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上的各種補鈣產品和保健品可以分為三類:
壹種是無機鈣,也稱第壹代補鈣產品,如碳酸鈣、磷酸鈣、氧化鈣,或來自機械加工的動物殼骨;
第二類是有機酸鈣,即第二代鈣劑,如葡萄糖酸鈣、乳酸鈣、檸檬酸鈣、醋酸鈣等。
第三類是有機鈣,即第三代鈣劑,如氨基酸螯合鈣、L-蘇糖酸鈣等。
其中第壹類鈣劑往往存在難以吸收、鈣含量低的缺點。更致命的是,由於制造工藝的缺陷,壹些產品容易出現重金屬含量高的問題。第二代鈣制品往往存在鈣含量低、生物利用度低的缺陷。第三代鈣劑比較理想,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全國醫藥市場上的鈣補充劑可以歸納為六個“家族”:
1.碳酸鈣:含鈣量高,副作用小,價格低,吸收率高,可達40%。類似牛奶,是壹種容易被全國人民接受並廣泛使用的鈣制劑。
2.乳酸鈣:是我國傳統的補鈣藥物之壹。它的優點是易溶,缺點是鈣含量低。這些制劑是:乳酸鈣,含鈣13%;葡萄糖酸鈣含鈣9%,制成片劑後含量更低。人每天服用太多的藥片來補充成人1000 mg的鈣是不能接受的。
3.磷酸銨鈣:是日本常用的補鈣品種,含鈣量相對較高,為23.3%。中國成都制藥廠也有生產,每片含鈣量70毫克,對藥價來說比較適中。但其缺點是片劑難以崩解吸收,且因含磷量高,對腎功能不全者危害較大,所以很少使用。
4.檸檬酸鈣:鈣含量為21.1%,水溶性好,生物利用度優於磷酸鈣。其吸收不依賴胃酸,有泡騰片,更適合老年人。
5.活性鈣:是生物鈣(貝類)經高溫煆燒形成的鈣混合物,含鈣量高,但其水溶液呈強堿性,對胃腸道有刺激性,不適合胃酸缺乏的老年人。與食物同食可減少胃腸刺激。
6.有機鈣:氨基酸鈣和蛋白鈣在中國已有應用。
選鈣“四高壹低”
選擇鈣制品的標準是看是否具備以下五個特征:1,含鈣量高;2.高溶解性(水溶性);3.腸道吸收高;4.生物利用度好;5.重金屬含量低;即“四高壹低”。
經過國際上大量的動物和人體實驗,對嬰幼兒、兒童、青少年、成人、60歲以上人群等各個年齡段受試者的研究證明,無論是哪壹種鈣,無機鈣還是有機鈣。如果受試者鈣營養正常,吸收率壹般為40%,如果鈣營養差,吸收率可能達到75 ~ 85%。沒有壹種鈣制劑有特別高的吸收率。
其實我們需要的是補鈣,補鈣是各種鈣制劑中的鈣元素而不是制劑本身,制劑本身只是作為鈣的載體。這是壹個數學和化學的基礎問題,沒有太多高深的知識。因此,鈣制劑的選擇取決於制劑中鈣的百分比。比如妳要補充600MG的鈣,妳只需要1500MG的碳酸鈣,2717MG的檸檬酸鈣,4615MG的乳酸鈣,6667MG的葡萄糖酸鈣,5000MG以上的氨基酸鈣。市場上壹些鈣制劑的分子式比葡萄糖酸鈣還要復雜。用10 ~ 15 g的制劑不可能攝入600MG。
有些公司聲稱他們的鈣制劑在骨骼中的沈積率很高,存在鈣在體內沈積的閾值問題。壹般體內鈣的閾值為1000 ~ 1500 mg。無論攝入多少鈣,鈣的閾值都不會增加,所以不會再沈積更多的鈣。
此外,還有兩種鈣制劑需要特別註意。壹種是活性鈣,是將牡蠣、蚌類、貝類等靠近大海的貝殼經過高溫活化後研磨而成。這種沿海軟體動物具有很強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近海的鉛、汞等重金屬。所以這種活性鈣裏面有重金屬,而且它的PH值很高,呈堿性,服用後會引起腸胃反應。由家畜和動物的骨骼制成的鈣制劑容易被重金屬汙染,尤其是鉛,因為它們容易沈積在骨骼中。這兩種鈣制劑,尤其是活性鈣,應該淘汰。
老年人保健品選購指南
首先,看
看清楚生產日期,保質期,說明書,只有臺當局要求的人才能買到。不要購買假冒或摻假的保健食品。保健品(尤其是口服液)的保質期很短,在此期間其有效成分是有活性的,否則服用效果會大打折扣,甚至出現副作用。
第二,區分
分清保健品的種類,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保健品可以分為:提高免疫力、滋補、抗衰老、美容。購買時要註意含糖量和成分,尤其是糖尿病患者。
第三,檢查
檢查批準文號類型和激素含量。
目前市場上的保健品有三個文號:食品名、保健名、藥品名。第壹種是不允許廠家宣傳療效,後兩種國家允許宣傳療效。購買時,壹定要查看其文號和廣告內容,仔細分析。此外,老年人和青少年必須避免含有激素的產品,以避免副作用。
第四,購買
不要以為價格越高越好。只要符合癥狀,當然越經濟越好。高價保健品用的藥材和原料壹般都比較貴,是否購買要看自己的經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