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1965438+200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國慶日),奧匈帝國王儲費迪南大公在視察薩拉熱窩時被塞爾維亞青年加夫裏喬·普林西普開槍打死。成為壹戰的導火索。
壹個月後,在德國的支持下,奧匈帝國以薩拉熱窩事件為借口向塞爾維亞宣戰。然後德、俄、法、英相繼開戰。交戰雙方是同盟國德意誌帝國和奧匈帝國,以及支持他們的奧斯曼帝國和保加利亞。
另壹方面,作為盟友的英法俄帝國,以及支持他們的塞爾維亞、比利時、意大利、美國等國。
原本是同盟國的意大利,考慮到利益,加入了同盟國作戰。
日本為了擴大在東亞的影響,侵略中國,以1902年締結的《英日同盟》為借口,於1914年對德國宣戰,迅速占領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勢力範圍。
二、二戰(簡稱二戰,1939 9月1—1945 9月2日)。
原因:
法西斯政權的迅速崛起。法西斯政權的基本特征是對內極權統治,對外侵略擴張,稱霸世界。德意日法西斯統治者為了重新瓜分世界,擴大勢力範圍,不惜發動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世界大戰。
關於第壹次世界大戰背景的擴展信息:
摘要
65438+2009年末20世紀20年代初,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影響下,帝國主義國家圍繞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錯綜復雜,但基本矛盾有三個,即法德矛盾、俄奧矛盾和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
法德矛盾非常尖銳。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失去了在西歐和中歐原有的霸權,中國各階層壹致要求復仇。為了防止法國卷土重來,德國大幅擴充軍備。
俄奧矛盾
俄奧矛盾表現在對巴爾幹的爭奪上。這些年來,俄羅斯打著大斯拉夫主義的旗號,擴張到巴爾幹半島的南斯拉夫人聚居區,中歐的主權國家奧匈帝國也擴張到巴爾幹半島的西北部,害怕自己統治下的南斯拉夫人脫離奧匈帝國的統治而獨立。
英德矛盾
英國從傳統的外交政策出發,努力維持歐洲大陸的力量平衡,既不希望德國過於強大,也不希望看到俄羅斯的力量在巴爾幹地區過分擴張。隨著在殖民地問題上沖突的加劇,英德矛盾開始激化,逐漸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
“三國聯盟”
19年70、80年代,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建立了對抗俄國和法國的三國同盟。1879年,在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奧簽訂了《同盟條約》,明顯是反俄的。
後來因為意大利在與法國爭奪突尼斯的鬥爭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意大利* * *對付法國。1882年,德、奧、意三國簽訂同盟條約,三國同盟正式成立。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
俄法聯盟
為了對付“三國同盟”,法國和俄羅斯在1892年達成軍事協議,規定壹旦法國遭到德國或德國支持的意大利的進攻,俄羅斯將用全部軍事力量進攻德國,而壹旦俄羅斯遭到德國或德國支持的奧匈帝國的進攻,法國要用全部軍事力量進攻德國。
俄法同盟形成後,歐洲開始出現兩大軍事集團的對抗。
這也是朝著三國協議方向邁出的第壹步。隨著英德矛盾成為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英國調整了與法國和俄國的關系,分別於1904年和1907年簽訂了《英法協定》和《英俄協定》。這樣,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
二戰背景:
第壹次世界大戰後的20年,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力量發展不平衡,德國和日本的工業發展更為突出,經濟實力顯著增強。英、法、美等國壹直停滯不前。
1929和1937年,資本主義世界發生了兩次嚴重的經濟危機。德意日法西斯統治的國家為了擺脫經濟、政治和社會危機,走上了國民經濟軍事化的道路,政治上日益法西斯化,逐漸形成了美、英、法、德、意、日兩大政治軍事集團。
壹戰後,德國不甘於凡爾賽條約的嚴懲和限制,暗中加緊恢復國力。戰勝國意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承諾的領土而苦不堪言;另壹個戰勝國日本也對《華盛頓條約》對其施加的限制充滿怨恨,在亞太地區與英美展開新的競爭,準備侵略擴張中國。
英法美等主要戰勝國在如何處理德國問題上分歧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