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保健福祉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知相關醫療機構,對於可能引起嚴重皮膚不良反應的藥物,如抗癲癇藥、抗痛風藥、非甾體類抗炎止痛藥等,應在藥袋的“警告或副作用”中突出顯示罕見但嚴重的皮膚過敏反應。
危害緩解基金會提醒首次服用該類藥物的人,服藥後要多註意身體狀況,如服藥期間出現皮疹、咽痛、口腔潰瘍等藥物過敏早期癥狀,請盡快復診。
要註意及時停藥,以免受傷。
合法藥物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是有效和安全的,但少數人仍可能因其身體狀況或疾病而出現意想不到的藥物不良反應。如果他們能停藥並及時治療,嚴重的傷害是可以避免的。為了提高人們對藥物使用的認識和警惕,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醒醫療機構加強對以下藥物的藥袋標簽:
這些藥物可能會引起罕見但嚴重的皮膚過敏反應,如強森綜合征、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等。初期可出現皮疹、丘疹和感冒樣癥狀,如咽痛、發熱、眼睛發癢、口腔或粘膜潰爛等。危害救助基金會提醒公眾,如果服藥後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務人員目前正在使用的藥物。
藥袋的標簽顯示藥物安全的標誌。
藥袋是提供藥物信息最簡單的渠道,藥袋上標註的信息與自我用藥的安全性密切相關。所以在領藥時,要根據藥袋上標註的藥品名稱、劑量、數量,核對是否與袋中藥品相同。如果您對藥物的用法用量或註意事項和警告有任何疑問,可以立即詢問藥劑師。
由於藥袋上有很多重要信息,建議回國後妥善保管,藥品盡量留在原袋中,需要時再用;如果服藥期間出現不適或疑似副作用,可以拿著藥袋去看醫生,提供醫生,作為診斷依據之壹。
醫院的藥袋裏大多都有藥害救助的申請信息和咨詢熱線。如果人們正確使用合法藥物,導致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導致住院、殘疾或死亡,可以撥打藥袋上的藥物傷害救濟咨詢熱線(02)2358-4097,向藥物傷害救濟基金會詢問申請事宜。
& lt這篇文章發表在藥物損害救濟基金會,並被授權雜誌使用。& gt
& lt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我們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