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後]早期癥狀
近半數早期胃癌患者無臨床癥狀,僅部分患者有輕度消化不良等癥狀,如上腹疼痛不適、輕微飽脹、疼痛、惡心、噯氣等。這些癥狀並非胃癌所獨有,慢性胃炎、潰瘍病、功能性消化不良,甚至正常人偶爾也會出現。 1、80%以上的患者有上腹痛。 2、約1/3的患者有胃部悶脹、上腹不適、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有反酸。 3、1/3的患者雖然沒有明顯的消化道癥狀,但會出現不明原因的消瘦、消瘦、疲乏無力等癥狀。 4、部分患者會出現泛酸、燒心、惡心、嘔吐、噯氣或黑便等癥狀。早期胃癌較常見的癥狀是上腹不適,如輕度胃痛、脹痛、沈重感,有時心窩部隱痛,常被診斷為胃炎或潰瘍病而先行治療,癥狀可暫時緩解。如果病變發生在胃竇部,可出現十二指腸功能改變,出現節律性疼痛,與潰瘍病癥狀相似,也易被誤診為十二指腸潰瘍而延誤治療。但是,這些癥狀在壹段時間後又會復發。因此,如果出現上腹不適,如果伴有其他高危因素,或者治療後復發,壹定要提高警惕,進壹步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食欲不振、厭食、惡心嘔吐、食後腹脹、噯氣、反酸等消化不良癥狀,也是壹組常見的無特異性胃癌早期信號。食欲不振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癥狀之壹,它並不伴有胃痛癥狀,如果出現胃痛的同時又能排除肝炎,則應引起重視。有些患者因進食後腹脹、噯氣而自動限制日常飲食,導致體重下降、消瘦、乏力。胃癌的早期癥狀還可能包括進食後飽脹感,並伴有輕度惡心。賁門腫瘤可開始出現進食障礙,逐漸發展為吞咽困難和食物反流。胃竇癌進壹步發展可能會因幽門梗阻而引起嘔吐。 上述癥狀容易被誤診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因此應盡早就醫,接受胃鏡檢查,以便早期發現胃癌。 早期胃癌和晚期胃癌可出現上消化道出血,多為黑便。少數早期胃癌可能會出現輕微的上消化道出血癥狀,即黑便或大便潛血持續陽性。多見於息肉樣和潰瘍樣早期胃癌,是由於癌腫侵蝕病竈表面或侵犯毛細血管,導致長期少量出血,也可見於病竈相對平坦的各種亞型早期胃癌。其特點是藥物治療不易控制。沒有胃病的老年人壹旦出現黑便,就要警惕胃癌的可能。如果大便呈柏油樣,大便潛血試驗持續陽性,特別是在壹般飲食控制或服用胃藥後仍不易止住時,是早期胃癌的重要癥狀之壹。因此,有此癥狀者應及時到有條件的醫院進行胃鏡檢查和上消化道X線鋇餐檢查,以明確診斷。 不明原因的嗜睡、乏力、精神萎靡也是壹組常見但缺乏特異性的胃癌信號,且呈進行性加重。有的繼發於消化不良癥狀,患者因進食後腹脹、噯氣而自動限制日常飲食,導致體重下降、倦怠乏力。此外,惡心和嘔吐還會導致營養物質進壹步流失,造成營養不良,加重嗜睡和乏力癥狀。當然,在進展期胃癌晚期,倦怠乏力的癥狀更為明顯。 此外,特別值得壹提的是,從病理上講,大多數胃癌是在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桿菌(HP)感染、殘胃炎、胃息肉、胃潰瘍等基礎上發生的。因此,有些患者有長期慢性胃病史,伴有上腹不適、消化不良等。在此基礎上,如果患者近期患上了慢性胃癌,就會出現胃腸道不適、消化不良等癥狀。在此基礎上,如果近期疼痛、上腹飽脹的性質發生改變或加重,疼痛節律改變與飲食有關,或服藥後不能緩解,或出現消瘦、乏力等癥狀,患者就要提高警惕,防止胃癌的發生。 出現消瘦、乏力的胃癌患者多為胃癌晚期,且多有局部或遠處轉移,常伴有貧血。 各種原因均可引起嘔吐,如常見的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或潰瘍後瘢痕狹窄、反流性食管炎、賁門潰瘍等。涉及幽門的賁門癌或胃癌常可引起嘔吐,嘔吐物包括腐爛食物、胃液甚至咖啡樣血性液體。嘔吐壹般是晚期胃癌的臨床表現,常伴有體重減輕。 左鎖骨上淋巴結無痛、質硬、固定,是胃癌比較特異的表現,多為進展期胃癌向腹腔及其他臟器轉移的表現。 壹旦發現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應立即做淋巴結活檢或細胞學穿刺,並做胃鏡檢查,多塊、多方位取胃癌病竈活檢做病理檢查,必要時輔以胃鋇餐X線攝片,可第壹時間明確診斷。 50歲以上的男性胃病患者,如果近期上腹痛反復發作,但時好時壞,應提高警惕,及早進行相關專項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