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歐美和日韓大型化妝品企業大力開拓中國市場的同時,國內消費者的化妝品消費觀念也逐步增強,國內化妝品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據 Euromonitor 統計,2011-2022 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呈逐年上升趨勢,但 2011-2019 年市場規模增速呈先降後升趨勢。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從2011年的2309.44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6164.33億元,復合增長率約為9.3%。
--中國化妝品行業處於多品牌競爭狀態
中國化妝品市場按價格和目標消費群可分為高端(奢侈)化妝品、高檔化妝品、中高檔化妝品、大眾化妝品和極致性價比五個細分市場。這五個細分市場都處於多品牌競爭狀態。
高端(奢侈)化妝品市場和高檔化妝品市場主要由國際壹線品牌占據,如嬌蘭、克裏斯汀-迪奧(CD)、喬治.Dior(迪奧)、Chanel(香奈兒)、Clarins(嬌韻詩)、Lancome(蘭蔻)、Estee Lauder(雅詩蘭黛)等。這類品牌主要定位於收入水平較高的少數消費者,其利用自身的國際品牌優勢在國內各大城市的百貨商場設立專櫃,以樹立高端品牌形象和高端消費。
在高端市場,國外化妝品品牌與國內經典民族品牌****,同臺競技,國外品牌保持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民族品牌也逐步向高端市場發展。這壹類的國外品牌主要有玉蘭油(Olay)、巴黎歐萊雅(L'OREAL PARIS)、資生堂(SHISEIDO)等,民族品牌有佰草集(HERBORIST)、丸美(MARUBI)等。它們壹般通過百貨公司專櫃、大賣場、超市、專營店等渠道進行銷售,並通過建立有效的營銷渠道和大規模的媒體宣傳,充分發揮品牌的市場影響力。
大眾化妝品分為部分國外品牌和本土品牌。這類品牌主要針對中低收入消費群體,壹般通過大賣場、超市、專營店等渠道進行銷售,目前在電子商務方面的布局相對最廣。該領域品牌數量較多,外資品牌包括妮維雅(NIVEA)、旁氏(POND'S)等,本土品牌包括相宜本草、Natura、丁家宜等。
2020年,受疫情沖擊,中國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化妝品的網絡銷售也在不斷增長。無論是中高端品牌還是大眾品牌,都在進行互聯網布局,通過電商渠道擴大覆蓋面,提升銷售能力,為品牌提供實體店之外的另壹個競爭平臺。
--國際品牌在競爭中更具優勢
國際品牌在競爭中更具優勢,國際品牌註重產品營銷、研發投入,產品質量有保障,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而國內化妝品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化妝品安全問題頻發,也阻礙了國內品牌的發展。
根據歐睿信息咨詢公司(Euromonitor)的數據,中國化妝品市場被國際頂級化妝品公司占據,歐萊雅、寶潔和雅詩蘭黛位列前三甲,市場份額分別為12.2%、9%和5.4%。在市場份額排名前十的品牌中,國內企業只有上海百雀羚和伽藍集團,分別排名第七和第八,市場份額分別為2%和1.9%。
註:截至2023年1月,歐睿信息咨詢公司尚未公布2022年數據。
--中國化妝品企業在國際化妝品市場的市場份額較低
由於國際化妝品市場大部分被歐萊雅、寶潔、雅詩蘭黛等國際知名化妝品企業所占據,而中國化妝品品牌競爭力不足,因此中國化妝品企業在國際化妝品市場的市場份額較低。根據歐睿信息咨詢公司(Euromonitor)的數據,2021年全球化妝品市場份額排名前50位的企業中,中國企業僅有5家,分別是百雀羚、伽馬集團、上海家化、上海上美和雲南白藥,市場份額分別為0.3%、0.3%、0.2%、0.2%、0.2%和0.2%。
--中國化妝品行業未來發展潛力較大
綜合來看,中國化妝品市場未來發展潛力較大,市場規模較大,未來五年有望繼續保持全球化妝品行業第壹大市場的地位。而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復蘇和持續增長,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具潛力的化妝品市場,未來,受即時美麗需求的驅動,以及對個性展現的追求,中國化妝品消費市場將高速增長,前瞻性預測到2028年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將達到9374億元,2023-2028年的年均增長率將達到7.11%。
註:預測值包括脫毛膏等特殊化妝品。
更多行業研究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化妝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