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礦產資源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勘查與研究證實,六盤水市礦產具有資源較為豐富,優勢礦產突出,主要礦產分布廣泛而相對集中,規模大,質量良好,資源潛力大等特點。如何合理有效開發利用礦產資源,保證礦業權市場的正常秩序,對推進我市礦產資源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 鍵 詞〕 礦產資源 現狀 發展思路
壹、六盤水市地理及礦產資源慨況
六盤水市是以能源、原材料工業為支柱的重工業城市。位於貴州西部,烏蒙山脈南端,雲貴高原結合部。全市轄水城縣、盤縣和六枝特區及鐘山區,介於東經104°18′―105°42′,北緯25°19′―26°55′之間。因地處黔中高原向滇東高原和廣西丘陵向黔西北高原的過渡地帶,故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烏蒙山東南支脈斜貫全境,成為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境內海拔高度在1400―1900mm之間,最高海拔2900m,最低609m,喀斯特地貌發育,占全市總面積的63.2%。
六盤水市經長期地質礦產勘查,尤其是通過1964年以來,以煤為主大量而廣泛的找礦與普查勘探,獲得了豐碩成果。勘查與研究證實,六盤水市礦產具有資源較為豐富,優勢礦產突出,主要礦產分布廣泛而相對集中,規模大,質量良好,資源潛力大等特點。發現的礦產(含亞礦種)已達45種以上,其中不同程度探明資源儲量的有26種,***有資源儲量產地133處。其中尤以能源礦產煤炭及煤層氣最具優勢,在全省乃至江南占有突出地位;鐵、鉛鋅、水泥原料、熔劑用灰巖、冶金用白雲巖等亦是該市具有重要價值的礦產。以豐富的資源為依托,六盤水市已建成我國南方最大的煉焦煤生產基地,是貴州實施“西電東送”,加快火電發展的供煤基地,並建成為貴州重要的鋼鐵、水泥生產基地。
六盤水是國內著名的煤田,是貴州、也是我國南方最大的煉焦煤資源基地。全市煤炭分布廣泛,煤類較為齊全,產出煤層多,厚度大,地勘工作程度較高,煤質良好,盤縣與鐘山區、水城是貴州低硫優質煉焦煤的集中產區。歷年探明資源儲量產地82處,累計探明155億噸以上,經多年開采至2001年末,全市保有資源儲量148.67億噸(不含原表外資源量),約占全省總量的28%左右,僅少於畢節地區,排名全省第二。在全市保有資源儲量中,煉焦用煤高達90億噸,占全省煉焦煤總量的85%,居江南之首,計占南方各省(區、市)煉焦煤總和的76%以上。
六盤水是全國著名的煤層氣(瓦斯)分布區,也是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地質調查與勘查的四大重點煤層氣片區之壹。根據貴州省煤田地質局等省內外單位的勘查與研究,煤層中蘊藏有豐富可供開發利用的煤層氣,預測埋深2000m以淺的資源量1.42萬億m3,占全省總量的45%,成為貴州最大的煤層氣資源分布區。以富甲烷煤層氣為主,占總量的93.7%。按面積、資源豐度、含氣量等多項指標進行定量評議排序,在全國63個重要煤層氣目標區中列第12位。埋深500m以內煤層甲烷含量壹般為12―20ml/g,最高可達38.4ml/g。以豐富資源為依托,六盤水市成為當今全省唯壹抽取利用煤層氣的地區。
六盤水市是貴州鉛鋅礦的主要產區之壹,資源較為豐富,分布廣泛。集中產於鐘山區與水城縣,六枝與盤縣亦有少量分布。歷年累計探明並正式編入儲量表的鉛鋅資源儲量為30.6萬噸(鉛8.6萬噸,鋅22萬噸),約占全省總量的1/5。經長期開采消耗,尤其是重要的杉樹林礦區資源儲量已基本采盡,至今全市保有資源儲量僅9.1萬噸,其中鉛3.8萬噸,鋅5.3萬噸。六盤水市也是全省富鐵礦的重要產區,尤以鐘山區觀音山鐵礦產出最豐,該區探明資源儲量2092萬噸,經多年開采,現尚余保有資源儲量1156萬噸(不含原表外資源儲量),是水城鋼鐵(集團)公司的主要礦山基地。
全市沈積巖分布廣泛,符合水泥用的石灰巖脫離其配料、冶金用石灰巖與白雲巖、磚瓦原料和建築用砂石等資源豐富,遍及各縣(特區、區)。通過地質勘查,探明了豐富可供利用的資源儲量。其中經多年開采消耗,水泥用灰巖保有資源儲量仍達2.31億噸,約占全省總量的15%,列第三位;水泥配料(砂巖、頁巖、粘土)***1720萬噸;冶金用白雲巖與熔劑用灰巖保有資源儲量分別有6720萬噸與11968萬噸;磚瓦原料(頁巖、砂巖)***1744萬m3。
通過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六盤水地區金礦的勘查,已在盤縣等地發現了新型微細粒浸染型金礦,找礦前景良好。目前已探明盤縣砂鍋廠等產地的資源儲量。同時近年來,在水城立火、沙溝壹帶等地區新發現了找新前景較好的錳礦,目前正開展勘查工作。
六盤水還探明了伴生、***生的稀有分散元素鎘、鍺、鎵、銦、硒和銀、鈾、鎳、硫鐵礦以及石膏、玻璃用砂巖、螢石、飾面用灰巖等10多種礦產的資源儲量,但由於資源有限或產出分布零星、礦石質量與開發利用條件等多種原因所限,大多開發利用價值小。其它已發現未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勘查工作程度低,據已有資料,目前難具規模型開發利用價值。
二、六盤水市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目前我市***有國有大中型煤礦16對,地方小煤礦467對,新增煤礦地方小煤礦44對,鐵礦礦山1對,錳礦礦山4對,鉛鋅礦礦山12對,金礦礦山12對,其他類礦山600余對。其中以煤開采最為廣泛,各縣,區的大部分鄉鎮都有開采,並成為貴州煤炭生產規模和產量最多的地區。在大量開采煤的同時,對煤層氣進行了抽放利用,2002年達14404m3,成為貴州唯壹開采利用煤層氣的地區。鐵礦、錳礦、鉛鋅礦、熔劑用灰巖、冶金用白雲巖、水泥用灰巖及水泥配料(砂巖、頁巖、粘土)、建築用砂巖、方解石、矽石都有不同程度的開發利用。六盤水市2002年礦石開采量達3667萬噸(含萬m3),煤占41.6%,達2078萬噸,全市礦石總產值達23.62億元,其中煤達19.95億元, 占礦石總值93%。
三、開發與勘查存在的問題
通過調研發現,六盤水市礦產開發利用與勘查存在壹些值得重視的問題,主要有:
1、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壹礦多開,大礦小開普遍。突出反映在全市優勢礦產煤炭的開采上。煤炭井田已是開采的最基本單元,但很多已勘探的井田,不是壹礦開采,而是多個小礦采掘。全市普查--勘探探明資源儲量的煤炭井田或產地,淺部幾乎都設置了小礦開采,使資源難以優質優用,達不到“大材大用、中材中用、小材小用”之目的。
2、開采規模小、產量低:全市礦山眾多,但以小型礦山占主導地位。其中,開采最盛的煤炭計有礦井483個,除盤江、水城、六枝三大國有礦業集團公司具有大中型礦井16處(其中大型礦井5處,中型11處)外,其余地方煤炭礦井,絕大部分為3―15萬噸的小礦,並以3萬噸礦井所占數量大。全市礦石總產量低,絕大多數礦山、尤其是小礦,難以達到設計生產能力。
3、采富棄貧,采好丟差現象較為嚴重。全市礦產開采普遍存在采富棄貧,合理有效利用資源差的狀況。尤以煤炭顯著,全市多數地區可采煤層都在數層至10多層,很多礦井未能充分開采,采好丟差,回采率低,浪費資源狀況較為嚴重。
4、開采方式粗放,經濟效益差。除大、中型開采的煤、鐵、冶金用白雲巖、熔劑用灰巖、水泥原料等少數礦山,機械化程度高,生產水平較好外,全市大多數開采礦山,以人工為主采礦,裝備與技術落後,開采水平低,制約了經濟效益的提高。
5、采礦及其加工對生態環境破壞影響較為明顯。由於礦山不合理的采礦,誘發塌陷、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日越嚴重,引發的工農糾紛也時常發生,給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也破壞和浪費了礦產資源。
6、地勘工作尚難滿足礦山開發建設所需。全市煤炭勘查程度總的較高,但尚有1/3以上的資源儲量僅達詳查、普查或預查,難以滿足規模型礦山開發建設之需,而諸如新發現的錳礦、金礦等礦產工作程度低,只達預查或普查,有待進壹步提高勘查程度。
7、非法轉讓、“炒礦”現象十分嚴重。未經登記管理部門依法批準,私下買賣礦山現象十分嚴重,礦業權的二級市場非常混亂,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到私人“口袋”,同時也嚴重擾亂了礦業權市場的正常秩序。對這類問題的治理將是國土資源部門下步工作的重點。
四、工作思路
1、為了解決煤炭生產的供需矛盾,促進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2005年8月貴州省國土資源廳、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貴州省煤炭局聯合下發了黔國土資發[2005]89號、[2005]90號文件,提高對煤炭的準入條件,我市將根據以上文件精神,對我市煤礦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開采規模小、產量低等現狀,提出整合現有合法煤礦的重組意見,同時對嚴重越界、資源枯竭的將請示省國土廳進行關停。對新設的采礦權壹律實行招拍掛。
2、針對采富棄貧、采好丟差、開采方式粗放的礦山,國土資源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今年4月聯合下發了《關於開展全國煤炭資源回采率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05]61號),要嚴肅查處壹批浪費、破壞煤炭資源的典型案件,堅決遏制破壞、浪費煤炭資源的勢頭,同時樹立壹批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的正面典型,強制淘汰壹批落後的生產技術、工藝和設備,強化企業資源消耗的自我約束機制。為此,我市及各縣都成立了相應的檢查組,此項工作***分三個階段,目前第二個階段已結束,以後要把此項工作抓好、抓落實。讓礦山企業走集約發展之路,把節約資源放在首位。
3、針對采礦權非法轉讓,省國土廳已於2005年上半年對非法轉讓的性質的認定的討論討論稿進行了多次調研,將於近期和省高院壹起出臺相關文件,以保證國家資產不流失,杜絕非法轉讓和非法“炒礦”,以保證礦業權市場的正常秩序,規範礦業權的壹、二級市場。
4、采礦及其加工對生態環境破壞影響方面。我市已對部分礦山企業進行了地質災害評估報告,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規定,按照誰引發,誰治理的原則,由責任單位承擔。而近期省國土廳正準備材料,對礦山收取壹定比例的礦山環境治理保證金,報省政府討論後能否實施,以保證群眾的損失和環境的破壞有責任單位承擔,同時也給礦山企業增強環境保證的意識,以保證資源和環境的和諧發展。
5、近期和中後期至(2010年)我市的礦產規劃。我市對探礦權和采礦權進行了全面的規劃,貫徹實施公益性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商業性礦產勘查分開運行的新機制。2005年前開展與完成11處金、銅為主的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力爭提供4―5處可供進壹步勘查與開發利用的資源基地,同時啟動與開展24處煤炭旨在提高工作程度的商業性勘查,並開展14處以鉛鋅、錳、金為主的商業性勘查。至2005年完成其中52處煤炭的勘探,提交可供開發利用的資源儲備15億噸以上,並完成10處以上的鉛鋅、錳、金為主的找礦普查,力爭提供5―6處可利用後備資源產地。2010年的五年中,繼續完成2005年前啟動尚未結束的10處煤炭的商業性勘查,提交可供利用的詳查與勘探資源儲量40億噸以上。同時規劃2010年前動工興建160對礦井,預計至2010年末新增設計生產能力4207萬噸/年。將開工新建鉛鋅、金、矽石等4處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