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化學怎樣制漿?

化學怎樣制漿?

木材經化學處理使纖維解離並漂白制成紙漿的過程。

化學制漿主要工序和方法

制漿包括備料、蒸煮、洗滌篩選、漂白等4個工序。為了制得適於不同性質和強度要求的紙漿,需要除去紙漿中雜質的程度也不同。化學漿以脫木質素為手段達到制漿和漂白的目的。

蒸煮

根據藥液pH值的不同,可分為堿法(硫酸鹽法、燒堿法、堿性亞硫酸鹽法)、中性鹽法和酸法(酸性亞硫酸鈉法、亞硫酸氫鹽法)。其中,硫酸鹽法是制漿的主要方法,其次是酸性亞硫酸鹽法。

硫酸鹽法制漿

以氫氧化鈉和硫化鈉作蒸煮藥劑的制漿方法。在堿回收過程中可用廉價的硫酸鈉作為補充藥劑。硫酸鹽法的優點是:對原料的適應性強,紙漿強度比亞硫酸鹽法高,可用來制造各種強韌紙和紙板及薄型紙;蒸煮周期短,藥品回收率高,廢液回收技術成熟。缺點是紙漿色深暗,難漂白,不透明性差,紙漿得率低。制漿過程如下:

影響蒸煮過程的參數包括木材品種、木片規格和質量、活性堿用量、藥液濃度、硫化度、溫度和蒸煮時間。這些參數之間相互影響,互相制約。

硫酸鹽法適用於各種針、闊葉樹材和竹材。針葉樹材木質素含量高,木材結構較緊密;硬闊葉樹材比重較大,其蒸煮條件和蒸煮結果差別很大。蒸煮用活性堿量隨材種及紙漿用途而異。壹般闊葉樹材制化學漿用堿量為13~20%(以氧化鈉計),針葉樹材為18~28%。活性堿系指藥液中的氫氧化鈉和硫化鈉,通常皆折合成氧化鈉計。蒸煮用藥液的活性堿濃度(克/升)是決定蒸煮速度的重要因素。用堿量壹定時,藥液濃度受液比控制。液比應根據蒸煮方式、原料種類、紙漿的質量要求和蒸汽質量而定,壹般為1∶3~4。

硫化鈉可以加速木質素結構單元間醚鍵的斷裂,加快其溶出速度,縮短蒸煮時間,提高紙漿得率和紙漿質量。蒸煮液中硫化鈉含量(占活性堿的百分數)以硫化度表示。

(以Na2O計)

壹般針葉樹材硫化度為25%左右,闊葉樹材為20%左右。

提高蒸煮溫度可以加快蒸煮速度,縮短蒸煮周期,在其他蒸煮條件相同時,蒸煮溫度越高,蒸煮速度越快,但溫度過高則使紙漿得率降低,紙漿強度下降。木材蒸煮溫度壹般在170℃左右。蒸煮時間由升溫時間和保溫時間構成。升溫時間長短與藥液滲透有關,壹般為1.5~2.5小時。在最高溫度下的保溫時間,與原料種類、用堿量、硫化度、堿濃度、蒸煮最高溫度及紙漿種類有關。蒸煮溫度與時間可用參數——H-因子來表示。H-因子是蒸煮相對反應速度常數對蒸煮時間的積分面積。其他蒸煮條件相同時,只要H-因子相同,則可得到相同木質素含量和得率的紙漿。蒸煮中常用H-因子來控制蒸煮終點。

蒸煮後的漿料,經黑液提取設備(常用真空洗漿系統)提取黑液。然後在多效真空蒸發器及直接蒸發器中將黑液蒸發至濃度為50~60%。濃縮黑液與芒硝混合,噴射至堿回收爐中燃燒,芒硝被還原為硫化鈉。熔融物由爐底流出,其成分為碳酸鈉和硫化鈉,溶於水中稱為綠液。堿回收爐燃燒產生的熱量,由蒸汽鍋爐回收。澄清後的綠液用石灰乳苛化,將碳酸鈉轉變為氫氧化鈉,將生成的碳酸鈣(白泥)沈澱後則得到白液(氫氧化鈉和硫化鈉),用於蒸煮。

亞硫酸鹽法制漿

以亞硫酸氫鹽和亞硫酸作蒸煮藥劑的制漿方法。根據蒸煮液pH值不同,可分為酸性亞硫酸鹽法、亞硫酸氫鹽法、中性亞硫酸鹽法和堿性亞硫酸鹽法。狹義的亞硫酸鹽法是指酸性亞硫酸鹽法。

酸性亞硫酸鹽法制得的紙漿色淺,易漂白,漿得率較高。針葉樹材亞硫酸廢液可以制造酒精、酵母、香蘭素及其他粘合劑、水泥減水劑、石油鉆井用泥漿減粘劑等。但對原料的適應性差,蒸煮時間長,需要耐酸設備;廢液回收困難,汙染問題不易解決。此法逐漸被硫酸鹽法取代。采用可溶性鹽基(如鎂、銨、鈉等)代替鈣基解決廢液回收問題;采用多級蒸煮以擴大原料品種的使用範圍。酸性亞硫酸鹽法制漿過程如下:

用亞硫酸與亞硫酸氫鹽組成蒸煮液。其組成以總二氧化硫和化合二氧化硫及遊離二氧化硫表示。藥液向木片內部滲透,是亞硫酸鹽蒸煮的重要過程,滲透溫度為110℃左右。藥液滲透不足,木片在蒸煮溫度下將造成“黑煮”。影響蒸煮過程的因素,除藥液浸透外,還有蒸煮溫度、蒸煮液的濃度與組成、pH值、蒸煮劑鹽基種類、蒸煮時間等。木材酸性亞硫酸鹽蒸煮溫度為140~150℃。

堿性亞硫酸鹽法制漿

壹種新的制漿法。蒸煮藥劑用NaOH和Na2SO3,藥液pH值為10~13。此法具有對原料適應性強、紙漿得率高、漂白性能好、未漂漿色淺、紙張強度好等優點。

用堿性亞硫酸鹽法蒸煮松木時,總藥品用量為17~21%(以Na2O計),亞硫酸化度80%(計算方法類同於硫酸鹽法中硫化度的計算),蒸煮溫度為175℃,蒸煮時間180分鐘。在相同脫木質素率情況下紙漿得率比硫酸鹽法高6~12%,打漿性能好,可節約打漿能耗50~70%。紙漿強度除撕裂度較硫酸鹽漿稍低外,其他強度均與硫酸鹽漿相似。該法的主要缺點是廢液回收比較困難。

紙漿漂白

紙漿顏色主要是由於漿中有木質素存在。漂白過程主要是除去漿中的有色物質,消除其發色基團。漂白方法分兩類:①以氧化性漂白劑破壞紙漿中的殘余木質素,達到提高紙漿白度的目的,稱脫木質素漂白,多用於化學漿;②以藥劑改變有色物質發色基團的結構,使其脫色,稱為保留木質素漂白,多用於高得率漿。

化學木漿的漂白采用多段漂白法,優點是漂白劑的消耗量少,白度高,對纖維強度的損傷小。最簡單的多段漂白由氯化(C)、堿處理(E)、次氯酸鹽漂白(H)等3段組成。隨著漂白技術的發展,新漂白劑的出現,如,二氧化氯(D),過氧化氫(P),漂白段數有的已達到7~8段,其中包括多次氯化與堿處理,以及多種漂白劑的使用,如C—E—H—D—E—D等,使紙漿具有較高的穩定白度(90°以上)。紙漿氯化的目的是脫除漿中的殘余木質素,為後階段的漂白打下基礎。漿料在漿氯混合器中直接與氯氣混合,進行反應。硫酸鹽紙漿,氯化耗氯量約為總耗氯量的60~70%,漿濃度為3%,在常溫下反應時間1小時,最終pH值為2。氯化後的木質素,壹部分溶於氯化階段的水中,壹部分則需溶於堿介質中。因此,氯化以後需設堿處理階段。堿處理時紙漿濃度為10%,pH值在9~10以上,溫度為60~70℃,時間約1~2小時。紙漿漂白使用的漂白劑有次氯酸鹽和二氧化氯。①次氯酸鹽:是最早使用的漂白劑。利用次氯酸鹽的氧化作用,除去紙漿中的木質素和有色物質。漂白過程中,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同時受到氧化作用,使紙漿的物理強度下降,並使紙漿返色。通過對pH值、溫度、漿濃度、用氯量的控制,達到提高紙漿白度並盡量減少纖維素損傷的目的。提高漂白溫度可以加快漂白過程,但會增加纖維素的氧化破壞,因此漂白溫度不宜超過40℃。pH值是影響漂白過程的最重要因素,漂液的pH值不同,其組成與性質也不同,pH值9以上時,漂白劑以次氯酸鹽為主;pH值4以下時,以氯為主;pH值4~6.5時,以次氯酸為主。不同的漂白液組成有不同的氧化電勢,其中以次氯酸的氧化電勢為最高,因此在pH 5~7範圍內漂白時,纖維素受到降解破壞最嚴重,紙漿得率和強度下降,而且漂白漿易返黃。在堿性條件下漂白時,氧化電勢最小,對纖維素損傷最少。漂白時宜用堿調節pH值,使其漂白終點控制在8.0~8.5。pH值過高,漂白速度減慢,但白度較穩定。②二氧化氯:是壹種優良的紙漿漂劑。其水溶液是壹種強氧化劑,與木質素的選擇性反應能力強,使纖維和半纖維素破壞較少。特別在酸性介質中,二氧化氯幾乎不與碳水化合物反應。二氧化氯漂白可在不降低或少降低纖維強度和得率條件下,使紙漿獲得高白度。二氧化氯漂白條件為:pH值3.5~6.0,溫度為60~80℃。在紙漿氯化階段加入少量二氧化氯,可以提高氯化效果,減少氯化廢水中毒性有機氯含量。

化學制漿技術改進

由於化學制漿主要技術問題,壹是提高紙漿得率以節約木材,二是研究無汙染或少汙染的制漿方法。為此開發了改良硫酸鹽法的技術,主要是:①在硫酸鹽蒸煮液中添加0.03~0.1%(對絕幹木材)蒽醌,可提高紙漿得率2%左右,並降低用堿量或縮短蒸煮時間。此法已在硫酸鹽漿廠普遍推廣。目前正在研究用蒽醌代替全部硫化鈉(即燒堿—蒽醌法),以減輕和消除硫酸鹽漿廠排出惡臭氣體對大氣的汙染。②用多硫化鈉蒸煮,減少碳水化合物在堿蒸煮時的剝皮反應,提高堿法蒸煮漿的得率。該法壹般可使針葉樹材漿得率比硫酸鹽法提高8%,闊葉樹材提高3%。由於多硫化鈉的腐蝕性及臭氣問題,尚未大量推廣使用。③氣相蒸煮。辦法是先使木片在0.0196~0.196兆帕壓力下汽蒸3~6分鐘,然後在蒸煮藥液中充分滲透,再在氣相條件下,在160~170℃蒸煮20~40分鐘。其特點是堿消耗量少,漿料易漂白、易打漿,紙漿得率比普通硫酸鹽法稍高,漿的質量也較好。④為了降低漂白廢水中毒性有機氯含量,20世紀70年代後期提出了改良硫酸鹽法(深度脫木質素法)。采用兩段蒸煮的方式,第壹段送入的堿液濃度較常規法低,第二段用蒸煮液較常規堿濃度高,硫化鈉主要在第壹段蒸煮液中送入。這種方法可在保持纖維粘度的條件下,使紙漿卡伯值由常規法的30~32降至25,從而使漂白用氯量及漂白廢水中的有機氯含量降低20%。此法已在工業中推廣使用。此外,80年代以來節能蒸煮法也在工業中推廣,該法系用紙漿洗滌水將蒸煮後鍋內的熱黑液置換出並回收利用,可以節約蒸煮用汽60~65%,並縮短蒸煮時間,提高紙漿強度。

采用可溶性鹽基和多級蒸煮技術,可以擴大亞硫酸鹽蒸煮對原料的適應範圍和減輕汙染。亞硫酸的銨、鈉、鎂鹽比傳統的鈣鹽溶解度高,根據紙種的要求,選定藥液的pH值以控制紙漿中的半纖維素含量,改善紙漿的物理、化學性能。並可采用鹽基回收技術,以減輕對環境的汙染。世界各國采用銨鹽基酸性亞硫酸鹽法蒸煮木漿較多。此法對原料的適應性強,紙漿得率高,廢液可以直接用作農肥。亞硫酸鹽法多級蒸煮可以提高紙漿得率,已工業化的有斯托拉(Stora)法和西沃拉(Sivola)法。

紙漿漂白技術向少汙染、高白度、高強度及高得率漿漂白技術方向發展。如采用無氯漂劑(氧氣、過氧化氫、臭氧等)以減少汙染,以氧氣漂白為主的無氯漂白技術已被廣泛采用。氧漂作為漂白階段以代替氯化階段,可以消除有毒的氯化廢水,或在常規的堿處理段通入氧氣,以提高堿處理段的脫除木質素的能力。現代的兩段制漿方法,把氧脫木質素作為制漿過程的壹個階段,以提高紙漿得率。即用堿蒸煮方法制出木質素含量的較高的漿料(卡伯值為30~50),用氧脫木質素至卡伯值10~12。由於氧漂的選擇性脫木質素能力較堿蒸煮強,故可使漿得率提高5%左右,氧漂後的漿料再用二氧化氯漂白,可使白度達到85度以上。此法特別適用於闊葉樹材制漿。

黃希壩(1921~ )

中國現代林產化學工業專家、林業教育家。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縣人,生於1921年11月2日。1944年畢業於廣西大學化學系。1945年任廣西工業試驗所技士。1946年赴美國華盛頓大學化工系、林產系學習,1949年獲科學碩士學位,後留該校工作,繼而在普吉生紙漿與木材公司任化學師。1951年回國。歷任武漢大學、華中農學院、南京林學院(現稱南京林業大學)副教授、教授;1959~1984年兼南京林學院林產化學工程系副主任、主任。還擔任過中國林學會第四屆理事,中國林產化學化工學會第壹、二屆副理事長,江蘇省輕工協會第壹屆副理事長和日用化學學會理事長,全國林產化工教材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壹、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黃希壩在南京林學院任教期間曾進行多項科學研究,其中《油茶殼水解制糠醛的研究》獲江蘇省1978年科學大會獎,《馬來松香的研制及其用作造紙施膠劑》與《馬來酸松香的研制與應用》獲國家科學進步三等獎,《除草劑鎮草寧中試》1984年獲林業部科技成果壹等獎。發表林產化學工業論文20余篇,並主譯《樹木提煉物工藝學》,主編《植物水解工藝學》、《英漢化學化工詞匯補編(林產化學部分)》。

活化爐

見活性炭。

  • 上一篇:如何確定實驗室微生物的安全等級?
  • 下一篇:Ps端午節海報制作教程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