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案例分析增加信息量,對先驗概率進行修正,從而提高決策者對未來可能性的把握,達到降低決策風險的目的。那麽下面是我整理的網絡營銷成功的案例分析,就隨我壹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網絡營銷成功的案例分析壹
華為:縮小經營單位,打“班長的戰爭”
華為最近組織的變革做得比較多,任正非提出,“簡化組織管理,讓組織更輕更靈活,是我們未來組織的奮鬥目標”。華為最近所做的壹個大的改革,就是提出“班長的戰爭”。華為將從中央集權變成小單位作戰,“通過現代化的小單位作戰部隊,在前方去發現戰略機會,再迅速向後方請求強大火力,用現代化手段實施精準打擊”,這就是所謂班長的戰爭。
要實現這種改革,就是要建立子公司的董事會。過去華為為什麽要中央集權呢?就是要組織集團沖鋒,因為我們火力不夠,即企業的資源不夠,所以得把整個企業的資源集聚在壹起形成強大火力去沖鋒。那麽現在不壹樣了,現在企業的品牌資源、資金資源、客戶資源都有了,這時候就需要變陣,要把集中的權力下放,企業的壹些重大經營決策就要下放到子公司董事會,而不再是集團的董事會來。
強調“班長的戰爭”,並不是說班長可以為所欲為,而是需要資本的力量監督,需要董事會來監督班長。所以任正非提出,我們既要及時放權,把指揮權交給壹線,又要防止壹線的人亂打仗,監控機制要跟上,所以要建立子公司董事會,由子公司董事代表資本實現對經營者的監督。
任正非認為企業管理要學部隊,他認為部隊的組織機構是最具有戰鬥力的。像美軍早就把作戰單元變成旅,以旅為單位,作戰能力更厲害。美軍內部還在改革,未來的方向是作戰單元有可能從軍直接管到營,壹個班的火力配置要達到壹個旅級的配置,以後炮火就是跟著妳的班長,提高壹線的綜合作戰能力。
縮小作戰單元,讓前方聽得見炮火的人指揮戰爭,提升壹線的綜合作戰能力,總部變成資源配置和支援的平臺,這是華為組織變革的壹個趨勢。
所以華為現在提出要簡化組織管理,讓組織更輕更靈活,五年以內逐步實現讓前方來呼喚炮火;要縮減組織層次,縮小規模,幾個組織合並成壹個組織,進行功能整合,以便於快速響應前方的呼喚。
當年美國打伊拉克,美軍組建了“三人戰鬥小組”。第壹個叫信息情報專家,他帶著先進的設備就可以測出這個地方有多少兵力,確立敵人的目標方向後,把情報傳遞給火力戰鬥專家;火力戰鬥專家根據他的情報來配置炸彈,然後報告給戰鬥專家;戰鬥專家可能就是壹個少將,他計算出必要的作戰方式,按照軍部授權,直接指揮前線炮兵開火,這就是“三人作戰小組”。當然三人小組並不是說只有三個人,每個人可能又帶領壹個小組,但這三人小組本身來講又是壹個小組,是壹個綜合作戰小部隊。
縮小經營單位,我認為這是未來組織變革的壹個趨勢。往往企業壹做大就面臨很多問題,其中壹個就是搭便車、混日子的人越來越多,占著位子不作為、不創造價值的人越來越多。那在互聯網時代,要快速捕捉機會、響應市場,組織就必須得精簡、簡約,而不是搞人海戰術,使得每個人都成為價值創造者,使每個人都能有價值地工作。
這就需要改變我們整個的組織結構和組織模式,總部是要求提高專業化整合與管理能力,壹線則是要提高綜合作戰能力。大家看到,不管是互聯網企業小米,還是傳統企業海爾及華為,所進行的變革都是在走向組織精簡扁平化,強調速度,強調客戶價值導向。
組織結構不再是過去的傳統的金字塔結構,企業的權威也不再是行政權威,它包括專業權威,也包括流程權威。
網絡營銷成功的案例分析二
褚橙——打造高溢價的農產品電商
本來生活網運營中心副總經理唐宋在名為《像可口可樂壹樣賣水果》的分享中提及,在做褚橙2013年的品牌營銷的時候,考慮到的問題——如何將非標準化的東西做成壹個標準化,以及如何面對年輕人做推廣。
於是我們看到本來生活網以“講故事+文化包裝+食品安全+社會化媒體營銷+產銷電商壹條龍”,打造了2013年褚橙大賣。其中將大數據技術和社會化廣告技術進行結合,通過“褚橙故事”傳播+預售促銷活動相互配合的形式為褚橙的售賣做預熱的方式值得借鑒。以下是壹些在之前廣泛討論的事實基礎上總結的褚橙案例要點:
1)利用大數據技術為社會化廣告投放提供方向和依據
精準鎖定目標人群,進行定向推廣
2)為產品傳播進行內容營銷
制定了三組適合社會化傳播的內容方向,包括:褚橙產品安全方向、褚時健故事勵誌方向、微博粉絲獨享優惠方向,建立起與目標消費者聯系的橋梁
3)將大數據技術捕捉到的精準畫像與內容方向進行匹配
制定不同投放組合計劃,測試出互動率最高的傳播組合進行重點推廣,確保每壹分推廣費用都花在刀刃上
4)邀請達人品嘗勵誌橙活動-開展“無任何門檻”形式的饋贈活動
搜集了1000名不同行業的80後創業達人進行了褚橙無償激勵贈送活動。30%的達人接受了贈送,後續帶來了更多圍繞褚橙的熱議話題。
點擊下頁進入更多網絡營銷成功的案例分析相關內容
比較成功的網絡營銷案例
支付寶
案例名稱:支付寶錦鯉營銷
時間:2018年10月
簡介:支付寶在微博發起了壹個抽獎活動,要抽取壹位幸運兒,獲得全球免單大禮包,禮包裏包括海內海外數百名商家的禮品。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由於活動獎品含金量相當高,只選壹個人,而且恰好選在國慶長假這個時間點,再加上各大合作的商家也紛紛前來自我宣傳,總***引起了300多萬網友的轉發,得到了超過2億的曝光量。
支付寶這次錦鯉營銷,結合了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及現下正火的的轉發錦鯉的梗,再聯合各大商家壹起打造噱頭,其本身就是壹場相當聰明的低成本營銷策劃,且最後也帶來了百萬級別的傳播效果。
拼多多
案例名稱:拼多多砍價營銷
簡介:用戶從拼多多分享商品給好友砍價,當產品砍價到0元時,用戶便可免費獲得該產品。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這種裂變不僅能促成高分享率,且能達到高的轉化量。從表面上看,砍價到0元,商家有所虧損,但是實際上,要“砍”到免費非常難,往往是商家和拼多多方獲得了高曝光量,收割了大量的下沈用戶。
三只松鼠
案例名稱:三只松鼠客服營銷
簡介:三只松鼠最早出名的不是堅果,而是賣萌服務。三只松鼠的客服和淘寶的"親"文化不同,親切地稱顧客為"主人"。基於用戶體驗,三只松鼠還把售前客服分為了小清新文藝騷年組、喪心病狂組等。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這些定位於目標消費群體的營銷方式,極大地滿足了顧客的消費體驗,此外,還強化了品牌形象,讓顧客聽到“主人”這兩個字,就想到三只松鼠。
可口可樂軟文營銷案例
可口可樂是全球最著名的產品之壹,也是流行文化的壹部分。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
可口可樂成功的營銷案例1:
迪拜可口可樂壹個戶外創意廣告視頻在微博上風靡:在迪拜,有大量南亞的勞工,每天拿著6美元的微薄工資,對他們來說每分鐘0.91美元通話十分奢侈。
為了方便這些勞工,可口開發了壹款可以用可樂瓶蓋當通話費的電話亭裝置——“hellohappiness“。只要投入壹個瓶蓋,可獲得免費三分鐘國際通話。
可口可樂的這壹廣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據不完全統計,該視頻點贊次數超過6.6萬,轉發量已超12萬人次。
據本次活動的廣告公司透露,這次“hellohappiness”廣告視頻主要投放於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社交網絡上,如微博、各大門戶網上,可口可樂的此次廣告在微博上還獲得了大量大V的轉發。
精準營銷、借力傳播——“昵稱瓶”
據介紹,可口可樂在推出“昵稱瓶”時,首先針對意見領袖進行產品投放,結合明星效應,利用明星、時尚名人、社會名人在社會化網絡上的活躍度,制造出N個信息高點,產生極大範圍的傳播擴散,然後才引起公眾們的興趣。
大咖吃貨女神,閨蜜。
在推廣的初期,就有非常多社交平臺上的“達人”、藝人、明星和媒體賬號秀出了帶有他們名字的“昵稱瓶”,進而引起如海嘯般壹波接壹波的傳播熱潮。
可口可樂抓住了社交平臺上各種關鍵詞和社群標簽,而這又恰恰是當下80、90、00後們集中的話題,尤其在網絡用語和生活用語之間的界限日漸模糊的當下,這樣的“昵稱瓶”有了肥沃的生存的土壤,並且它具備自己發芽生長、枝葉茂盛的能力。
值得壹提的是,在60多個昵稱當中,“_絲”並沒有被可口可樂選上,這是因為可口可樂需要選擇正面、積極向上的昵稱。
可口可樂成功的營銷案例2:
說起可口可樂近年的營銷案例,就不能不提去年火了壹把的昵稱瓶現象,
真正創造這些詞匯的,其實就是這個社會上普通的年輕人,他們也許就是可口可樂的消費者,是他們創造了這些詞匯表達自己,可口可樂又把這些內容節點“還給了”他們自己。
關鍵是,看似如此簡單的創意,為什麽只有可口可樂想到並火了壹把?我想《哈佛商業評論》早在2011年的壹篇采訪解答了這個問題。采訪中可口可樂公司CMO——JoeTripodi指出,作為消費品公司,必須明白:消費者能夠創造比妳們更多的信息;是消費者而不是妳擁有妳的品牌。
換句話說,好的社會化營銷案例,並不需要妳去天馬行空地想出壹個石破天驚的點子,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內容節點,這些內容節點的創造者很可能就是妳的消費者。快消品公司只要去虛心傾聽消費者自我創造的“內容”,找到符合妳品牌的內容節點去傳播就足夠了。就像Joe指出的,可口可樂的作用應該是主持人,而不是廣播者或者布道者。
與之相反的案例,是李寧公司著名的換標失敗的案例,李寧想用“90後”這個內容節點完成壹次品牌革命,但是,“90後”這個內容節點,並非李寧公司的主要目標客戶群體所主張的內容。換句話說,李寧恰恰忘了是消費者而不是李寧公司擁有李寧這個品牌的事實。當壹個品牌被創造並且存活於世許久之後,就像壹個作家創造的人物,它已經有了獨立的生命。讀者不會輕易允許作者去改變這壹切,就像福爾摩斯迷不允許柯南道爾殺死他們心目中的神探壹樣,當公司試圖用另壹種概念去強行替換之時,失敗了。
二、情感節點
出去旅遊的人壹定都有這樣的經歷,很多旅遊景點會發給妳壹些小冊子,妳每到壹個景點,就給妳蓋壹個章,用壹種看似更正式的方式確認某某“曾到此壹遊”。對於壹般人來說,這也是刷存在感的壹種方式。這其實也是壹種情感的引爆點,可以喚起人心中的美好情感感覺。
去年,可口可樂和啪啪展開了合作,把這壹點搬到了移動互聯網上。啪啪的特點之壹是照片濾鏡功。此前,啪啪水印濾鏡只為李冰冰和周傑倫導演的電影《天臺愛情》開放過該特權服務。可口可樂為了配合昵稱瓶的活動,在與啪啪的工作人員協商溝通後,決定訂制推出可口可樂的專屬水印,嘗試從照片水印上做廣告營銷,讓每壹個人在拍照的時候刷到存在感,並透過啪啪分享到新浪微博、騰訊微博、qq空間、微信朋友圈、人人網等。結果,在水印濾鏡上線的兩周時間內,在啪啪上***有超過兩萬張圖片被網友加上了可口可樂昵稱瓶的水印濾鏡。
在這個案例中,難點並不在於情感節點的發現,而在於如何將它“變現”。在過去,可口可樂可能更多會采用拍溫情的廣告形式來利引爆這種“情感節點”,但在此案例中,可口可樂想到了利用啪啪水印這種電子印記形式,提供了壹種新的可能性。
三、時間節點
在互聯網時代堆時間節點利用最好的案例,首推阿裏發明的“雙十壹”以及現在電商網站普遍采用的限時秒殺玩法。電商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時間規律,比如以前,節假日休閑時間是人們購物的高峰期,因為上班時間人們不可能離開辦公室去逛商場,商家往往也選擇此時進行促銷。但電子商務改變了這壹切,並形成了新的銷售時間波峰與自己的節奏。
可口可樂最近和易迅合作,嘗試搞起了下午3點的限時秒殺活動。選擇這個時間,原因就在於可口可樂認為,下午3點是上班族比較疲憊、精力不集中的時段,在很多公司,下午3點正是下午茶歇的時間,這時候人們瀏覽電商網站去網上購物的幾率也會大大增加。
四、空間節點
“消費者出現在哪裏,我們就要出現在哪裏。”可口可樂這等快消品公司通常會強調這壹原則。因此,可口可樂、阿迪達斯這樣的巨頭會長年不惜血本地贊助諸如世界杯、奧運會等賽事。因為在賽場這樣的特定空間內,消費者的關註度會幾何級數的增加。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出門少了,卻在網絡的虛擬空間內“無處不在”。他們不僅會現場觀看比賽,更會通過網絡或者移動端分享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時候如何進行社會化營銷,就很傷腦筋了。
2014年6月,巴西世界杯即將開幕,目前可口可樂的新營銷策劃還不得而知。但是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時,可口可樂總部攜手FIFA國際足聯獨家拍攝了壹部長達60分鐘的《可口可樂2010FIFA世界杯經典進球慶祝動作回顧》在互聯網上播放,這裏面包括了94世界杯貝貝托的搖籃舞、90世界杯米拉大叔的角旗扭屁股。並獨家重訪這些創造歷史的著名球員。問題是,這更像是壹部世界杯進球集錦,可口可樂為何想到要拍攝這樣壹部紀錄片,這又和可口可樂的品牌傳播又有何聯系?
其中的壹個鏡頭或許會讓妳有所感悟。原來,20年前的1990世界杯上,米拉大叔帶領喀麥隆隊殺入世界杯八強,這不僅是非洲球隊首次殺入世界杯八強,也是迄今為止最好成績。當年米拉大叔進球後喜歡跑到角旗區去扭屁股,因為某種陰差陽錯,恰好當時場地邊廣告牌播放的廣告是可口可樂!米拉大叔和可口可樂壹起被電視鏡頭定格在歷史裏,可口可樂工作人員發現了這壹偶然出現的特殊時刻,於是新瓶裝舊酒,重新利用,放在了紀錄片的開頭播放。2010年世界杯也是第壹次在非洲大陸舉行,可口可樂的紀錄片可以喚起非洲人對20年前無限美好的記憶,傳播獲得了出乎意料的良好效果。
在這壹案例中,可口可樂把過去的具有歷史意義的空間節點結合當下的熱點,重新傳播了壹遍。看似偶然,但仍有可普遍借鑒的意義。
可口可樂成功的營銷案例3:
2012年夏季,為助威倫敦奧運會中國代表隊,可口可樂特別推出"節拍的力量"Campaign,邀請消費者壹起"加入中國節拍",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助威鼓勵。
鴻媒體通過獨有的"天目"技術,及時洞察每壹位消費者最真實的需求,建立消費者行為檔案庫,綜合分析消費者的主要與潛在興趣。同時,鴻媒體打破固定廣告位束縛,在全網範圍內緊跟消費者進行廣告展現。
精準的定向技術結合突出的創意設計,鴻媒體推動廣告投放7天內就有超過1千萬次展現,覆蓋6百萬目標受眾。廣告平均收視時長為廣告總時長的86%,目標受眾點擊率超過4%。
背景介紹
可口可樂誕生於1886年,是全球排名第壹的碳酸飲料,也是全球最著名的產品之壹,以其酷爽怡神的口味和自由活力的品牌形象備受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的歡迎。如今可口可樂不僅是壹種怡神的飲料,更成為流行文化的壹部分。
2012年7月,第三十屆奧運會將在英國倫敦召開。為助威倫敦奧運會中國代表隊,可口可樂特推出"節拍的力量"Campaign,通過劉翔、何姿、陳壹冰、張繼科等中國隊新生力量的傾情闡釋,邀請消費者壹起為他們"加入中國節拍",助威鼓勵。此次廣告投放主要配合"節拍的力量"Campaign發起,廣告緊密切合奧運熱點事件,通過制造懸疑感,吸引目標消費者帶著好奇到達Campaign主頁面,探索更多內容。
可口可樂的目標受眾以青少年消費者為主。此外,關註奧運、關註中國運動員最新信息的消費者也是此次Campaign希望影響的目標人群。
投放方案
鴻媒體的目標是幫助可口可樂精準鎖定了核心受眾,壹對壹高效地傳達品牌信息。
通過百度搜索數據可以了解到,關註奧運的消費者近期正在高度關註奧運會開幕及比賽安排。此外,中國的明星運動員--如劉翔、張繼科--也是他們重點跟蹤的對象。而青少年消費者不但會及時關註可口可樂和類似品牌的活動,也熱衷通過人人網社交,追捧網絡小說和漫畫,以及在優酷上觀看娛樂、動漫等視頻。
鴻媒體通過獨有的"天目"技術,及時洞察每壹位消費者最真實的需求,建立消費者行為檔案庫,綜合分析消費者的主要與潛在興趣。同時,鴻媒體打破固定廣告位束縛,在全網範圍內緊跟消費者進行廣告展現。
創意設計
為了突出可口可樂廣告的動感與時尚,更好傳達廣告主題,鴻媒體專門設計前導動畫與特型播放框,第壹時間抓住目標受眾眼球。前導動畫以奧運會中國代表隊新生力量為主視覺,配合大號"聽,是什麽聲音讓他們充滿能量?"向受眾發問,緊接著切入視頻廣告。
視頻框采用Campaign主頁面背景,左上角醒目LOGO,統壹品牌信息。受眾可通過視頻框右下"尋找線索"、"答案揭秘"兩個不同按鈕,分別到達Campaign主頁面"線索篇"與"揭秘篇",觀看完整視頻並了解更多活動信息,也可通過視頻框上方SocialMedia分享,壹鍵至人人網、開心網、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的可口可樂官方頁面/賬號進行交流與分享。
投放結果
廣告投放7天就有超過1千萬次展現,覆蓋6百萬目標受眾。廣告平均收視時長為廣告總時長的86%,目標受眾點擊率超過4%。
網絡營銷案例100例
經典案例深刻地影響著我們,也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正可謂百花齊放,創意滿天飛,下面我給大家分享八大網絡營銷成功案例,希望妳能滿意。
案例壹:天貓蘇寧撕逼大戰——媽媽再打我壹次
“媽媽再打我壹次”是2013年12月網絡走紅的壹組媽媽打女兒耳光和母女間對話的四格漫畫圖片,其名字取自於臺灣電影《媽媽再愛我壹次》。在雙十壹期間,被蘇寧易購取材改成“媽媽再打我壹次”的廣告“TM的雙十壹妳該多壹個選擇”。不得不說,這次的廣告非常有針對性,用天貓的紅對比蘇寧易購的藍,既有嘲諷又有真相,大家“其樂融融”,不知道馬雲看了這個廣告圖作何感想啊。後來被網友傳出了回扇版,果然吵吵不過癮,真的是要動起手來啊。引發網友大量轉發和圍觀熱議。
案例二:百度——線下事件線上營銷:“Hi,約嗎?”
今年九月,在西半球的iPhone6以“比更大還更大”的姿態刷屏互聯網時,東半球的百度輸入法也首度打出了“更懂妳的表達,以及妳的iPhone”的概念,掀起了壹場“懂妳”風潮。連全民老公王思聰也加入其中,發微博力挺百度,因此百度輸入法又被稱為“王思聰同款輸入法”。同時,百度輸入法iPhone版還作為中國第壹個亮相紐約時代廣場的移動互聯網產品,其面向全球華人邀約的線下廣告文案:“Hi,約嗎?”壹時成為10月份流行壹時的網絡流行語,並引發大量網友的熱議和跟風熱潮。百度輸入法利用紐約時代廣場廣告的線下事件,營造線上營銷的案例,還得到1號店等諸多以營銷見長的企業跟風模仿,可謂2014年非常搶眼的互聯網營銷事件。
案例三:褚橙——壹顆互聯網的橙子
本來生活網的創立者均曾經是《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新京報》、網易等媒體的創業者。媒體人轉型仍深諳媒體之道。本網曾主導了“回家吃飯”等熱門社會話題之後,“褚橙”則是使本網更上壹階的階梯。三大運作關鍵點:關鍵點1:_橙_時健種的冰糖橙。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這句話在網上傳播非常廣泛。然後用壹些數字來概括_老:85年跌宕人生,75歲再次創業,耕耘十載,結出24000萬累累橙果。關鍵點2:個性化包裝此外,把包裝作為核心傳播的素材,並且,包裝上帶著LOGO,圖文被轉發,LOGO壹目了然。關鍵點3:10大青年勵誌微視頻。後續又出效果:褚橙柳桃潘蘋果。幾番營銷過後,生活網已經在全國100個城市擁有註冊用戶幾百萬,均是收入較高、素質高的文化界、白領人士和家庭用戶,年齡層28-35歲,女性占55%。
案例四:滴滴打車——有錢任性
微信的滴滴打車投入10億巨額補貼打起營銷戰,眾多中小規模的打車軟件紛紛落馬。滴滴打車與微信支付合作已經啟動第三輪營銷,不僅將立減的金額從5元漲回到了10元,並推出了新用戶首單立減15元的優惠,而且在今年的情人節、感恩節等節日裏發出大數量紅包,後又推出“四個小夥伴三個用滴滴”等壹系列營銷手段。著實實惠了價格戰中的乘客和司機,用戶活躍度高居不下。
案例五:辛巴達拯救_族——7天7夜極致直播
雙11後,微博賬號@我是騎行家發出了壹封辭職信,聲情並茂的表達了下定決心轉換人生跑道,辭去天貓商城運營總監壹職,並闡述了電商運營的艱辛無奈,使公眾的關註點迅速聚集在了這個備受庫存壓力大、量小沒廠、訂單延期等諸多難題折磨的電商群體,引發電商人***鳴,網友並為其命名“_族”。其實,這是辛巴達服裝小快生產營造的壹系列事件營銷,從辭職信到北京世貿天階情侶_舉牌求拯救活動等等。“_族”躥紅後,其借勢在微博發起了辛巴達“7天7夜爆款挑戰賽”,並承諾被隨機選中的7位幸運賣家免費體驗3天打版,7天生產50件服裝的極致生產新模式。顛覆傳統服裝供應鏈的決心可見壹斑。該活動吸引了近1000位服裝電商賣家參加報名,值得稱贊的是此次辛巴達采用全程官方網站、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賬號同步直播形式,公開、透明化服裝生產過程,得到大量媒體和網友的壹致好評。從_族鋪墊到辛巴達出現,線上打造新族群,博同情、引***鳴,線下情侶_站街舉牌求拯救,線上線下相呼應,輿論到達巔峰之時話鋒壹轉托舉出辛巴達服裝小快生產,將_族圍觀流量悉數導入辛巴達爆款挑戰賽,這背後營銷手段接連精密值得細細品味。
案例六:魅族MX4——壹次非典型營銷
魅族變了。壹改以前營銷的弱勢,以“自黑”的營銷路數拿到了當日百度搜索風雲榜Top1。在微博平臺,魅族科技#2014魅族新品發布會#、#魅族MX4#兩大話題累計7億閱讀量。發布會開始僅40分鐘,兩個話題就成功占據微博話題排行榜榜首,包攬綜合熱搜榜冠亞軍。魅族首次在百度貼吧直播的新品發布會,當天僅圖文直播貼已獲得超過862萬關註量。從預熱時的懸念營銷,到發布會全程不忘對競爭對手的挖苦揶揄,“自黑”、“制造負面輿論”的做法當然並非魅族首創,魅族的非典型在於其將自黑和負面當作重要武器來用,並通過對信息、時間點和尺度的良好拿捏,贏得了足量關註,並最終取得良好效果。
案例七:小米——“神文案”
小米在產品的文案策劃和畫面表達上有兩個要求:壹要直接,講大白話,讓用戶壹聽就明白;二要切中要害,可感知,能打動用戶。三個經典案例:“小米手機就是快”、“小米活塞耳機”和“小米移動電源,10400毫安時,69元”。廣告的信息輸出是需要編碼的,到消費者那裏需要解碼,然後中間會有幹擾和耗損,所以最有效的是編碼簡單,解碼直接,保真度最高。
案例八:阿裏巴巴——壹堂社會化營銷課
阿裏巴巴上市前,不論《阿裏巴巴上市路演宣傳片》在微信中的傳播分分鐘破10萬閱讀量,還是馬雲用壹口流利的英語告訴大家阿裏巴巴是什麽,都不出意外的博得壹片滿堂喝彩。另外還有《阿裏巴巴美國路演PPT》和《阿裏致投資者的信說了啥?》這樣的內容從“探秘”、“內幕”的角度展開,吸引力還是有的,妳看到會不會看看阿裏到底說了什麽呢?這就是在上市過程中的重要傳播節點。簡單總結如下:首先,明暗線傳播互補;另外,註重關鍵意見領袖;最後,註意傳播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