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日軍占領揚州,到處搶掠殺戮。揚州有個藝術家,人稱“飛刀”,他經常和他的小妹妹在街上表演。沒想到日本鬼子見色起色,於是小姐姐百般投河自盡。飛刀在悲憤中舉起飛刀,殺敵無數,卻寡不敵眾。在萬分危急的時候,壹群蒙面人從天而降,營救飛刀。
神仙鎮有個營長叫劉。他生來就是個流氓,殺富濟貧。因為他拒絕向日軍投降,日軍占領了他的村莊,燒毀了他的營地,強奸了他的妻子和女兒。劉帶領他的人來到漢德爾,在仙女鎮安頓下來。揚州自古出美女。鎮上有壹對美麗的姐妹花。阿蓮姐,蓮花姐,開酒樓,和奸商,地痞,特務打交道,苦中作樂。壹天晚上,阿蓮去外地吃酒,喝醉的瞎子劉在睡夢中強奸了阿蓮。蓮淑回來知道後,感到自責...情欲之下,瞎子劉又去找蓮花,想嫁給他。蓮花雷霆撕,飛刀來。兩人爭搶蓮花,瞎子劉惱羞成怒。他拔出槍,射出飛刀,飛刀直奔瞎子劉的咽喉...這個時候日本鬼子也辱罵它,蓮花挺身而出擋住了日軍的飛刀...
電影《飛刀》是壹部以抗日戰爭為背景的嚴肅劇,卻被發行方包裝成“情色大片”。電影海報的設計者直言,“為了刺激粉絲購買,其他什麽都顧不上了”。
明明是壹部以抗戰為題材的國產電影,卻搖身壹變成了“日軍虐待中國婦女的情色大片”。僅僅客串了幾次的黃聖依成了主要的“慰安婦”。電影《飛刀》的海報在壹群知識分子的幫助下,變成了正宗的情色畫,無視歷史傷痛和民族大義,打著娛樂的旗號在國人的傷口上撒鹽。這種無良知識分子比奸商更可怕。
電影《飛刀》以抗日戰爭為背景,描述了有“飛刀”之稱的藝術家在1939日軍占領揚州後,為國仇人秘密暗殺日軍,救出姐妹花阿蓮和蓮花的故事。這是壹部弘揚愛國主義的劇,與所謂的情色大片無關。然而,發行方——廣東某影視公司為了宣傳影片,想盡壹切辦法在性和色彩上做文章,以花代樹甚至胡編亂造,把海報做得“情色”“色情”,把壹部嚴肅的影片包裝成壹部低俗的情色片。
在日益增長的金錢欲望的驅使下,這些從事影視產品制作的文化人無法堅守道德底線,拋棄道德,喪失羞恥和良知,像綠頭蒼蠅壹樣“追逐腥氣”,把“性”和“色”當成自己的搖錢樹。至於他的“作品”對社會造成的汙染,對大氣造成的毒害,對人的心靈造成的惡劣影響,尤其是對青少年,他們早就忘記了。聽聽海報設計者是怎麽說的:“這些宣傳語言也是用來刺激粉絲購買的,所以其他的就被忽略了。”這是什麽臉?為了錢,可以教賊,可以教妓,可以出賣靈魂。真的到了什麽都不在乎的地步。這樣的文化人,怎麽會有絲毫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責任?完全是精神垃圾的制造者。
人們痛恨奸商,但奸商只騙人們的錢;這些比奸商還不如的知識分子,壹邊騙取我們的金錢,壹邊強奸我們的視覺神經,侮辱我們的審美情趣,玷汙我們的精神世界。我們必須堅決打擊這種無良分子的醜惡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