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D青黴胺藥典標準2.1名稱2.1.1中文名稱D青黴胺
2.1.2漢語拼音梅清安
2.1.3英文名青黴胺
2.2結構式
2.3分子式和分子量C5H11NO2S?149.21
2.4來源(名稱)及含量(效價)本品為D3巰基纈氨酸,C5H11NO2S含量以幹燥品計不得低於95.0%。
2.5性狀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粉末。
本品溶於水,微溶於乙醇,不溶於氯仿或乙醚。
2.5.1取本品,精密稱定,加1mol/L氫氧化鈉溶液溶解,定量稀釋,制成每1ml含50mg左右的溶液,依法測定(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VI E),比旋光度為61.0至665。
2.6鑒別(1)取本品約40mg,加4ml水溶解,加入2 ml磷鎢酸溶液(1 → 10),搖勻,靜置幾分鐘後溶液呈深藍色。
(2)取本品和D青黴胺對照品,加水溶解並稀釋成每1ml含2.5mg的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ⅴ b)檢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用正丁醇-冰醋酸-水(72: 65438)在100幹燥供試品溶液中,主斑點的位置和顏色應與對照品溶液中主斑點的位置和顏色相同。
(3)取本品約0.5mg,加入0.5ml鹽酸和4ml丙酮的混合溶液,使其溫熱,然後在冰浴中冷卻,用玻璃棒摩擦管壁,析出白色沈澱,過濾,用丙酮洗滌沈澱,晾幹,將此沈澱制成1%水溶液,應為右旋。
2.7檢查2.7.1的酸度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含10mg的溶液,依法測定(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六H),pH值應為4.0 ~ 6.0。
2.7.2 D二硫化青黴胺取本品約0.125g,精密稱定,置於100ml容量瓶中,加入稀釋劑(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鈉1.0g,加水溶解稀釋至1000ml,搖勻),溶解稀釋至刻度,作為供試品。另外,準確稱取適量於105℃幹燥至恒重的D青黴胺二硫化物對照品,用稀釋劑溶解並定量稀釋,制成每1ml含約12.5μ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取適量D青黴胺對照品和D二硫青黴胺對照品,加稀釋劑溶解並稀釋,制成每1ml含D青黴胺1mg和D二硫青黴胺0.1mg的溶液,作為系統適用性試驗溶液。根據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版藥典,附錄V D),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磷酸鈉己烷磺酸鈉溶液[取磷酸二氫鈉6.9g,己烷磺酸鈉0.2g,加900ml水溶解,用磷酸溶液(1→10)調節pH值至3.0±0.1,然後用水稀釋至1000ml,混勻]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10nm。將20μl系統適應性測試溶液註入液相色譜儀,並記錄色譜圖。D青黴胺峰和D青黴胺二硫化物峰的分辨率應大於3.0。取20μl對照溶液註入液相色譜儀,調節檢測靈敏度,使主成分色譜峰的峰高約為滿刻度的25%,然後精密量取20μl供試品溶液和對照溶液,分別註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含D的青黴胺二硫化物不應超過65438±0.0%。
2.7.3青黴素應根據抗生素微生物檢定法(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ⅶa)進行測定。
2.7.3.1培養基配制蛋白腖6.0g、胰酶消化酪蛋白4.0g、酵母膏粉3.0g、牛肉膏粉1.5g、葡萄糖1.0g、瓊脂15.0g、水1000ml,滅菌後調pH至6.5 ~ 6.5。
2.7.3.2的試驗菌株藤黃微球菌按照藤黃微球菌[CMCC(B)28001]制備菌液。
2.7.3.3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適量青黴素對照品,加入滅菌的磷酸鹽緩沖溶液(pH 6.0)溶解,定量稀釋,制成每1ml含0.02單位的溶液。
2.7.3.4試液的制備取本品65438±0g,精密稱定,置於分液漏鬥中,加9ml水溶解,加入65438±00ml乙醚和65438±0ml磷酸鹽緩沖液(pH 2.5),搖勻,萃取65438±0分鐘,將水層分入另壹分液漏鬥中,用乙醚萃取兩次,每次65438+。加入9ml水和1 ml磷酸鹽緩沖液(pH 2.5),搖勻30秒,棄去水層(上述操作應在6 ~ 7分鐘內完成)。乙醚層用10ml滅菌磷酸鹽緩沖液(pH 6.0)萃取3分鐘,取水層5ml作為試液(1),剩余水層加入0.1ml青黴素酶(青黴素酶每1ml應大於300萬單位),36 ~ 37℃保溫1小時。
2.7.3.5測定法取至少4個雙盤,在每個雙盤的中底層加入10ml培養基,在細菌層加入5ml培養基,在每個雙盤中放入6個不銹鋼小管,將對照溶液、供試品溶液(1)和供試品溶液(2)分別滴入對角的2個管中,在29-30℃培養24小時,測定每個抑菌圈的直徑。供試品溶液(1)引起的抑菌圈平均直徑不得大於對照品溶液引起的抑菌圈平均直徑,供試品溶液(2)不得產生抑菌圈(0.2單位/克)。
2.7.4幹燥失重取本品,以五氧化二磷為幹燥劑,60℃減壓幹燥至恒重,失重不得超過0.5%(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VIII L)。
2.8含量測定取本品約0.15g,精密稱定,加醋酸緩沖液(取醋酸鈉5.4g,置100ml量瓶中,加水50ml使其溶解,用冰醋酸調節pH值至4.6,加水稀釋至刻度,搖勻)溶解並稀釋至刻度。電位滴定法(藥典二部2010版附錄ⅶ a),以鉑電極為指示電極,以汞-硫酸亞汞電極為參比電極,用硝酸汞滴定溶液(0.05mol/L)緩慢滴定至終點。每1ml硝酸汞滴定溶液(0.05mol/L)相當於7.461mg的C5H11NO2S。
2.9重金屬解毒劑。
2.10儲存密封保存。
2.11制劑D青黴胺片
2.12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
3 D青黴胺說明書3.1藥品名稱D青黴胺
3.2英文名青黴胺,Beracilline,PCA
3.3 D青黴胺別名D青黴胺鹽酸鹽;二甲基半胱氨酸;青黴胺;二甲基半胱氨酸
3.4神經系統藥物分類>:抗晶狀體變性藥物
3.5片劑劑型:0.1克,0.125克,0.15克,0.25克..
3.6 D青黴胺的藥理作用D青黴胺是青黴素的降解產物,是壹種含巰基的氨基酸,是銅、汞、鋅、鋁的有效絡合劑,能促進這些金屬從腎臟排泄。用於肝豆狀核變性,可使尿銅排泄增加5 ~ 20倍,改善癥狀,強於二巰基丙醇;對汞中毒也有解毒作用,但不如依地酸鈣鈉和二巰基丙磺酸鈉,用N乙酰DL青黴胺更好。此外,它還可用於治療壹些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d青黴胺是壹種含巰基的氨基酸,能斷裂二硫鍵,分解巨球蛋白和類風濕因子,解聚免疫復合物,抑制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從而在補體的參與下減輕免疫復合物對肝細胞的損傷。此外,它還能抑制脯氨酰基肽酶的羥基化,抑制肝內前膠原纖維轉化為膠原纖維,防止肝纖維化。d青黴胺有明顯的排銅作用。
3.7 D青黴胺的藥代動力學D青黴胺口服吸收良好,在65438±0h達到血藥濃度峰值;分布於全身各部位,血漿和皮膚中最高,可通過胎盤;與蛋白質結合後,可進入關節滑液,其濃度為血漿濃度的50% ~ 80%;少量可儲存在組織中,在不同組織器官中的滯留時間不同。在富含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的組織中,t1/2殘留時間長達90小時,停藥後3個月血漿中可檢測到D青黴胺。經肝臟代謝,經腎臟排泄,24小時排泄80%。
青黴胺治療肝豆狀核變性3.8 D的適應癥強於二巰基丙醇。對鉛汞中毒也有解毒作用,但不如依地酸鈣二鈉和二巰基丙磺酸鈉。也用於壹些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用於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動性肝炎。
3.9 D青黴胺的禁忌癥是1。對D青黴胺過敏者、哺乳期及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2.對青黴素、粒細胞缺乏癥、再生障礙性貧血、肌無力、紅斑狼瘡過敏者禁用。
3.10註意事項1。患有嚴重皮膚、肝臟和血液疾病的患者。
2.用藥前要做皮試。
3.11 D青黴胺不良反應1。d青黴胺是青黴素的衍生物,與青黴素有交叉過敏反應,可先用小劑量脫敏。
2.不良反應輕微,可長期服用,偶見皮疹、味覺障礙、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蛋白尿等。偶爾有骨髓抑制和腎損害。偶爾會引起頭痛、咽痛、乏力、惡心、腹痛、腹瀉等反應。
3.長期服用可引起視神經炎(由於吡哆醛耐藥,可用維生素B6治療)。
4.對腎臟有* *影響,可能出現蛋白尿和腎病綜合征。
3.12 D青黴胺1的用法用量。開始壹天250mg,分兩次服用,之後每隔幾天增加壹次,直到壹天2g,分三次服用,1個月後減少到壹天1 g,癥狀改善後間斷服用。
2.鉛汞中毒:劑量為每日1g,分四次服用,5-7天為1個療程。停藥兩天,1療程開始。壹般1 ~ 3個療程即可。
3.免疫性疾病:成人劑量為每日1.5 ~ 1.8g,可使用6個月以上。以上都要空腹服用。口服: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動性肝炎,每日3次,每次0.1 ~ 0.3g,6個月為1療程;肝豆狀核變性(HLD)發生於成人,每日三次,每日總劑量為20 ~ 25 mg/kg。癥狀緩解後改為間歇用藥,但需終身服用。劑量以每日尿銅排出量0.2mg為準,兒童每日三次,每次20mg/kg。
3.13藥物相互作用D青黴胺可加重抗瘧藥、黃金制劑、免疫抑制劑和保泰松對造血系統和腎臟的不良反應;與鐵劑合用,D青黴胺的吸收可減少2/3,故應在服用鐵劑前2小時口服,以免降低D青黴胺的療效;D青黴胺是維生素B6的拮抗劑,使用D青黴胺時應提前壹天給予維生素B6 30 ~ 60mg,以防止D青黴胺的肝毒性反應。與地高辛合用時,地高辛的血漿濃度會明顯降低;與含氫氧化鋁或氫氧化鎂的復合抗酸劑合用時,d青黴胺的吸收減少。如果必須合並用藥,最好兩種藥物分開2小時;與吡唑類藥物合用,可增加後者血液系統的不良反應;與胃腸消化藥合用,可減少d青黴胺的吸收,宜每2小時服用壹次;深紅礬與d青黴胺的螯合反應降低了d青黴胺的胃腸吸收;隨食物服用,可使d青黴胺的吸收減少50%。
3.14專家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