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少數民族有自己悠久的民間醫藥和醫療傳統,其中內容豐富的配制酒就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之壹,他們利用酒能 "行藥性、養容顏、延緩衰老 "的特點,將藥性融入酒中,以酒引藥,達到治病延年的目的。明朝初年,藥物學家蘭茂吸收少數民族豐富的醫藥文化,編著了壹部獨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藥物學專著《雲南本草》。在這部比李時珍《本草綱目》還要早壹個半世紀的巨著中,蘭茂深入探討了用酒入藥的相關原理和方法,記載了大量配制酒藥的秘方、秘方。
少數民族配制酒藥的方法多種多樣,內容豐富。有以根、塊配制的藥,如滇西的天麻酒。哀牢山地區的茯苓酒、滇南三七酒、滇西北冬蟲夏草酒等;有用植物果實配制的,如木瓜酒、桑葚酒、楊梅酒、橄欖酒等;有用植物桿莖配制的,如滇西天麻酒、滇西茯苓酒、滇南三七酒、滇西北冬蟲夏草酒等。有以植物桿莖入酒的,如人參酒、膠蘭酒、寄生草酒;有以動物骨、膽、蛋等入酒的,如虎骨酒、熊膽酒、雞蛋酒、雞白風酒;有以礦物質入酒的,如麥飯石酒。
少數民族酒的分類:
少數民族酒按功效可分為保健酒和藥酒兩大類。其中保健配制酒種類多、用途廣,占配制酒的絕大多數。
(1)山西竹葉青。中國配制酒以山西竹葉青最為著名。它產於山西省汾陽市,由杏花村汾酒集團旗下的汾酒集團生產。它以汾酒為原料,加入竹葉、當歸、檀香等芳香藥材,以及適量的白糖和冰糖,經浸泡而成。酒色金黃,微帶青綠,味微甜、清香,酒性溫和,適量飲用有較好的滋補作用;酒精度為 45 度,含糖量為 10%。
(2)其他配制酒。其他配制酒的種類很多,如在成品酒中加入中草藥制成的五加皮;加入名貴藥材的人參酒;加入動物原料的鹿茸酒和蛇酒;加入水果的楊梅酒和荔枝酒等等。
刺梨酒
貴州布依族釀制的刺梨酒馳名中外。刺梨酒的釀造方法是:每年秋季粳稻收獲後,采集刺梨果實,將其曬幹。然後用糯米釀酒,酒放在大壇中,再將刺梨放入壇中浸泡。壹個月後(浸泡時間越長越好),酒就釀好了。酒呈黃色,清香可口,度數在十二度左右,不易醉。
楊林肥酒
楊林肥酒是馳名中外的傳統配制酒,因產地而得名。楊林鎮位於雲南省嵩明縣楊林湖中部,早在明朝初年就已商賈雲集,工商繁榮,釀酒業尤為發達,每年秋收結束,楊林湖畔,玉龍河畔、百竈千村釀酒,呈現出壹派 "農歌早稻香"、"太平村酒母狗 "的傳統釀造技藝和豐富的 傳統釀造技藝和豐富的藥理知識是楊林肥酒成功的堅實基礎。清朝末年,楊林釀酒的主人陳鼎成立了 "玉寶號"釀造作坊,借鑒蘭茂《滇南本草》的十八方釀造工藝,以自釀純糧小曲酒為基酒,浸泡人參、大棗、陳皮、圓肉、大棗等十余種中草藥,同時加入適量蜂蜜、蔗糖、豌豆尖、青竹葉等精心準備工作。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清光緒六年(公元 1880 年),壹種色如碧玉,清亮透明,藥香、酒香融為壹體的配制酒推向市場。此酒醇厚甘甜,回味雋永,具有健脾開胃、調和臟腑、養血健身之功效,創始人陳鼎將其命名為 "楊林肥酒"。
彜族雞蛋酒
逢年過節,賓客臨門,彜族雞蛋酒是壹種具有濃郁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保健配制酒。彜族雞蛋酒的制作方法如下:
a.準備原料:40O-45 "純糧白酒、生姜、草果、花椒、雞蛋、白糖等。各原料的配比如下:如要釀酒,需按其他原料的配比來釀酒。各種原料的使用比例是:如果制作10公斤雞蛋酒,用生姜1公兩、花椒0.15公兩、白糖3公斤、雞蛋5個。
b、煮酒。先將螞蚱放入火中二次烤熟,搗爛,生姜洗凈,去皮,搗扁。將準備好的水果、生姜和白酒同時放入鍋中,溫火將酒燒開,加入白糖;白糖完全融化後,撤去鍋底的火,但要保持余溫;撈出生姜和水果快速碾碎,將其與雞蛋調勻,排成細線慢慢註入酒鍋中,同時快速攪動酒液,最後撒上胡椒粉即可食用。
正宗的彜家雞蛋酒規矩著喝,上碗時溫度上不去,清香撲鼻,雞蛋如絲,蛋清潔白如綢,蛋黃金黃可人賞心悅目,入口回味無窮,飲後神清氣爽,驅風祛濕。節日期間,壹碗熱氣騰騰的雞蛋酒烘托著祥和與溫馨;客人上門,壹碗香噴噴的雞蛋酒顯示著彜族人民的真誠與熱情。
泡酒
貴州苗族的泡酒又稱 "刺梨酒"。與壹般配制酒不同的是,泡酒所用的酒基不是蒸餾酒,而是連渣帶汁的水酒即發酵酒。其制作方法是:先用糯米釀成糯米酒,再將刺梨果實曬幹裝入布袋,置於酒壇中固定浸泡。下窖 3 個月後,取出刺梨渣,即成。泡出的酒色澤琥珀,口感清香,有助消化、健胃、補血等功效。
松齡酒
松齡酒是滿族人的傳統飲品,制作方法十分獨特:在山上找壹棵古松,砍去它的樹根,將白酒裝在陶制酒甕中,埋在它的下面,壹年多後挖出。據說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將古松的精液吸入酒中。松齡酒的顏色呈琥珀色,有明目清心的功效。
歷史
概述
根據國家最新的飲料酒分類系統,藥酒和滋補酒屬於配制酒。因此,我們將首先介紹配制酒的類型。
配制酒是以發酵酒、蒸餾酒或食用酒精為原料,加入食用花果、動植物或中草藥,或加入食品添加劑,呈現色、香、味,經浸泡、蒸煮、復蒸等不同工藝處理,改變原酒基風格而制成的酒。配制酒分為植物配制酒、動物配制酒、動植物配制酒和其他配制酒。
中藥酒和滋補酒的主要特點是在釀造過程中或酒中加入中草藥,兩者沒有本質區別。但前者主要用於治療疾病,具有特定的醫療作用;後者主要用於滋補強身,具有保健強身的作用。從藥酒的用途來看,可分為內服、外用、內外兼用三大類。<<博物誌>>曾記載:昔者三人,霧晨行,壹人飲酒,壹人飽食,壹人空腹。空腹者死,飽食者病,飲酒者健。此酒辟邪之勢,勝於他物。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酒對健康的作用,但更能說明酒與藥密切關系的內在因素還可以從以下幾點來探討。
藥食合壹:藥往往是苦澀的,難以被人們接受,而酒卻是人們普遍喜愛的食品,酒藥合壹,既彌補了藥苦味的缺陷,又提高了酒的風味。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經常吃藥的人,從心理上難以接受,而把藥物放入酒中制成藥酒,經常飲用,既能強身健體,又能樂在其中,是人生壹大快事。
酒為百藥之長:<<《漢書-食貨誌>>》說:酒,百藥之長也。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在眾多藥物中,酒是最有效的藥物,另壹方面,酒還可以提高其他藥物的療效。酒與藥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古代,酒就是壹種藥,古人說 "酒能治病"。古代的藥字是 ____,它本身就是壹種釀造的酒。古代釀酒的目的之壹就是為了藥用。可見,在古代,酒在醫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古代的藥酒大多是釀造而成,藥物與酒曲混合發酵,在發酵過程中,藥物成分不斷溶解才能被充分利用。
殷商的藥酒和補酒
除了酒和醴,還有殷商的祭酒。殷商祭酒以秬鬯為原料,加入郁金草(也是壹種中藥)釀制而成。這是有據可查的最早的藥酒。附子酒通常用於祭祀和占蔔。顯靈還有驅邪和防腐的作用。周禮》中也記載,王死後,王會顯靈。也就是說,皇帝死後,用祭靈酒沐浴其身體,可以較長時間保持不腐。
春秋戰國時期的藥酒和補酒
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壹部醫方書,後被稱為<<;五十二病方>;>;,被認為是公元前三世紀末的抄本。公元前三世紀末的秦漢時期,使用的酒類藥方不下 35 種,其中至少有五種可視為酒方,用於治療蛇咬傷、壞疽等疾病,還可對癥下藥。用於治療蛇咬傷、壞疽、疥瘡等疾病。其中有內服的藥酒,也有外用的藥酒。
<<;養生方>>;是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帛書之壹,其中****,有六種藥酒的釀造方法,可惜這些藥酒文字大多殘缺不全,只有醪糟中較為完整,配方****,包括十道工序。
但值得強調的是,古代的藥酒大多是在釀酒原料中加入藥物發酵而成。而不是後世常用的浸泡法。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古代不易保存酒,浸泡法容易導致酒的酸敗。藥物成分還未完全溶解,酒就變質了。而使用藥物和釀酒原料同時發酵,由於發酵時間較長,藥物成分可以充分溶解。
中醫典籍<<;黃帝內經>>;在<<;素問-湯液醪醴論>>;專章中曾指出:自古聖人之作湯液醪醴,以為備耳。這說明古人之所以釀造醪糟酒,是專為藥用而備用的。
<<《黃帝內經》>>左角發酒,治屍厥,醪酒治經脈不通,病生不仁。雞矢酒治臌脹。
從漢代到唐代的藥酒和補酒
至少在漢代就開始使用酒煎和酒浸的方法。約成書於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中有這樣壹段話:"有藥宜酒,酒宜煎:藥有宜丸、宜散、宜煮、宜酒浸者。用酒浸漬,壹方面提高了藥材中部分藥效成分的溶解度,另壹方面酒行藥勢,療效也能得到提高。漢代名醫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壹書中,就有不少浸漬煎煮法的實例。"鱉甲煎丸方,以鱉甲等二十余味藥為末,取煆竈下灰壹鬥,酒壹斛五鬥,浸灰,候酒半盡,用鱉甲中煮令鍋爛如膠漆,撚取汁,內藥,煎為丸。"《金匱要略》中有 "鱉甲煎丸 "的記載。還有壹例紅青花酒方,也是用酒煎藥物飲用。<<;《金匱要略>>》還記載了壹些有關飲酒禁忌的事項,如龜肉不可與酒果合食,飲白酒,食生韭菜,令人增病,夏月醉酒,大汗出,不得以冷水洗身而令扇之,即成疾。醉後勿食,發冷。這些實用知識對於保護人們的身體健康起著重要作用。
南朝齊梁時期的著名本草學家陶弘景總結了前人用冷浸法配制藥酒的經驗,在《本草綱目拾遺》中提出了壹套冷浸法藥酒的套路:凡藥酒之漬,皆須細切,生絹囊中,正入酒封,隨寒暑之數,視其濃淡__出之,不必待至酒盡也。滓可暴微搗,多漬飲之,亦可散服。這段話指出了藥材的粉碎程度、浸漬的溫度和浸漬的速度對浸出、浸出效果的影響。並提出多次浸漬,才能充分浸出藥材中的有效成分,從而彌補了冷浸法本身的缺陷,如藥材成分沒有完全浸出,藥渣本身吸收酒液而造成的浪費等。從這段話可以看出,當時的藥酒冷浸法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技術水平。
最早記載藥酒熱浸法的,大概是北魏的壹例胡椒酒<<;齊民要術>>;,方法是將幹姜、胡椒和石榴汁放入酒中,經過火溫取溫。雖然這還不是藥酒,但當年作為壹種方法流傳於民間,因此也可用於藥酒的配制。後來,熱浸法確實成了藥酒的主要配制方法。
酒不僅用於內服,還可用作麻醉劑。傳說華佗使用麻沸散時,就是用酒沖服的。華佗註意到醉酒的人治療傷病時不會感到疼痛,因此受到啟發,研制出了麻沸散。
唐宋時期的藥酒和滋補酒
藥酒和滋補酒的釀造在唐宋時期更為流行。這壹時期的壹些醫學名著如<<《備急千金要方》>>、<<《臺外秘訣》>>、<<《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等都收錄了大量藥酒和補酒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如<<;備急千金要方>>卷七設酒醴專節,卷十二設風虛補酒、煎藥專節。<<;千金翼方>>卷十六設酒專節。<<;外臺秘要>>卷三十壹設古今酒方專節。宋代<<;太平聖惠方>>;集藥酒篇多達六種。除這些專節外,其他篇章中還有大量散方。唐宋時期,由於飲酒之風濃厚,社會上酗酒的人也越來越多,解酒、戒酒顯得十分必要,於是在這些醫學著作中,解酒、戒酒方也應運而生。據統計,這四部書中的方劑就有壹百多個。
到了唐宋時期,藥味較多的復方藥酒比例明顯增加,這是當時的壹個顯著特點。復方藥酒數量的增加,表明了藥酒炮制整體水平的提高。
唐宋時期,藥酒的制作方法有釀造、冷浸和熱浸三種。前兩者占主導地位。在<<;聖濟宗錄>>中,有許多藥酒采用煮水加熱法的例子。
元明清時期的藥酒和補酒
元明清時期,隨著經濟和文化的進步,醫學也有了新的發展。在整理前人經驗、創造新配方、發展炮制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使藥酒的炮制達到了更高的水平。
這壹時期,中國已經積累了大量的醫學文獻,前人的寶貴經驗受到元明清醫家的普遍重視,因此元明清時期出現了壹批著作,為整理前人的經驗做出了重要貢獻。
《飲膳正要》是中國第壹部營養學專著。***三卷。天歷三年(1330)刊行。
胡思回為蒙古族營養學家,曾任宮廷膳食醫生,將親侍所累進用的奇珍珍饈、湯膏煎藥,以及本草名醫、日用必用的谷肉果蔬,取其滋味補益,集成壹書。書中關於飲酒禁忌的內容,十分合理。具有重要價值。書中對壹些補酒雖無詳細記載,但都頗有功效,在《本草綱目》中有詳細記載。
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寫成了舉世聞名的巨著<<;本草綱目>>,***五十二卷,萬歷六年(1578)成書。該書集明代及歷代中國藥物學、植物學之大成,廣泛涉及食品科學、營養學、化學等學科。書中收集了大量前人和同時代人的藥酒方劑,在隨方附錄中均有收錄。卷二十五酒條下,有附藥酒方之專目,他本著集其略,以供參考。
藥方較多,不能記載藥酒原則的有69種。此外,<<;本草綱目>>在藥物條目所附的方劑中,往往附有藥酒配方,內容豐富,據有人統計<<;本草綱目>>在***計藥酒配方為200多種。這些藥酒配方大多取材方便,用藥量少,簡單易行。<<;遵生八箋>>>;是明代高濂所著的養生食療專著,***十九卷,約成書於萬歷十九年(1591年)40余萬字,分為八箋,但以治病延年為中心,涉及醫藥氣功、飲食、文學藝術等方面。其中,《<<飲饌服食論文>>》***有三卷,釀造類內容17篇。釀造類中的碧香酒、黃酒、羊羔酒等,都是宋代以來的名酒。其中有些是極為珍貴的滋補酒。此外在<<遵生八箋>>中,<<靈秘藥箋>>有藥酒 30 余種。 鹹豐十壹年(1861 年)刊行。書中附有燒酒條下七種保健藥酒的配方、制法和療效。這些藥酒大多以燒酒為基礎。這與明代以前以黃酒為基酒的藥酒有明顯區別。使用燒酒作為酒基可以增加藥物中有效成分的溶解度。這是近代以來藥酒和滋補酒制作的壹大特色。
明代朱_等人的<<;普濟方>>;、方顯的<<;奇良方>>;、王肯堂的<<;證準繩之>>;等著作中編撰了大量前人的藥酒配方。明清時期也是藥酒新方不斷湧現的時期。明代吳__的<<扶蘇精方>>,龔廷賢的<<萬病回春,<<萬壽保元>;>;,清代孫蔚的<<良朋集經驗神方>>;,陶承嗣的<<惠濟堂經驗方>>;。項有慶的<<隨生錄>>、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等都記載了不少清代出現的新方子。這些新方有兩個特點值得提出:1.滋補藥酒明顯增多。明代吳__的<<;福壽精方>>;藥酒門中載有藥酒方9個,雖然方數不多,但組方十分精細,其中有著名的延齡聚寶酒、施國公藥酒等。在<<百病回春>>和<<壽世保元>>;兩書中,記載的藥酒近40種,以滋補為主的藥酒占有突出位置,如八寶酒、復方仙鳳酒、長壽固本酒、益壽延年酒、延年益壽酒、甕頭春酒、長春酒、紅酒等都是與滋補藥酒相配較好的藥酒,有較大影響。吳、龔兩家記載的藥酒配方,為明清兩代滋補藥酒的興盛起到了積極作用。在前文列舉的清代藥酒書目中,也有相當數量的滋補藥酒記載,其中歸圓菊酒、延年益壽得嗣酒、參茸酒、養神酒、健步酒等都是較好的滋補藥酒。與明清以前的藥酒相比,這壹時期可以說是滋補藥酒的繁榮時期。唐宋時期,藥酒多用燥熱藥,如烏頭、附子、肉桂、幹姜等。此類藥物壹旦濫用,往往會傷及陰血。金元時期,中醫界學術爭鳴十分活躍,溫燥藥的濫用受到了許多名醫的批判。這對明清時期的醫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此,明清時期的許多藥酒方劑,既有安神藥,也有滋陰補益藥,可以適用於人體的不同病癥,使藥酒在更廣泛的領域發揮作用。明清時期,出現了壹批藥酒專著,作者註重藥方規律,結合優秀方劑,從理論上闡述用藥道理和配伍規律,如清代吳昆的《<<;醫方》、王昂的《<<;醫方集解》等。這本專著闡述的方劑也涉及藥酒。<<;醫方考>>壹書以七種藥酒方劑的藥理和功效為主要治療方劑,依據包括虎骨酒、石鼓酒、枸杞酒、紅花酒、豬膏酒等。這對藥酒方劑的研究和正確使用起到了促進和指導作用。明清時期,藥酒的炮制方法突出表現為普遍使用熱浸法。適當提高浸漬溫度可以使植物性藥材組織軟化、膨脹,增加在浸出過程中溶解和擴散的速度,有利於有效成分的浸出,還可以破壞藥材中的部分酶,增強藥酒的穩定性,因此采用熱浸法對於許多藥物的浸出都有較好的效果,是壹種科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