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險有很多種,如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等。不同的險種有不同的報銷比例。天津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壹個年度內,學生兒童654.38+0.8萬元以下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在壹級甲等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報銷比例為65%;二級醫院,起征點300元,報銷比例60%;三級醫院,門檻500元,報銷比例55%。壹個年度內,成年居民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按以下標準報銷: (壹)按籌資標準560元進行支付,住院醫療費用在11000元以下的,報銷比例壹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5%,二級醫院60%,三級醫院55%。(二)按照350元的籌資標準,住院醫療費用不足9萬元的,報銷比例為壹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0%,二級醫院55%,三級醫院50%。(三)按照220元的籌資標準,7萬元以下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壹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55%,二級醫院為50%,三級醫院為45%。上述報銷標準中,壹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設最低支付標準,二級醫院最低支付標準為300元,三級醫院最低支付標準為500元。參保城鄉居民壹年內住院超過2次的,從第二次住院開始,不設起付標準。
法律客觀性:
醫保報銷比例是多少?這是壹個很復雜的問題,更何況醫保政策因地區不同有各種規定,甚至醫保藥品也有很多種。另外,門診報銷和住院報銷的比例總之,這個賬真的很難算。1.不同醫院不同醫保的報銷比例不壹樣。壹個人在醫院消費10000元,如果在壹級甲等醫院住院,那麽先扣500元;在二級醫院住院的,先減去1000元;在三級醫院住院的,先核減2000元;之後剔除“非醫保藥品費用”和“其他非醫保保障費用”,剩下的職工報80%,退休或失業,待業50%。註:醫保報銷只涵蓋甲類藥品,即醫保藥品,乙類藥品非醫保,不能報銷。2.在職職工住院醫療保險報銷比例住院治療,乙類費用除自費部分和自付10%外,超過住院醫療保險起付線費用的部分享受統籌支付比例。不同級別的醫院門檻收費不同,享受統籌支付的比例也不同。職工醫保比例80%以上(武漢82%/84%/87%),居民醫保比例70%左右(武漢80%/65%/50%)。從這個角度來說,自費醫保住院比例就不好說了。自費部分全部自費,門檻費全部自費。二類費用先按65,438+00%支付,再和壹類費用壹起按20%支付。很復雜!事實上,計算機系統會自動計算。醫保住院,出示醫保卡,讀卡進入醫保系統,交押金(壹般是門檻費),費用錄入系統。系統自動將其分類為自費、A類、B類等。B類先交65,438+00%,然後進入基本醫療。根據年住院人次(超過1起付線費用減半)、醫院級別(起付線費用不同,計算公式如下:醫療費用合計9000元的,報銷公式為[9000-500(自付線)-自費藥品]*80%。如果自費藥占比較大的話,沒有多少金額可以報銷。3.退休人員補充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家住北京市石景山區的張女士反映,2000年退休後,因為慢性病,每個月都要去醫院看病開處方。以前報銷比例壹直是88%左右(70歲以下退休人員,大額醫療費用70%由互助基金支付,剩下30%的60%可以由補充醫療保險報銷,這個比例是88%)。但是現在說社保卡(也就是醫保卡)裏的補充醫療保險比例是50%,所以只能報銷85%。她想知道社保卡是否調整了醫療報銷比例。社保局工作人員回復,社保卡沒有調整任何醫療報銷比例。根據2005年發布的《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條例》,70周歲以下退休人員的社會補充醫療保險為50%。如果張女士的補充醫療保險報銷比例為60%,應該是因為張女士原單位報銷的資金高於社會補充醫療保險。使用社保卡後,仍可按原單位提供的報銷比例報銷,即補充醫療保險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