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學學校概況
江蘇大學是2001年8月28日由原江蘇理工大學、鎮江醫學院和鎮江師範專科學校合並組建的壹所綜合性大學。學校座落在江南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鎮江市,占地面積近3000畝。
原江蘇理工大學是壹所具有百年辦學歷史的名校,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首批獲得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壹,理工特色明顯,綜合實力居國內高校“百強”之列;原鎮江醫學院在臨床醫學和醫學檢驗方面具有較大優勢,是壹所充滿生機的新興醫學本科院校;原鎮江師範專科學校文理實力較強,是“精品式”的示範性專科學校。
江蘇大學學科齊全,涵蓋工學、理學、醫學、文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歷史學、教育學等9大門類。學校有機械工程學院、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電氣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通信工程學院、生物與環境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醫學院、醫學技術學院、藥學院、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冶金學院、應用科學技術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教師教育學院、京江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等學院。學校有機械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農業工程、管理科學工程等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機械工程等5個博士學位授權壹級學科,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等25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60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5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和MBA授權點,學校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6個省級重點學科,4個省級工程中心,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學校有68個本科專業。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4410人,其中教授及其他正高職人員200余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職人員700余人。
學校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6320人,博士研究生380人,碩士研究生2284人。
學校始終堅持教學工作的中心地位,把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高質量人才作為根本目標:先後實行了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學分制、有利於復合型人才培養的主輔修制、有利於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技能培養考核制、有利於尖子學生脫穎而出的優生優培制、有利於高層次人才選拔的碩士研究生保送制等等。近幾年來,我校學生多次在全國大學生英語、數學、物理、力學、計算機等統考以及“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取得好成績。
學校既高度重視基礎性、原創性的科學研究工作,又高度重視高新技術的研究以及科研成果的轉化。近幾年學校承接了壹大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863”高技術項目、科技攻關項目、國防基礎研究項目、博士點基金項目和江蘇省重點科研項目等高層次縱向科研課題;同時也面向國民經濟重大需求,承擔了壹大批國家“火炬”計劃項目、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重點產業化項目和廠礦企業委托的技術攻關項目等高層次橫向科研課題。學校有200余項科研成果獲國家、部、省級科技進步獎,100余項成果獲國家專利,學校躋身“中國專利江蘇十強院所”。
學校是中國教育科研網鎮江主節點,已建成了千兆校園網;學校圖書館有現代化的電子閱覽室和豐富的數字化文獻資源,館藏文獻總量280余萬冊,中外文期刊有數千種;學校的工程訓練中心全國壹流,學校的7家附屬醫院裝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
學校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先後與美國、日本、德國、奧地利、俄羅斯、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巴西、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聯系,與美國威斯康星—密爾瓦基大學、日本三重大學、俄羅斯國立頓河技術大學、泰國清邁大學、巴西巴拉那州立聯邦大學等學校簽定了長期合作協議。學校受聯合國工發組織和亞太經社委的委托,先後為34個國家培訓了壹大批高級農機管理和技術人才,學校長年擔負德國、韓國、日本等多國留學生的培養工作。學校與日本三重大學、泰國清邁大學***同創辦的“三國三校國際學術研討會”,至今已成為中、日、泰九所高校師生壹年壹度的科技交流盛會。
承百年傳統,創壹流大學。江蘇大學正朝著把學校建設成為壹所以工為特色、理工醫教結合、科技與人文交融、多學科協調發展,綜合實力處於全國同類院校前列並具有壹定國際知名度的研究教學型、高水平、開放式的綜合性大學的目標邁進.
揚州大學簡介
揚州大學是壹所辦學規模較大、學科門類齊全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教育部(原國家教委)進行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試點之壹,1992年5月經原國家教委和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由原揚州師範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揚州醫學院、江蘇水利工程專科學校、江蘇商業專科學校等6所省屬院校合並組建而成。
揚州大學是國務院批準的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現有1個壹級學科博士點、5個博士點、40個碩士點、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部、省級重點學科8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有69個科學研究機構,39個教學實驗中心(室),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4億元,圖書館藏書280多萬冊,固定資產總值5億多元。學校擁有1個全國職教師資培訓基地、4個省級教育培訓基地以及實驗工廠、實驗農牧場、實驗菜館、實驗食品廠、動物醫院、附屬中學、附屬小學等壹批教學、科研和實習基地,並有四所設備完善的臨床醫學院。學校主辦的《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自然科學版”、“高教研究版”“農業與生命科學版”以及《江蘇臨床醫學雜誌》、《揚州大學烹飪學報》等面向全國公開發行。校園計算機網絡與中國教育科研網聯通,在校內設立了中國圖書檢索壹級站。
揚州大學十分註重聯系經濟建設和生產實際開展各種類型的科學研究工作。目前承擔的各級各類科研項目達700多項,其中“863"、“973”、“九五”攻關等國家級項目65項、部省級項目144項,全校年科研經費2800多萬元。“九五”以來,學校取得了壹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有260多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學校非常重視科技開發與成果推廣,多渠道、多形式地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學校與響水等地建立的“產學研聯合體”,在深入農村推進“農科教三結合”和科技成果的轉化方面走出了壹條成功之路,受到李嵐清副總理的高度贊揚。
揚州大學畜牧獸醫學院為揚州大學新組建的14個二級學院之壹,學院現有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兩個系,8個二級學科;有動物科學、動物醫學、動物醫學(實驗動物)3個本科專業和畜牧獸醫、淡水漁業2個專科專業;有傳染病與預防獸醫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2個博士點;有獸醫學、預防獸醫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動物學、臨床獸醫學、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等6個碩士點30余個研究方向;有預防獸醫學、傳染病與預防獸醫學、禽病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等4個部、省級重點學科,其中傳染病學與預防獸醫學學科被教育部、國家科委(現為國家科技部)聯合表彰為"全國高校科技先進集體"。設有農業部畜禽傳染病重點開放實驗室,聯合組建了江蘇省生物工程省級重點實驗室;獸醫藥理與毒理實驗室被農業部確定為4個全國新獸藥特殊毒性試驗單位之壹。學院重視科研工作,近年來有80余項成果分獲國家、部、省、廳級獎勵,其中:58項成果分別獲國家、部省級大獎。現主持國家863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農業部重點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等課題110余項,在研項目總經費1500余萬元。特別是在動物基因工程、動物病毒分子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並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內外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建立了廣泛的業務聯系、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關系。
學院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科技開發與成果轉化協調發展,附設動物醫院、動物藥品廠、預混合飼料廠、蜂產品實驗廠、種禽場、江蘇省實驗動物種子供應站、畜禽生物制劑研究開發中心和和江蘇省轉基因動物制藥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學、科研和成果轉化基地。投資600余萬元建成了符合GMP級標準的生物制品中試車間。研制的小鵝瘟疫苗、馬立克氏病II價苗已獲得農業部新獸藥證書,並有多項成果在生產實踐應用中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揚州大學農學院前身為江蘇農學院,學院設有農學、植物保護、園藝、食品科學和農業經濟管理等5個系科,涉及4個學科門類、11個壹級學科、22個二級學科。其中有省級重點學科4個,校級重點學科2個;有農業部重點開放實驗室1個,江蘇省重點實驗室2個,研究與開發機構18個;有博士點、碩士點11個;有江蘇省成教特色專業1個。學院為中國作物學會栽培研究委員會和中國銀杏研究會的掛靠單位。學院堅持以教學、科研為中心,堅持“科學研究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方針,主動適應江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取得了教學、科研、科技開發推廣等方面的顯著成績,促進了學校各項事業的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該院在作物耕作栽培、遺傳育種、植物生理、植物保護、園藝、農產品加工、農業資源與環境、農業經濟管理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先後培育出水稻新品種6個、玉米新品種4個、大麥新品種4個、蔬菜新品種21個、果樹新品種2個,研制復配農藥新品種28個,創立江蘇糧經飼多元結構種植模式與輕型耕作栽培技術、作物葉齡模式、作物群體質量調控、水稻源庫調控、水稻節水栽培、水稻拋秧、小麥產量生理調控、稻田套播麥、偏遲熟水稻北移、玉米乳苗栽培等100余項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與大面積生產發展的重要成果。先後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12項(其中國家進步二等獎以上項目6項),省部委級科技成果獎110余項(其中省部委級科技進步壹、二等獎40余項)。目前,該院承擔研究與發展項目200多項,其中國家“863”高技術、“948”計劃、“973”計劃、國家攻關、國家農業跨越計劃、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項目30多項,省(部)級項目50多項。在作物遺傳工程、高新技術育種、精確農業新技術、作物優質調控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又獲得重要新進展。
學院辦學始終能堅持聯系我省農業生產實際,切實為農業發展服務。學院先後與響水、高郵兩個縣(市)結成對子,實行產學聯合,***同進行農業資源的綜合開發。在響水縣的老舍、六套地區和高郵市的司徒鄉建成了相對穩定的科技推廣校外基地。在這兩個基地上,學院先後與當地***同承擔並圓滿完成了江蘇省第壹、二、三期農業資源開發任務,目前正在進行第四期的開發工作。學院在形成響水、高郵兩個重點基地的基礎上,並加強了蘇中、蘇南地區基地的建設。以科技項目的開發與推廣為紐帶,與錫山、昆山、東臺、泰州、灌雲、灌南、洪澤、漣水等廣大地區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技推廣工作,與日本最大農藥企業石原產業株式會社、姜堰明珠米廠、揚子江制藥廠、高郵紅太陽集團、泰州紅旗良種場、鹽城麥芽廠、臨海農場、大中農場、方強農場等30多個大中型企業進行產、學、研合作發展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提高辦學效益,為地方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使農業面貌得到了改造,農業大幅度增產,農民素質不斷提高,農民收入持續增長。以響水基地為例,根據第三期農業資源綜合開發期結束時統計,實驗區農業總產值、糧食總產量和農民收入比開發前分別增長189.5%、71.3%和393.6%。實驗區連續榮獲江蘇省壹、二、三期農業科技開發壹等獎,被中央和省、市多家新聞單位報道,得到了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的高度贊揚和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