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葉酸簡介

葉酸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國家基本藥物4概述5葉酸的醫學檢查5.1檢查名稱5.2分類5.3葉酸的測定原理5.4試劑5.5操作方法5.6正常值5。7檢驗結果的臨床意義5.8註意事項5.9相關疾病6葉酸藥典標準6.1名稱6.1中文名6.1漢語拼音6.1.2英文名6.2結構式6.3分子式及分子量6.4來源(名稱), 含量(效價)6.5性狀6.5.1特異性卷曲6.6鑒別6.7檢查6.7.1有關物質6.7.2水分6.7.3灼燒殘渣的測定6.8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6.8.1 6.8.2測定方法6.9類別6.10貯存6.11制劑6.12 7.13葉酸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7.14專家點評8參考附件:*其他版本葉酸相關藥物說明書1拼音yè suān

2英文參考葉酸[WS/T 476—2015營養術語]

葉酸[21世紀科技雙語詞典]

3 .國家基本藥物和葉酸相關的國家基本藥物零售指導價格信息

基本藥物序列號

目錄序號藥品名稱劑型規格零售單位指

價格類別說明:902 135葉酸片5mg*100盒(瓶)2.7化學藥品和生物制品*0.4mg適應癥未列入《基本藥物目錄(基本版,2009年)》,暫執行現行價格。註意:

1,表中備註欄帶“*”的為代表性產品。

2.表中代表劑型規格如在備註欄中標註“△”,則代表劑型規格及與其有明確差價關系的相關規格的價格為暫定價格。

4概述葉酸又稱蝶酰谷氨酸,是壹種分布廣泛的B族維生素[1]。它的輔酶形式是四氫葉酸的壹些衍生物,在壹個碳單位的代謝中起作用[1]。

葉酸是壹種水溶性維生素,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沒有生物活性,但卻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葉酸的前體。葉酸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肝臟、腎臟、綠葉蔬菜、土豆、麥麩等都含有豐富的葉酸。食物中的葉酸與谷氨酸結合,在消化道中被上皮溶酶體結合酶分解成谷氨酸壹鈉,再還原成四氫葉酸(THFA),才被小腸吸收。葉酸可以將壹個碳基團(甲基或甲酰基)轉移到脫氧尿苷酸上,使其變成脫氧胸苷酸,然後合成DNA。如果DNA合成緩慢,會影響細胞核的正常發育,使細胞核落後於細胞質DNA的合成,使細胞核與細胞質的比例失衡,細胞核不成熟,細胞體增大,形成巨幼細胞(紅細胞和粒細胞),即出現巨幼細胞性貧血。

5醫學檢查葉酸5.1檢查名稱葉酸

5.2分類血液生化檢查>血清維生素測定

5.3葉酸(1)外周血象測定原理: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計數、血紅蛋白和紅細胞體積測定。葉酸缺乏的貧血是巨細胞性的(MCV > 100 fl),常表現為紅細胞形狀和大小的改變,並可伴有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特別是在長期葉酸缺乏的情況下,中性粒細胞增多的同時伴有核分葉過多(核向右移位),超過5%的中性粒細胞有五個或五個以上的分葉。

(2)骨髓像的測定:最顯著的改變是巨紅細胞和大而異常的中性粒細胞,並伴有胞漿內空泡形成和巨核細胞過度的核分葉。

(3)血清葉酸的測定:有微生物法和放射競爭蛋白結合技術兩種方法。微生物測定是根據乳酸菌在生長過程中需要N5甲基四氫葉酸的原理來監測其生長情況。放射競爭性蛋白結合分析基於葉酸對蛋白的高親和力,其特異性結合這些分子。

(4)紅細胞葉酸的測定:紅細胞溶血產物中葉酸含量的測定。此外,應同時測定全血葉酸、血清葉酸和紅細胞體積。

(5)尿亞氨基甲酰谷氨酸的測定:組氨酸在體內轉化為亞氨基甲酰谷氨酸後,四氫葉酸需要轉移壹個碳基團才能轉化為谷氨酸。葉酸缺乏時,甲酰谷氨酸的分解代謝受阻,在體內蓄積,大量從尿液中排出。正常人的排泄量參考值小於3 mg/24h,葉酸缺乏時,排泄量可增至1000mg/24h以上。

(6)紙片血樣葉酸檢測法:壹般用於葉酸測定的血樣為血漿、血清或溶血性血液。由於葉酸不穩定,遇光、遇熱易分解失活,此類樣本對血液采集、血液樣本處理、樣本保存和運輸都有嚴格要求。用濾紙采集手指血樣進行葉酸檢測是近年來國外流行病學調查中常用的方法,具有采血量小、操作簡單、經濟方便等特點。檢測方法有血紅蛋白葉葉酸測定法和放射免疫法(兩種方法的相關系數r = 0.79)。

5.4試劑與微生物學方法和放射競爭性蛋白質結合方法相結合。

5.5操作方法同微生物法和放射競爭蛋白結合法。

5.6正常值(1)血清葉酸:4.3 ~ 31.7 nmol/L(1.9 ~ 14μg/L);

(2)紅細胞葉酸:453.1 ~ 2666 nmol/L(200 ~ 1000μg/L)。

5.7實驗室結果的臨床意義(1)臨床診斷:葉酸缺乏可由生長過快而葉酸供應不足、葉酸需求增加或消化道吸收障礙引起。如果經常使用葉酸拮抗劑,如甲氨蝶呤,可影響細胞對葉酸的攝取,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的作用,從而阻礙四氫葉酸的形成;長期使用苯妥英鈉、撲米酮等抗癲癇藥物可影響葉酸的吸收,而乙胺嘧啶、異煙肼也可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引起葉酸缺乏。

葉酸缺乏主要表現為貧血,其他如舌炎、舌痛、舌萎縮、舌面光滑、口角炎、食欲不振等。懷孕第壹個月和第三個月口服葉酸可以預防胎兒神經管畸形。葉酸在新鮮蔬菜、肝臟、腎臟和酵母中含量最豐富,在肉類和牛奶中含量較少。葉酸缺乏癥的臨床表現與維生素B12缺乏癥相似,但沒有葉酸缺乏癥的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

(2)實驗室診斷方法的評價:微生物法測定血清葉酸不穩定,僅作為參考方法。抗生素、葉酸拮抗劑、血清乳酸桿菌抗體或暴露於陽光下的樣品會使測量值錯誤地降低。放射競爭蛋白結合技術是壹種有效、快速、精確的測定方法,目前已被廣泛應用。化學發光技術是最先進的方法,可以同時測定葉酸和維生素B12。紅細胞葉酸的測定是診斷慢性葉酸缺乏的良好指標,反映了組織中葉酸的營養狀況。

5.8註(1)紅細胞葉酸的測定方法與血清相同。

(2)口服避孕藥、苯妥英鈉等抗驚厥藥會降低腸道對葉酸的吸收。

(3)接受葉酸拮抗劑治療的患者偶爾會出現葉酸缺乏。

5.9相關疾病葉酸缺乏和口角炎

6葉酸藥典標準6.1名稱6.1.1中文名葉酸

6.1.2漢語拼音葉算

6.1.3英文名葉酸

6.2結構式6.3分子式和分子量c 19h 19n 7 o 6441.40。

6.4來源(名稱)及含量(效價)本品為N[4[(2氨基4氧代1,4二氫6蝶啶)甲氨基]苯甲酰]L谷氨酸。以無水物質計算,C19H19N7O6的含量應為95.0% ~ 102.0%。

6.5性狀本品為黃色至橙色結晶粉末;無嗅無味。

本品不溶於水、乙醇、丙酮、氯仿或乙醚;溶於氫氧化鈉溶液或10%碳酸鈉溶液。

6.5.1比旋度取本品,精密稱定,加0.1mol/L氫氧化鈉溶液溶解,定量稀釋,制成每1ml含約10mg的溶液,依法測定(藥典二部,2010版)比旋度為+65438。

6.6鑒別(1)取本品約0.2mg,加入0.4%氫氧化鈉溶液10ml,搖勻使其溶解,加入高錳酸鉀試液1滴,搖勻,溶液呈藍綠色;在紫外燈下,呈現藍綠色熒光。

(2)取本品,加0.4%氫氧化鈉溶液,制成每1ml含約10μg的溶液,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ⅳA)。最大吸收位於256納米、283納米和365納米±4納米的波長處。

(3)本品的紅外吸收光譜應與對照品光譜壹致(藥物紅外光譜采集圖93)。

6.7檢查6.7.1有關物質的運轉情況。取本品約65438±000mg,準確稱取,置於65438±000ml容量瓶中,加入約65438±0ml氨試液使其溶解,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試液。準確量取1ml,置於100ml容量瓶中,用流動相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對照溶液。取10mg蝶酸,置於1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 0.1mol/L碳酸鈉溶液和10ml供試品溶液,加入流動相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按照含量測定項下的色譜條件,將10ul註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準確量取對照溶液10ul註入液相色譜儀,調整檢測靈敏度,使主成分色譜峰的峰高約為全量程的20%。準確量取10ul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分別註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直至主成分峰保留時間達到3次。供試品色譜中,蝶酸及其他單壹雜質的峰面積不得大於對照品主峰面積的0.6倍(0.6%),除蝶酸外的所有雜質的峰面積之和不得大於對照品主峰面積的2倍(2.0%)。[2]

6.7.2取本品水分約0.1g,精密稱定,加5ml氯仿-無水甲醇(4: 1),照水分測定法(藥典2010版二部附錄ⅷ m)測定,水分含量不得超過8。5%.

6.7.3灼燒殘渣不得超過0.1%(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VIII N)。

6.8含量測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藥典2010版二部附錄ⅴ D)。

6.8.1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使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溶於磷酸鹽緩沖液(pH 5.0)(取2.0g磷酸二氫鉀,加入約650ml水,加入15ml 0.5mol/L氫氧化四丁基銨甲醇溶液、7ml 1mol/L磷酸溶液和270ml甲醇,冷卻,用1mol/L磷酸溶液或氨試液調節pH值至5。檢測波長為280納米;;流量為每分鐘1.2ml。

6.8.2測定方法取本品約65,438+00 mg,準確稱定,置於50ml容量瓶中,加約30ml 0.5%氨水溶解,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準確量取10ul,註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取另壹種葉酸對照品,用同樣方法測定。根據外標法,計算峰面積。[2]

6.9類維生素。

6.10儲存應避光密封。

6.11制備葉酸片

6.12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

7葉酸說明書7.1藥品名稱葉酸

7.2英文名葉酸

7.3葉酸的別名是蝶酰谷氨酸;維生素BC;維生素m;維生素r;維生素b 11;惠孕補;酸性葉酸;酸性葉酸;酸性蝶酰谷氨酰胺;葉酸;福萊特;Folipac蝶酰谷氨酸;VBc葉酸

7.4血液藥物的分類>:抗貧血藥物

7.5劑型1。葉酸片:0.4mg,每片5mg;

2.註射液:15mg(1ml)。

7.6葉酸的藥理作用葉酸在腸道中被吸收,通過門靜脈進入肝臟,在肝臟二氫葉酸還原酶的作用下轉化為活性四氫葉酸。四氫葉酸是體內轉移“壹碳基團”的載體,四氫葉酸的5位或10位碳原子上可連接“-碳基團”,主要參與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和轉化。尿嘧啶核苷酸轉化為胸腺嘧啶核苷酸時所需的甲基來自四氫葉酸“壹碳基團”提供的甲基。因此,葉酸缺乏會阻礙“壹碳基團”的轉移,使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困難,影響DNA合成,從而使細胞分裂速度減慢,僅停留在G1期,而S期和G2期相對延長。這些變化不僅會影響造血細胞(引起巨幼細胞性貧血),還會累及體細胞(尤其是消化道粘膜細胞)。正常紅細胞中葉酸的濃度為0.175 ~ 0.316微克/毫升。

7.7葉酸的藥代動力學葉酸在血液中的治療濃度為4 ~ 20μ g/ml,口服後血藥濃度達峰時間為60 ~ 90 min,生物利用度為76% ~ 93%。葉酸主要被小腸近端的載體吸收,遠端空腸吸收很少,遠端回腸幾乎不吸收。吸收後,葉酸及其衍生物與血漿蛋白結合(未甲基化的類似物與血漿蛋白親和力最大),迅速分布到全身各組織(其中50%分布到肝臟),分布半衰期為0.7h,葉酸主要在肝臟吸收代謝,少量通過腸黏膜,代謝產物為活性5-甲基四氫葉酸。約30%的葉酸由腎臟排泄,少量由膽汁排泄,也可分泌到乳汁中。

7.8葉酸1的適應癥。主要用於葉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細胞性貧血。

2.用於嬰兒、孕婦或哺乳期婦女、慢性溶血的反復作者以及長期使用避孕藥、止痛藥、抗驚厥藥、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藥物預防葉酸缺乏者。

7.9葉酸的禁忌癥對葉酸及其代謝產物過敏。

7.10註意事項:0.025 ~ 0.035mg對於3歲以下的兒童;3 ~ 6歲兒童0.075mg,7 ~ 14歲兒童0.1 ~ 0.15mg;15歲及以上男性0.2mg,0.18mg;15歲及以上女性;0.4mg對於孕婦;哺乳期女性前6個月0.28mg,後6個月0.26mg。如果存在酒精中毒、溶血性貧血、抗驚厥治療、吸煙、少女懷孕或特定的社會經濟狀況,則需要更大的劑量。

7.11葉酸的不良反應1。腎功能正常的患者很少出現毒性反應,偶爾會出現過敏反應。

2.長期服用葉酸後,可出現厭惡食物、惡心、腹脹等胃腸道癥狀。

7.12葉酸的用法用量1。(1)口服:①治療:每次5 ~ 10 mg,每日15 ~ 30 mg,14天為1個療程,或直至紅細胞計數恢復正常。維持劑量為每天2.5 ~ 10 mg。(2)預防:每次0.4mg,壹天1次。(2)肌肉註射:每次10 ~ 20mg。

2.兒童:口服:每次5mg,壹日3次。

7.13藥物相互作用1。與維生素B1、維生素B6和維生素C結合,可抑制葉酸的吸收。

2.與苯妥英鈉、苯巴比妥、撲米酮合用,可降低這些藥物的抗癲癇作用。

3.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等藥物(對二氫葉酸還原酶親和力強,能阻止葉酸轉化為四氫葉酸)與葉酸合用,降低彼此療效。

4.考來替泊可與維生素B12/內在因子復合物、葉酸和檸檬酸鐵聯合使用,聯合使用可能會降低維生素和礦物質制劑的生物利用度。

5.胰酶可能會幹擾葉酸的吸收,服用胰酶的患者需要補充葉酸。

6.葉酸與磺胺嘧啶水楊酸鹽合用會減少前者的吸收。

7.14專家意見

  • 上一篇:尿酸高不能吃醋,尿酸高的人,有哪3種東西要盡量少吃?
  • 下一篇:要想冬瓜早熟豐產,妳都有哪些妙招呢?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