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 療美容涉及很多藥 品、耗材、器械、光聲電美容設備等,有國產、進口,價格不壹,效果也不壹樣。這就出現了這樣壹種違 規的行為,黑 醫 美機構在術前談話時,告知會註射、植入或使用某某藥品、材料、光聲電美容設備,然而實際操作中卻偷偷換成更便宜的藥品、材料或設備。比如,前期通過低價宣傳吸引求美者,前幾次給患者註射瘦腿針時兌生理鹽水。可是之後再去註射時,會告訴妳體驗優惠價已經用完了,價格立馬蹭蹭蹭上升。
第二個,直接操作:容易出安全事故
急於嘗試輕醫美賺錢的前店後院,乘著消費者“消費升級”的浪潮,服務內容也“升級”,後院不僅可以體驗產品,也推出輕醫美收費項目,或者把輕醫美項目包含在賣卡的套餐裏。由於後院跟消費者有更親密的“身體接觸”,更容易鎖定和說服客戶,消費者在沒有核實他們的經營資質和美導執業資質的情況下,很容易就付費嘗試。
事故壹旦發生,當事人基本會上門鬧事,顧客受到驚嚇後,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打聽鬧事緣由,甚至在聽到雙方協商內容後,就能大概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壹來二去的,花完錢就不來了。
第三個,做中間人:顧客感到被欺瞞
還有壹些門店老板,不敢直接在店裏接單,就跟“名醫”或微商合作,只收回扣,讓顧客自己去“醫生”或微商所在的酒店“打針”。產品好與不好,真還是假,資質是否合格,全憑對方良心。
這樣簡單粗暴地把客戶送出去,顧客壹旦發生意外或不滿意,門店盡管可以規避壹部分責任,但顧客流失幾乎在所難免。
第四個,開培訓賣課程:包畢業,不包專業
除了上述三種方式變現,還有壹種禍害同行的變現方式,那就是賣課程。請來的醫生可能是專業的,播放的視頻也是專業的,產品、器械也可能是質量上乘的,唯獨畢業的學員,壹定是不專業的。
期間還會推銷和打包販售壹些低價低質,但包裝成“原裝進口”的產品銷售,獲得更多毛利。
第五個 ,只賣產品:價格太低,貓膩太多
輕醫美產品的使用者們,大多對產品不了解,或產品知識僅來自銷售人員的介紹,對產品定價沒有清晰認識,更沒辦法區分產品優劣和真假。
這就給門店用低價格攬客,留足足夠的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