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就是家庭的幸福,安全就是企業的生產力。要想安全常在,就請用認真的態度培養安全意識,為大家分享了安全知識手抄報,壹起來看看吧!
安全知識手抄報圖片1
安全知識手抄報圖片2
安全知識手抄報圖片3
安全知識手抄報圖片4
安全知識手抄報圖片5
安全知識手抄報圖片6
安全知識手抄報圖片7
安全知識手抄報圖片8
在生活中應註意的安全
壹、液化氣鋼瓶置於竈臺下壁櫥內。液化氣鋼瓶由於質量、使用時間以及管路閥門的開啟連接等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漏氣或慢性漏氣。而液化石油氣成分大多為碳三碳四,即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且比空氣重,放在壁櫥內空氣不流通,很容易積聚沈澱在地面,壹旦遇明火極易造成燃燒爆炸事故。經計算,當房間裏泄漏出的煤氣、液化氣和空氣混合達到4.5%~35.8%時,遇到火種就會產生爆炸燃燒。因此,液化石油氣鋼瓶應置於遠離竈臺、空氣流通又便於人們操作和觀察的地方。
二、電線不穿管預埋。人們在裝修過程中,為了追求裝修的美觀,往往將電線不經穿管保護而直接預埋於墻體中。而壹些從未經過電工培訓的人員,安裝電器線路時不管怎樣的接線方式安全、線徑多少、負荷多少、怎樣分區供電等,就直接將電器線路埋於墻體。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家用電器的增多,壹旦線路故障或損壞,妳想要維修整改也找不著門路,輕者造成短路影響家用電器安全,重者則會引起火災。
三、家用電器不拔插頭。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家用電器也越來越多樣化、智能化,遙控器壹拿,輕輕壹按,開關自如。殊不知,家用電器在設計時,有些電源開關設計在電源變壓器的副邊,當妳使用遙控器關閉電視機等時,變壓器原邊仍在通電,雖然它通過的`電流很小,但長時間通電,電流會使電源變壓器繼續升溫,電源變壓器的線圈和絕緣性就會因短路或炭化而起火,或者“吸引”雷電的侵入,引起電視機等家用電器短路過載而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因此,在使用完家用電器之後,還是應該切斷電源,以防萬壹。
四、陽臺作倉庫。家庭總有壹些不肯舍棄的雜物和日常需要使用的物品。因此,儲藏室和陽臺也就成了有些家庭的雜物倉庫,有的甚至把油漆、車用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都放在陽臺上,使陽臺成了火險叢生之地。夏季陽光的直射以及小孩玩火等因素,都可能造成陽臺火災。同時,現代家庭幾乎都裝有防盜門窗等設施,壹旦發生火災,萬壹門窗等逃生通道受阻,陽臺就成了最好的避難之地,因此,不應將陽臺作為雜物倉庫。
五、樓道作停車地。雖然現在壹些城市新建的大樓都建有停車場地,但依然還有壹些居民圖方便,經常將自行車等停在樓梯或低層樓道上。壹些老樓這種情況尤其突出,甚至影響人們的正常行走。萬壹有火災等突發事件時,通道的阻塞便可能致人死亡。
地鐵遇火災逃生法
地鐵已成為各大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之壹,客流量大,人員集中,壹旦發生火災,後果十分嚴重。由於地鐵本身獨有的特點,壹旦起火,容易造成火勢蔓延擴大和有毒濃煙的產生,不僅威脅到乘客的生命安全,更給疏散和救援工作造成較大困難;同時,由於地鐵內空間過大,大火報警和自動噴淋等消防設施配置不完善,並且壹旦起火,地下電源可能會自動被切斷,通風空調系統失效,失去了通風排煙作用。
發現火情後,應首先報警,然後尋找附近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力求把初起之火控制在最小範圍內,並采取壹切可能的措施將其撲滅。如初期火災撲救失敗,應及時關閉車廂門,防止火勢蔓延,贏得逃生時間。
逃生時,應采取低姿勢前進(但不可匍匐前進,以免貽誤逃生時機),不要做深呼吸,可能的情況下用濕衣服或毛巾捂住口和鼻子,防止煙霧進入呼吸道;同時要註意選擇好逃生路線,如果發生火災,地鐵裏會有壹個排風裝置、送風裝置,這個時候乘客要沖著風來的方向走,也就是說要頂著風走,迎面而來的是風而不是濃煙,有助於大家逃生。
在逃生過程中要堅決聽從地鐵工作人員的指揮和引導疏散,決不能盲目亂躥,已逃離地下建築的人員不得再返回地下,萬壹疏散通道被大火阻斷,應盡量想辦法延長生存時間,等待消防隊員前來救援。
小學生出遊活動有關安全註意事項
1、註意學生形象,佩帶好紅領巾、穿好校服。
2、壹切行動聽指揮,不得私自隨意活動,參觀時要做到文明有序。
3、各班集合時排兩路縱隊,行走時排壹路縱隊。在行走時不準交頭接耳,兩位同學並排走,要註意交通安全。
4、不得在活動的區域內追逐打鬧,不得超越活動的範圍爬高或走遠.
5、各班要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幹個小組,並選出小組長負責點名和本小組的活動。
6、不準私自離開集體,獨自活動,有事離開要跟帶隊老師打招呼,經同意後方可離開。
7、每位學生要自帶午餐及其它食品,要合理安排飲食,不能出現先吃完後再說的現象。
8、班主任和帶隊老師要隨時點名,查看學生去向。
9、不把食物的果殼、外包裝袋隨地亂扔,自己準備好垃圾袋,要註意環境保護。
10、全校師生於當天早上8:00分準時在操場集合,不準遲到。
11、乘車時不要將頭和手、胳膊伸出車窗外,以免被對面來車和樹枝等刮傷,也不要向車窗外亂扔雜物。
12、上下車要按先後順序,在車內不要擁擠,盡量找座位坐好,不允許在車內隨意走動,以免急剎車時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