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鐵礦石儲量和產量最大的國家,澳大利亞的鐵礦石產量和出貨量對全球鐵礦石供應影響深遠。澳大利亞鐵礦資源集中,主要分布在皮爾巴拉和中西部地區。皮爾巴拉地區的鐵礦石品位高,易開采,鐵礦石生產企業多。澳大利亞三大鐵礦石巨頭力拓、必和必拓和FMG都集中在這壹地區。同時,這裏的配套設施完善,礦區到港口有鐵路,附近還有多個碼頭和港口。丹皮爾港、黑德蘭港、沃爾科特港等現代鐵礦石出口港口都集中在這裏。據Wind統計,2018年皮爾巴拉地區鐵礦石出貨量為80100萬噸,占澳大利亞總出貨量的98.98%。而澳洲中西部的鐵礦石質量相對較差,多為中小型鐵礦石生產商。
天氣是影響鐵礦石生產的最重要的周期性因素。皮爾巴拉地區位於澳大利亞西北部,受周期性熱帶氣旋影響。每年65438+2月至4月降雨多,大風大,對鐵路運輸和港口作業影響大。在過去的五年中,每年10月底和2月初65438+都有暴雨和大風,丹皮爾港和黑德蘭港的港口已經關閉。據澳大利亞氣象局預測,平均關機時間近50小時。除了周期性颶風的影響,財年的變化也是壹個重要因素。每年6月底7月初,澳大利亞新舊財年交替之際,為了計時,各大礦商都會在6月保持較高的車流量,因此7月第壹周(第27周)的車流量壹般會有所回落。
新礦的挖掘和技術創新也將增加主要礦商的出貨量。力拓用6年時間完成了鐵礦石從礦山到港口的全自動運輸,不僅降低了運輸事故風險,提高了運輸效率,還提高了航運能力。新鐵礦石的開采也會直接增加礦商的產量,從而增加出貨量。目前,西澳繼續加大鐵礦石投資,開采新礦,優化現有港口。預計到2022年底,鐵礦石產能將增加3.42億噸。
經濟因素也會對鐵礦石的交割產生影響。但由於三大礦山的現金成本很低,基本在12美元到14美元左右,即使市場鐵礦石價格下行,三大礦山依然可以減少利潤,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然而,中小型鐵礦石生產商對價格非常敏感。過低的價格會導致他們的生產經營成本得不到保障,從而入不敷出,面臨減產、停產甚至倒閉。但由於中小企業在澳大利亞總產量中所占比例較小,在出口鐵礦石中所占比例更小,因此不會對市場上的鐵礦石供應產生太大影響。此外,安全事故等突發事件也會對鐵礦石生產產生重大影響,如2019巴西淡水河谷尾礦壩潰壩事件。
壹、澳大利亞鐵礦石資源概況
澳大利亞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礦山原鐵礦石儲量為17965億噸,其中澳大利亞有477億噸,占全球原鐵礦石儲量的25%。作為世界上鐵礦石儲量最大的國家,澳大利亞擁有豐富的鐵礦石資源和優良的鐵礦石質量。便利的開采條件和靠近港口的交通優勢,使得西澳的鐵礦石企業遍地開花。根據西澳礦業部門的統計,西澳有10個重要的鐵礦石生產商,共有28個礦山。其中,力拓、必和必拓和FMG分別擁有10座礦山、6座礦山和2座礦山。儲量方面,根據公司2018年報,這三家公司的鐵礦石儲量分別為3517萬噸、412萬噸和2192萬噸,三家合計為98.29萬噸,占全球儲量的5.47%。產量方面,2018年報顯示,力拓(3.38億噸)、必和必拓(2.38億噸)、FMG (65438+7億噸)三家公司的鐵礦石總產量為7.46億噸,占全球總量的37.65%。從出口來看,據我的鋼鐵網數據,2018年,力拓、必和必拓、FMG三家公司的年出貨量分別為3.36億噸、2.77億噸、65438+6900萬噸,占全球鐵礦石出口量的48.58%。
從分布來看,澳大利亞已探明的具有經濟價值的鐵礦資源91%集中在西澳,主要集中在皮爾巴拉和中西部。皮爾巴拉以高品位鐵礦石為主,具體品種有馬蘭巴礦、河床礦、低磷高磷布魯克曼礦等。同時,在該地區建設現代化的鐵礦石出口港口,如丹皮爾、黑德蘭、沃爾科特等,並提供專門的運輸鐵路。澳大利亞三大鐵礦石巨頭全部集中在皮爾巴拉地區。據西澳工黨政府礦業部門統計,截至2018年底,該地區仍有125億美元的在建或已批準的重點鐵礦石投資項目和126億美元的計劃項目。中西部地區多為低品位磁鐵礦和少量赤鐵礦及混合礦,該地區的采礦者多為中小型企業。由於企業規模不足,難以獨立支撐港口和鐵路系統,因此政府和企業達成了聯合開發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諒解。
二,周期性因素對澳大利亞鐵礦石產量的影響
由於澳大利亞鐵礦石產能集中,且靠近港口,如果產區或港口出現極端天氣情況,將對澳大利亞鐵礦石出貨量產生較大影響,進而影響全球鐵礦石供應。以皮爾巴拉地區為例,該地區位於澳大利亞西北海岸,毗鄰太平洋,是澳大利亞受熱帶氣旋影響最嚴重的地區。澳大利亞氣象局表示,惡劣天氣是由熱帶太平洋的拉尼娜現象引起的,澳大利亞北部和東部的海水溫度高於正常水平。自1910以來,該地區超過90公裏/小時的颶風有48次,平均每兩年壹次。據氣象局統計,6月65438+2月至次年4月為熱帶氣旋高發期,2月為氣旋登陸高峰。除了登陸氣旋的影響,每年穿過澳大利亞但不登陸的颶風帶來的強降水也會對鐵礦石的生產和運輸產生負面影響。
在采礦方面,幹燥的環境有利於礦區的機械作業,同時減少了洪水或泥石流造成礦井透水的潛在危險。2065438+2005年3月,皮爾巴拉西部地區特大降水導致部分礦山短期生產中斷。在運輸方面,颶風天氣或強降水將給礦區到港口的鐵路運輸和港口到有需要國家的海上運輸帶來巨大壓力。雖然澳大利亞的基礎設施水平較高,鐵路被沖走的概率較小,但颶風天氣和強降水經常迫使港口作業中斷。而且港口停運造成的運量損失無法用庫存的方式來調節,所以鐵礦石的供應對這類事件最為敏感。根據澳大利亞西北地區港口的運輸量來看,每年1年末,港口受熱帶氣旋影響最嚴重,運輸量下降明顯。據丹皮爾港務局統計,2015年6月,熱帶氣旋“克裏斯汀”影響黑德蘭港64小時,丹皮爾港48小時。2016,16月,受熱帶氣旋“斯坦”影響,黑德蘭* * *米港關閉65.8小時,丹皮爾港關閉57小時;2017,1 6月,受熱帶氣旋影響,黑德蘭* * *港關閉17小時,丹皮爾港關閉38小時;2065 438+08 10月26日受熱帶氣旋“喬伊斯”影響,黑德蘭港關閉43小時。今年6月365438+10月31日,澳大利亞皮爾巴拉港務局因萊利颶風對丹皮爾港進行清港。從西北港的運量來看,每年65438+10月(第二、四周)受熱帶氣旋影響,2015至2019,運量普遍減少,環比下降幅度較大。此外,突如其來的強氣旋對港口作業的影響更為強大。今年3月26日,颶風維羅妮卡關閉了黑德蘭港、丹皮爾港和沃爾科特港5.5天。根據3月颶風前三個港口日均運輸量計算,封港期間的運輸量應為1.35萬噸,而3月21至3月26日的實際運輸量為301.8萬噸。對此,礦商必和必拓4月1日表示,將下調2019年皮爾巴拉地區的礦石出貨預測,力拓也表示,今年皮爾巴拉地區的鐵礦石出貨預測將處於此前3.38-3.5億噸出貨預測的下端。颶風影響巨大,導致三大港口同時停運,導致鐵礦石壹時供不應求,進壹步導致鐵礦石價格走高。
除了天氣周期,財政年度的變化是影響澳大利亞港口鐵礦石裝運的另壹個周期性因素。對於大多數澳大利亞公司來說,6月底是上壹財年的結束,7月是新財年的開始。澳大利亞三大鐵礦石公司也不例外。為了實現全年的計劃出貨量,或者出於沖擊期間點數的原因,6月份港口出貨量往往較高,6月底達到峰值。由於高運量透支未來需求和庫存,7月第三天(第27周)主要港口運量普遍偏低。2015至2019第27周西北港口發貨量分別增長-17.46%、-7.82%、-11.69、-25.86%、-22.77%。
第三,技術創新對澳大利亞鐵礦石生產的影響
大型采礦設備和全自動運輸設備對采礦的產量影響很大。如何在澳洲內陸實現火車無人自動運輸,提高貨物運輸效率,降低貨物運輸風險,壹直是各大礦商希望解決的難題。去年底,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力拓終於宣布,自動貨運設備AutoHaul項目將於今年6月65438+10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這也標誌著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和第壹個自動化中長途鐵路網正式建成。力拓在2008年首次披露了其全自動機器人列車項目,但由於全球金融危機,該項目於當年擱置,並於2012年重啟。AutoHaul項目投資高達9.4億澳元,建設周期為6年。2015,力拓鐵礦石部門已經開始對列車進行調試,並成功將整個列車的運行周期從42小時縮減到35小時。2017年,在澳大利亞國家鐵路部門的監控下,力拓首列全自動無人駕駛列車成功行駛100公裏,並於去年7月完成首次貨運運營。這壹項目的完成將提高力拓的貨運能力,因此力拓將2019年的出貨量定為3.38億噸至3.5億噸。此外,必和必拓正在升級丹皮爾港和黑德蘭港。建成後,必和必拓的年出貨量將進壹步增加。
另壹個更直接的增加年交通量的方法是建立新礦,挖新礦。由於市場需求的影響,許多澳大利亞礦商專註於開采高質量的鐵礦石。如表1所示,目前在建或已批復的礦石開采點有7個,預計到2021年底新增產能65438+8500萬噸。規劃礦石生產廠7座,預計2022年底新增產能65438+5700萬噸。
第四,經濟因素對澳大利亞鐵礦石生產的影響
全球鐵礦石價格是鐵礦石供應商能否盈利的重要指標,進而影響鐵礦石供應商的經營和產量。對於澳大利亞三大鐵礦石巨頭來說,先進的開采技術和較低的運營成本導致整體現金成本較低。以西澳為例,根據西澳政府科技創新部的數據,西澳海運貿易鐵礦石的平均現金生產成本為31.5美元/噸,而力拓、必和必拓、FMG三家公司2065年的現金成本分別為438+03.3美元/噸、14.26美元/噸、65448美元/噸。其成本明顯低於其他礦石生產商,因此三大礦山的價格承受能力較強。鐵礦石價格低的時候,他們可以低成本搶占市場,擴大市場份額和比重。值得註意的是,與其他兩家企業相比,FMG生產的鐵礦石品位為58%,因此在直接對比普氏62價格指數時要做相應的折扣。對於其他鐵礦石生產商來說,鐵礦石價格的下跌將會大大減少鐵礦石生產商的利潤,導致入不敷出,最終停產或破產。2015鐵礦石價格走低,直接導致澳洲第四大鐵礦石生產商阿特拉斯公司宣布4月停產。公司公告中明確指出,鐵礦石價格快速下跌迫使公司停產停止出口。雖然阿特拉斯和其他礦石公司壹樣,壹直在努力降低成本上漲率,但2065438+2005年4月,公司鐵礦石成本在60美元/噸左右,普氏指數已經跌至48美元/噸左右。該公司打算重組資產,出售壹些高成本的礦山,但未能找到合適的買家,因此很快倒閉。但由於鐵礦石價格反彈,公司已於2015全面復產。在2015的鐵礦石降價中,除了阿特拉斯,Arrium,Cliffs等公司也在削減產能。因此,中小型鐵礦石生產商對價格非常敏感。價格過低,他們的生產經營成本就得不到保障,入不敷出,面臨減產、停產甚至倒閉。但從澳洲整體出貨量來看,除了三大澳洲鐵礦石礦商,其他澳洲礦商的市場份額都很小,出口量更小,所以對澳洲鐵礦石總出貨量影響不大。從2015澳洲總出貨量來看,並沒有受到價格太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