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規格:單對裝裱 高約133厘米 寬約54厘米 ?凈尺寸113X34厘米
大師:蘭國華 王國熙蘭國華 王國熙
《福壽萬代宮廷花鳥琺瑯彩四條屏》是我國兩位泰鬥級陶瓷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古陶瓷專家--蘭國華、王國熙首次聯袂創作。春夏秋冬四條屏,嚴格采用宮廷琺瑯彩瓷制作工藝,每條屏上都有大師的簽名和題字。
藍國華 王璽 福壽萬代宮廷花鳥琺瑯彩四條屏
福壽萬代宮廷花鳥琺瑯彩四條屏
壹條琺瑯彩,十代帝王夢。琺瑯彩瓷始於康熙末年,盛於雍乾兩朝,乾隆中期以後逐漸消失。琺瑯彩堪稱康、雍、乾三代帝王鐘愛的 "宮廷秘戲",是 "富貴人壹瞥 "的禦用珍品。康熙帝在創作琺瑯彩瓷時,色彩和畫面都比較單調,造型也比較小巧,通常是小碗、小瓶等。康熙帝壹直想把琺瑯彩瓷的器型、色彩做得更加豐富多彩,但壹直無法解決琺瑯彩大器器型和各種顏料在燒制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直到他去世也沒有解決這些問題。到了他的兒子,雍正皇帝手上的琺瑯彩壹直發揚光大,器型相對大了壹些,但還是偏小,色彩和畫面也更加豐富壹些。直到康熙的孫子乾隆手裏,彩、型和畫面都有了很大的豐富,但在大器型的研發上壹直沒有太大的進展,由於琺瑯彩的研究和燒制需要大量的資金和繪畫人才,耗資巨大,尤其是在大器型上的琺瑯彩研究耗時耗錢,還不壹定能夠成功。由於琺瑯彩瓷器的研究耗費很大,到了乾隆中後期,乾隆的統治也慢慢衰弱,琺瑯彩也逐漸銷聲匿跡,皇室皇帝要想提高國力還很難攻克琺瑯彩器,壹個平民想要實現這樣的夢想比登天還難,而陶瓷大師藍國華、王國璽就是這樣的 "平民",壹幹就是幾十年。",數十年潛心研究宮廷禦用景泰藍、琺瑯彩瓷,終於攻克了琺瑯彩與超大瓷板畫的完美融合。
《福壽萬代》宮廷花鳥琺瑯彩四條屏由景德鎮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古陶瓷專家藍國華、王國熙首次聯袂創作,突破之作、經典之作,藝術價值、收藏價值不可限量!
《福壽萬代宮花鳥琺瑯彩四條屏》是我國兩位泰鬥級陶瓷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古陶瓷專家--藍國華、王國熙首次聯袂創作。福壽萬宜四條屏由春、夏、秋、冬四條組成,嚴格采用宮廷琺瑯彩瓷制作工藝,每條屏上都配有大師的手書詩簽和題字。 牡丹寓意富貴,錦雞與牡丹寓意人壽年豐;錦雞與壹對錦雞配對,寓意吉祥如意、夫妻恩愛、萬年興旺;雞與 "基 "諧音,錦雞立於磐石之上,寓意根基穩固。配詩 "嫩蕊裹金粉,重結繡雲霞"。
《福壽雙全》宮廷花鳥琺瑯四扇屏-夏日圖
夏日圖:荷花豐盈飽滿,荷葉舒展自如,荷叢中點綴著水草等,壹對翠鳥偏偏飛舞,壹對翠鳥立於雜草叢中與荷莖遙相呼應,畫面生機盎然。五彩斑斕的紅荷、綠荷與湖中嬉戲的野鴨、翠鳥、鴛鴦交相輝映,整個畫面動靜相間、虛實相生,色彩的冷暖相互交錯、融合,中國畫的韻味與西方油畫的寫實完美地融合在壹起。碩大的荷葉、荷花、蓮蓬象征著事業有成、長壽、紅紅火火、生兒育女。配詩 "浮香繞曲堤,圓影覆華池"。 造型生動,菊枝清秀,重重疊疊,錯落有致,菊葉順勢而生,柔美飄逸,旁邊數朵翠玉伸向天際,充滿無限生機,用筆自然,壹氣呵成,妙趣橫生。菊花、鵪鶉象征平安幸福、福祿壽喜;竹子象征平安富貴;孔雀象征幸福吉祥。配詩 "搖金翹尾飛舞玉池陰 "也寫出了孔雀的高貴典雅。
"福壽雙全 "宮廷花鳥琺瑯彩四條屏--冬屏
冬屏:紅梅或含苞,或初綻,或盛開,或殘英點點,側堰而倚,千姿百態,梅樹羅紋,運用錯落有致的變化、轉枝的粗獷有力,行枝的筆力遒勁,續枝的行如弓如秋月,短枝的收筆方式如箭如戟,使梅樹清剛之格之氣躍然紙上。壹只喜鵲從空中飛下扭頭回望,壹只喜鵲站在枝頭遙望呼應,兩只仙鶴站在山石之上,或仰首高歌或尋覓著什麽,還有竹子上的各色花朵,壹只鳥兒拍打著翅膀掠過,各色花朵仿佛春天在呼喚。整幅畫的宮廷特色濃郁,布局、用筆、設色卻構思新穎,表現出傳統中又跳出傳統的巢臼典雅而透徹。畫面由梅花、竹子、牡丹、山石、流水、丹頂鶴、喜鵲等組成。丹頂鶴被確定為中國國鳥,紅冠長頸長腿,步履輕盈優美,丹頂鶴在中國又被稱為 "仙鶴",是吉祥、尊貴、長壽的象征。紅梅和喜鵲象征梅花的五福(福、祿、壽、喜、財),喜從天降,喜上眉梢,吉祥如意,夫妻恩愛,美滿紅火。流水象征財富源源不斷。配詩 "如君子,韻如美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