戴端午節采摘的艾草、菖蒲制作的物品,對人體有益無害,從心理上也能使人精神穩定、心情愉悅。
艾葉泡腳
艾葉有降火的功效,尤其是降肝火。但如果是體質虛弱或氣血不足的患者,最好不要直接用艾草泡腳,而應在泡腳前先喝壹碗紅棗桂圓湯,可有效補充體內元氣;陰虛的患者也最好少用艾草泡腳,如果出現頭暈目眩的情況,最好吃點蝦仁補壹補,可有效補充精氣神。
具體方法如下:
將壹把艾葉放入幹凈的鍋中,然後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後繼續熬煮十分鐘左右即可撈出。等水自然冷卻到可以泡腳的程度。泡腳時壹定不能讓全身出汗,而應在微微出汗時就適可而止。然後***泉穴百次左右即可入睡。
艾草有什麽功效呢?相信大家已經了解了艾草的作用,不妨家中常備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