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福建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福建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順應時代潮流應運而生,於2005年5月在原福建醫學院的基礎上正式組建,是壹所全日制公辦高等職業院校。建校以來,已為衛生行業培養了3萬多名專門人才,許多畢業生已成為生物醫藥行業的精英骨幹,享有較高的社會聲譽。
學校位於福州市閩江之濱,現有洪山橋、銅盤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190多畝;新校區占地306畝,位於福州市晉安區五四北,毗鄰福州國家森林公園、北高峰和鼓嶺風景區,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生活配套設施齊全。
近年來,學校緊扣 "健康中國 "戰略和福建省補齊民生短板的部署,重點建設健康食品、生物醫藥、康復養護、醫學技術、健康管理五大專業群,在服務全省健康養老產業發展中發揮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學校設有藥學系、食品與生物工程系、康復保健系、工商管理系等四個系,開設藥品質量與安全、藥品經營與管理、健康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老年保健與管理、社區康復、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化妝品經營與管理、康復治療技術、中醫康復技術、中醫養生保健、醫療器械維修與管理、食品生物技術、藥品經營與管理、醫療器械維修與管理等專業。和管理、食品生物技術、醫藥生物技術、食品質量與安全、食品營養與檢測、生物制品檢驗檢疫技術、藥品生產技術、食品生物技術、保健品開發與管理、藥品質量與安全、藥學、中藥學等 23 個急需緊缺專業、其中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 2 個,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1 個,省級示範專業 2 個;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 2 個,國家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 1 個,省級示範專業 2 個,省級專業群 1 個,省級雙元制試點專業 3 個,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 2 個。各類在校生5000余人。
學校入選全國首批100個 "現代學徒制 "試點單位、福建省首批 "二元制 "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專業,獲批省級示範專業2個、省級示範性生產性實訓基地1個、省級特色專業群1個。1個省級特色專業群;主編食品藥品類國家 "十三五 "規劃教材16部;主持制定國家《藥品服務與管理》專業教學標準和《食品檢驗工》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主持制定了 "藥品服務與管理 "和 "食品檢驗工 "國家職業教學標準,並通過教育部驗收;主持教育部專業教學資源庫 "中藥調劑技術 "課程建設;擔任全國食品藥品行業指導委員會技能競賽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組織了2次全國食品藥品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承辦了7次省級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省級教學成果獎壹等獎1項、二等獎3項。壹等獎1項,二等獎3項;參加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壹等獎13人次,二等獎8人次,三等獎19人次;參加全國行業技能大賽獲二等獎2人次,三等獎5人次;參加國賽獲壹等獎1人次,二等獎3人次,三等獎3人次,今年實現了國賽團體壹等獎的歷史性突破。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258人,其中,專任教師168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81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8.21%,"雙師型 "專任教師53人,占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專任教師總數的43.44%。45歲以下專任青年教師125人,具有研究生學歷或碩士以上學位的102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1%。102人,占81.60%。學校長期從行業、企事業單位聘請生物、醫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等專業人才擔任客座教授和兼職教師,其中校外專兼職教師88人,客座教授、研究員30人,形成了壹支作風優良、業務精湛、結構合理、適應高職教育的專業教師隊伍。
學校教學實驗、實訓設施齊全,建成了校內外復合驗證型、仿真型、生產科研型的實驗、實訓體系。設有保健食品、藥品與食品檢測、中藥鑒定、電化學、微生物發酵等滿足實驗教學需要的專業課程實驗室46個;建有藥品生產GMP教學實驗廠房、中藥炮制實驗廠房、中藥標本館、中藥材園、生物制藥實訓中心(省財政支持項目)、醫藥商店和分布在全省各地的10個省市藥檢所、武夷山齊雲峰自然博物館實訓基地和南武夷藥博園生產性實訓基地,與170多家生物醫藥、保健食品企事業單位開展校企合作。南武夷藥博園生產性實訓基地已建設成為國家級星創天地、科技專家創業基地、福建省首批健康旅遊示範基地。
學校現有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2個、省級生產性實訓基地1個、省級精品專業和示範專業3個、省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科研平臺3個,是教育部首批現代師徒制試點單位、福建省首批 "二元制 "試點單位。先後入選教育部首批現代師徒制試點單位、福建省首批 "雙元制 "人才培養改革試點項目、國家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標準研制與專業人才培養基地。制定了《衛生事業發展與管理》國家級教學標準,主編教材、專著10余部(全國高等學校 "十壹五 "規劃教材1部),參編全國醫藥職業教育藥學類規劃教材26部、校本教材23部(其中全國優秀教材3部)。開設 "創新班"、"訂單班 "和企業冠名班,不斷推進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改革。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率連續多年位居高職專業前列。
學校建有院士專家工作站、福建省生物醫藥產品技術中試與分析測試公共**** 服務平臺(全省高職院校唯壹的省級科研平臺)、福建省健康養老、健康食品2個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福建省海洋生物產品應用技術工程中心平臺(高校科研創新平臺)和 "健康養老產業福建省高校應用技術工程中心平臺"。"健康養老產業福建省高校應用文理研究中心"。獲批建設福建省健康產業研究院、福建省生物醫藥產品分析測試中心、福建省生物醫藥技術中試基地、福建省中藥材研究所、福建省健康養老產業研究中心等。依托學校技術團隊的力量,聯合省內科研院所和企業,大力推進產學研緊密結合、科技成果轉化、健康產品分析檢測、健康產品管理推廣、技術培訓等工作,努力打造我省健康產業技術與服務發展的公共**** 平臺。其中,校企共建的***食品藥品聯合檢測中心通過福建省檢驗檢測機構實驗室資質認定(CMA)評審,獲得第三方檢驗檢測服務資質,目前獲得授權檢測項目7大類77項。近年來,先後承擔國家和福建省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及地市級(廳局級)科技項目231項,其中省級項目12項,廳局級項目109項,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咨詢服務、成果轉化數十項。
學校堅持 "壹體兩翼 "發展戰略,不斷拓展開放辦學的廣度和深度。與福建工貿學校、福建建設學校、福建商業學校等7所中職學校聯合舉辦 "3+2 "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與福建中醫藥大學、福建農林大學、沈陽藥科大學等本科院校聯合舉辦成人本科教育和自考助學班;引進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優質的教學資源,與臺灣中州科技大學合作辦學,不斷拓展開放教育的廣度和深度。引進國外先進教育理念和優質教學資源,先後與臺灣中州科技大學、臺灣迦南藥科大學、元培醫科大學、愛因斯坦醫學院等6所海外高校合作。愛因斯坦學校等6所海外院校簽訂合作協議,開展師資交流,互派學生赴臺學習;加強行業交流,參與發起成立全國醫藥職業教育聯盟,參與制定全國食品藥品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 "十三五 "規劃,是全省唯壹壹家與全國衛標委合作的單位。.建立覆蓋全省9個地市的成人教學網點;全省高校首家紅十字現場救護培訓中心教學點;面向校內外,大力推進公共****、營養師、心理咨詢師、康復治療師、健康管理師等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學校職業技能鑒定站連續10年被評為福建省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優秀單位;組建師資隊伍,推進執業藥師考前培訓、GSP和GMP認證師培訓等。,初步構建了普通教育與繼續教育相銜接、各類職業技能培訓相滲透、初高中與本科教育相貫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2018年8月,學校隆重召開黨代會,明確了建設省內有地位、國內有影響、辦學有特色高職院校的奮鬥目標和 "三步走 "戰略安排,擬定了 "三大目標""四個突破""四個突破""六項任務 "和黨建 "七項要求 "的工作部署,為學校今後壹個時期特別是今後五年的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大雁高飛,頭雁領航。學校有壹個堅強有力、團結務實的領導班子,他們以高超的治校能力、先進的辦學理念和務實的創業作風,團結帶領全校師生員工,全力推進 "互聯網+大健康"(教育、科技、產業、文化)工程建設,朝著建設省內有地位、國內有影響、辦學有特色的高職院校奮發進取、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