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註射用重組人生長激素
主要成分:重組人生長激素。
性狀:白色凍幹粉
生長激素又稱人體生長激素(hGH),是壹種運動中禁用的肽類激素,通常用於治療侏儒癥。具有合成代謝作用,可增加肌肉質量,促進兒童和青少年骨骼生長,強筋壯骨,增大內臟。運動員違規使用生長激素,主要是為了強化肌肉,增加力量,以獲得競爭優勢。
使用人體生長激素會帶來感染致命疾病(如艾滋病)的高風險。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因使用生長激素導致腦部病毒死亡的記錄。
生長激素是從動物(包括人)組織中提取的,生長激素也可能會引起糖尿病,所以妳要自己權衡利弊。
如果妳因為生長素缺乏而發育不良,可以使用生長素治療。如果不是絕對不能用,會引起內分泌失調。
過度使用生長激素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引起葡萄糖不耐受。據國外報道,80%的生長激素使用者患有糖尿病,需要胰島素治療。其他副作用包括月經失調、性欲減退和陽痿。
在運動中濫用生長激素是不道德的,也是危險的。對於發育中的兒童,外源性生長激素過多會導致巨人癥。成年後過量使用會導致冠心病和周圍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心血管和肌肉骨骼疾病可能是不可逆的。過量使用外源性生長激素還會使人體產生對生長激素的抗體反應,從而影響內源性生長激素的活性,導致激素分泌紊亂。其潛在的長期副作用是不可逆的,甚至是致命的。
生長激素可能影響正常的激素分泌,肢端肥大癥,白血病和垂體瘤。
如果生長發育緩慢,骨齡水平低於正常人2-3年,賴氨酸或精氨酸激發試驗提示生長激素水平缺乏或嚴重缺乏,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甲狀腺功能正常,頭顱CT排除垂體瘤、顱內腫瘤,可使用生長激素,使用時應檢測肝功能、腎功能、甲狀腺功能、血常規。
參考資料:
中國藥典
反作用
生長激素可引起壹過性高血糖,壹般隨用藥時間延長或停藥後恢復正常。在臨床試驗中,約1%的矮小兒童有副作用,如局部壹過性反應(疼痛、麻木、發紅等。)和體液瀦留癥狀(外周水腫、關節痛或肌痛)。這些副作用發生較早,但隨著用藥時間的延長,發生率降低,很少影響日常活動。長期註射重組人生長激素引起少數患者產生抗體,抗體結合力較低,無確切臨床意義。但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的生長效果,可能會產生抗體,抗體結合力超過2 mg/L,可能會影響療效。
藥物動力學
根據文獻記載,皮下註射或肌肉註射效果相同。皮下註射通常比肌肉註射帶來更高的血清GH濃度,但產生的IGF-1的濃度是相同的。GH吸收通常較慢,血漿GH濃度通常在給藥後3-5小時達到峰值,清除半衰期壹般為2-3小時;GH經肝腎消除,成人比兒童快,從尿中直接消除的非代謝GH極少。
適應癥:用於治療內源性生長激素缺乏、慢性腎功能衰竭、特納綜合征等引起的兒童生長緩慢和嚴重燒傷。
用法用量:使用前,將1ml註射用水沿瓶壁緩慢加入凍幹rhGH中,輕輕搖動使其完全溶解,不要劇烈搖動。
用於促進兒童生長的劑量因人而異。推薦劑量為0.1-0.15IU/kg體重/日,每日1次,療程3個月至3年,或遵醫囑。
治療重度燒傷的推薦劑量為0.2-0.4 IU/kg體重/天,每日1次,療程壹般為2周左右。
禁忌
1,骨骼閉合的兒童禁止入內。
2.有腫瘤進展癥狀的患者禁用。
3、全身嚴重感染及其他危重病人在急性休克期間禁用。
需要註意的事項
1.在醫生指導下用於明確診斷的患者。
2.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調整抗糖尿病藥物的劑量。
3.腦腫瘤引起的生長激素缺乏癥患者或有顱內損傷史的患者必須密切監測其潛在疾病的進展或復發的可能性。
4.同時,皮質類固醇的使用會抑制生長激素的促生長作用,因此ACTH缺乏患者應適當調整皮質類固醇的劑量,避免其對生長激素的抑制作用。
5.少數患者在生長激素治療過程中可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應及時糾正,以免影響生長激素的療效。該患者應定期檢查甲狀腺功能,必要時補充甲狀腺素。
6.患有內分泌疾病(包括生長激素缺乏)的患者可能容易出現股骨頭骺板滑脫,在生長激素治療期間如出現跛行應註意評估。
7、有時生長激素會導致胰島素狀態過多,所以壹定要註意患者是否有糖耐量受損。
8、避免過量,壹次註射過量生長激素可導致低血糖,其次是高血糖,長期過量可能導致肢端肥大癥狀和體征等與過量生長激素有關的反應。
9.註射部位要經常更換,防止脂肪萎縮。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用藥:不適合使用。
兒童用藥:兒童與成人在生長激素的藥理、毒理、藥代動力學方面無明顯差異,可根據體重安全使用。
老年患者用藥:老年人與成人在生長激素的藥理、毒理、藥代動力學方面無明顯差異,可安全使用。
藥物相互作用
同時,使用糖皮質激素可能抑制激素反應,因此生長激素治療中糖皮質激素的用量不應超過相當於10-15 mg氫化可的松/m2體表面積,使用非雄激素類類固醇可進壹步提高生長速度。
過量
尚未報告急性用藥過量的病例。但是,超過推薦劑量會產生副作用。用藥過量會先導致低血糖,然後高血糖。長期過量會導致肢端肥大癥的癥狀和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