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鼻炎噴霧劑(鼻炎滴劑)簡介

鼻炎噴霧劑(鼻炎滴劑)簡介

2.7.1.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2.7.1.4 化驗 2.7.2 鹽酸麻黃堿 2.7.2.1 色譜條件和系統適用性試驗 2.7.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2.7.2.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2.7.2.4 化驗 2.8 功能與主治 2.9 使用方法和用量 2.10 規格 2.11 貯藏 2.12 附錄:Erythrina officinalis Oil 油 2.12.1 性狀 2.12.2 鑒別 2.12.3 檢查 2.12.3.1 相對密度 2.12.3.2 折射率 2.12.4 貯藏 2.13 版本 1 拼音 bí yán tōng pēn wù jì (bí yán dī jì ) 2 鼻炎噴劑(鼻炎滴劑)藥典標準 2.1 名稱

鼻炎噴霧劑(鼻炎滴劑)

鼻炎噴霧劑(鼻炎滴劑)

鼻炎滴劑

鼻炎滴劑

鼻炎滴劑(鼻炎滴劑)

鼻炎滴劑(鼻炎滴劑)

鼻炎滴劑(鼻炎滴劑)

鼻炎滴劑(鼻炎滴劑)

2.2 處方

鹽酸麻黃堿5g,黃芩苷20g,金銀花300g,辛夷油2ml,冰片1g

2.3 制備

以上五味,黃芩苷加水適量,攪拌均勻,加40%氫氧化鈉溶液使溶解,加適量稀鹽酸調pH值至6.5~7.5,再加40%氫氧化鈉使溶解。6.5~7.5,藥液備用,金銀花加水煎煮2次,過濾,合並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約為1.05(50℃)的清膏,冷卻,加入 20% 的石灰乳,調節 pH 值至 12,過濾,沈澱物加入乙醇適量的 50% 硫酸溶液調節 pH 值至 3.5~4.0,攪拌,過濾,濾液用 40% 氫氧化鈉溶液調節 pH 值至 6.5~7.0,濾液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 pH 值至 6.5~7.0。濾液用 40%氫氧化鈉溶液調節 pH 至 6.5~7.0,密封冷藏 2~3 天,過濾,濾液用乙醇回收,濃縮至約 25 毫升,加水攪拌,用活性炭處理,過濾,濾液備用。鹽酸麻黃堿用水溶解,備用。冰片、信宜油加入乙醇溶解,再加入聚山梨醇酯 80 21g,攪拌均勻,加入上述藥液,再加入亞硫酸氫鈉 0.8g、苯甲醇 10g,混勻,加水至近總量,攪拌均勻,調 pH 至 6.0~7.0,過濾,加水至 1000ml,攪拌均勻,灌裝,即得。

2.4 性狀

經噴霧,液體為黃棕色至棕褐色澄清液體。

2.5 鑒別

(1)取本品30ml,加氫氧化鈣1g,攪拌10分鐘,離心,取上清液,加石油醚(30-60℃)30ml,振搖提取,分取石油醚溶液,加6mol/L鹽酸溶液1ml和水10ml洗滌2次,棄去洗滌液,取石油醚溶液加無水硫酸鈉0.2g,攪拌,離心,分取石油醚溶液,掃至 1ml。取石油醚溶液,揮發至 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取對照藥材 1g,照揮發油測定法(2010 年版藥典附錄十 D A 法),精密加入乙酸乙酯 2ml,加熱至沸騰,保持沸騰 1 小時,取乙酸乙酯溶液,加無水硫酸鈉 0.2g,攪拌,離心,取乙酸乙酯溶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再取冰片對照品,加石油醚(30~60℃)制成每1ml含3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 年版藥典,壹部附錄 VI B)試驗,吸取上述供試品溶液 10 μl,對照藥材溶液及對照品溶液各 5 ~ 6 μ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 G 薄層板上,制成條狀,以石油醚(30 ~ 60℃)-乙酸乙酯(8: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 2%香蘭素 10%硫酸溶液。香蘭素 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熱至斑點顯色。供試品色譜圖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圖相對應的位置上,有2個以上相同顏色的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圖相對應的位置上,有相同顏色的斑點。

(2)取本品 10 ml,加乙醚 20 ml,輕搖提取,分入水溶液中,蒸幹,殘渣加甲醇 3 ml 使溶解,濾過,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取木槿對照藥材 1g,加甲醇 5ml,超聲處理 10 分鐘,濾過,濾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再取綠原酸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 年版藥典,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 3 種溶液各 2 ~ 5μl ,分別點於同壹矽膠 G 薄層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置紫外燈(365nm)下檢視各供試品的色譜圖。在供試品的色譜圖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圖和對照品色譜圖相對應的位置,出現顏色相同的熒光斑點。

2.6 檢驗 2.6.1 pH 值

應為 4.5-7.0 (2010 年版藥典 I 附錄 VII G)。

2.6.2 噴霧試驗

取本品,按噴霧試驗(2010 年版藥典Ⅰ附錄Ⅰ Z)檢查,每瓶每扣平均噴霧量應為 0.063~0.095 g。

2.6.3 其他

應符合鼻腔制劑項下的規定(2010 年版藥典Ⅰ附錄Ⅰ X)。

2.7 含量測定 2.7.1 黃芩苷

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2010 年版藥典附錄Ⅵ D)。

2.7.1.1 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甲醇-0.2%磷酸溶液(52:48)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80 nm,根據謝芩苷的峰值,理論板數不小於2000。

2.7.1.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2.7.1.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黃芩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稀乙醇制成每1 ml含0.1 mg的溶液,即得。

2.7.1.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 0.5 ml,置 100 ml 容量瓶中,加 6 mol/L 鹽酸溶液 2 滴,用溫水加熱 3 分鐘,搖勻,加稀乙醇至刻度,搖勻,濾過,取濾液,即得。

2.7.1.4 測定

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 10μl 分別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 1ml 含黃芩苷(C21H18O11)標示量的 85.0%~115.0%。

2.7.2 鹽酸麻黃堿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2010年版藥典附錄Ⅵ D)。

2.7.2.1 色譜條件及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甲醇-含 0.009 mol/L 庚烷磺酸鈉的 0.05 mol/L 磷酸二氫鉀溶液和 1%三乙胺(用磷酸調節 pH 值 3.0)(40:6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 213nm。

2.7.2.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鹽酸麻黃堿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流動相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

2.7.2.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

取本品 1 ml,置 25 ml 量瓶中,加 0.3%氫氧化鈣溶液(用前搖勻)約 20 ml,用溫水加熱 5 分鐘,冷卻至室溫,超聲處理(功率 300W,頻率 40 kHz)1 分鐘,加 0.3%氫氧化鈣溶液至刻度,搖勻,濾過,精密吸取濾液。5ml,置於蒸發皿中,加 6mol/L 鹽酸溶液 3 滴,搖勻,蒸發,殘渣加流動相適量使溶解,轉移至 10ml 量瓶中,加流動相至刻度,搖勻,過濾,取濾液,即得。

2.7.2.4 測定方法

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 10μl 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 1ml 含鹽酸麻黃堿(C10H15NO-HCl)標示量的 85.0%~115.0%。

2.8 功能與主治

散風清熱,宣肺通竅。用於風熱犯肺所致的鼻塞,流清涕或濁涕,發熱,頭痛;急慢性鼻炎見上述證候者。

2.9用法與用量

噴入鼻腔,壹次按 1~2 下,壹日 2~4 次。1個月為1個療程。

2.10 規格

(1)每瓶 10 毫升。 (2)每瓶 15 毫升(每 1 毫升含黃芩苷 20 毫克,鹽酸麻黃堿 5 毫克)

2.11 貯存

遮光,密閉。

2.12 附:辛夷油

本品為厚樸或武當厚樸的揮發油。通過水蒸氣蒸餾法,從厚樸的幹燥花蕾中提取揮發油。

2.12.1 性狀

本品為淡黃色至黃色澄清液體;具有刺激性、辛辣味的特殊香氣。

2.12.2 鑒別

取本品 0.05 ml,加石油醚(60~90℃)1 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取信宜對照藥材 1g,照揮發油測定法(2010 年版藥典附錄 X D A 法)試驗,於量管中,加石油醚(60~90℃)2ml,加熱至沸,保持沸騰 1 小時,取石油醚溶液,加無水硫酸鈉 0.2g,攪拌均勻,脫水,上清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 年版藥典Ⅰ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 1μl ,分別點於同壹矽膠 G 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80:7)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 2%香蘭素加 10%硫酸乙醇溶液,105℃加熱至斑點顯色。在供試品色譜圖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圖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12.3 檢驗 2.12.3.1 相對密度

應為 0.870~0.940(2010 年版藥典Ⅰ附錄Ⅶ A)。

2.12.3.2 折射率

應為 1.457~1.487(2010 年版藥典 I 附錄 VII F)。

2.12.4 貯藏

遮光、密封、陰涼處保存。

2.13 版本
  • 上一篇:秋季學期學生返校3大硬性標準,不達標,不能返校,如何順利返校?
  • 下一篇:如何測試壹個人是否適合經商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