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播力方面,XBB展現出極強的免疫逃逸能力,全球目前獲批的抗體藥物都在XBB.1.5面前敗下陣來,疫苗接種、自然感染建立的免疫屏障迎來了壹個狡猾的對手。事實上,2022年12月,BQ.1、XBB毒株已在我國檢出。
2022年12月31日晚上,“陽康”壹周的廣州市民李明打算到地標廣州塔打卡。晚上8點多,當他從番禺的家中開車出門時才發現,人實在太多了,“光掉頭就等了快半個小時”。而在已經過了第壹波感染高峰的其他城市,很多“陽康”也出來“湊熱鬧”,成都SKP商場、長沙五壹廣場等城市地標區人頭攢動。
他們中,有不少人覺得自己剛感染過新冠病毒、有抗體,再加上已經接種三針疫苗,短期內重復感染的風險很低。若放在同壹毒株下,這種想法基本正確。但最近,被網友稱為“鷹頭獅”的奧密克戎新亞型XBB.1.5正在全球卷起新壹輪感染風暴。根據美國疾控中心於美東時間2022年12月30日公布的數據,當周美國40.5%的新冠感染病例由XBB.1.5毒株引起。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傳播力方面,XBB展現出極強的免疫逃逸能力,全球目前獲批的抗體藥物都在XBB.1.5面前敗下陣來,疫苗接種、自然感染建立的免疫屏障迎來了壹個狡猾的對手。事實上,2022年12月,BQ.1、XBB毒株已在我國檢出。據專家分析,國內感染BF.7和BA.5.2,甚至BQ.1.1毒株的“陽康”患者,也不能避免XBB的再次感染。如何避免、應對新冠病毒多次感染的風險,將要成為國內防疫看得見的挑戰。
代號“鷹頭獅”,憑近100%增速成歐美頭號毒株
在歐美國家,XBB、BQ.1.1分別被冠以“鷹頭獅”和“地獄犬”的代號。這是目前全球流行度最高的兩個突變株家族,從命名就可見其實力兇悍。
從進化起源看,BQ.1.1的父系毒株BQ.1在2022年6-7月份出現在尼日利亞,9月份開始在歐美國家流行,在英國感染數量四天內翻了壹番。數據顯示,BQ.1毒株成倍擴增的時間只需要壹周,“地獄犬”BQ.1.1的傳染速度比其父系BQ.1更快。
但它們都敗給了代號為“鷹頭獅”的XBB。作為BA.2.10.1和BA.2.75亞系的重組體,XBB最先起源於印度,最近在攻陷新加坡、泰國、日本等亞洲國家後,又在澳洲爆發。現在,美國東北部地區確診病例中,50%以上感染的是XBB,其子系XBB.1.5的免疫逃逸能力更強——根據美國疾控中心9月~12月公布的數據,與此前占據主要位置的BQ.1.1相比,XBB.1.5的相對增長速度要快將近100%。
圖片來源:梅斯醫學
outbreak.info網站援引全球***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的數據稱,截至2022年12月31日,XBB.1.5已在至少74個國家和地區被發現,在美國已蔓延至43個州。
2022年12月20日,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三個月以來,已經監測到BF.7、BQ.1、XBB傳入我國,雖然BQ.1、XBB尚未在我國形成優勢傳播,但專家預測其傳播優勢會逐漸增加,可能會和BA.5.2、BF.7,以及其他50多個輸入的亞分支,形成壹個***循環。
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副研究員、北京昌平實驗室領銜科學家曹雲龍公開表示,“XBB.1.5增長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他認為,它會在短時間內成為全世界的主要毒株。華大基因副董事長尹燁直接在他的公眾號上提醒,因為XBB、BQ.1.1這兩種毒株已在多地檢出,可能會帶來第二波的感染高峰。
但從破壞力來看,在流行BQ.1和XBB的國家,重癥率和死亡率沒有顯著增加。最新研究顯示,XBB.1.5的致病力並未明顯增強,與BA.2.75類似或更低。梅斯醫學提到,從新加坡等地來看,XBB.1和XBB.1.5毒性比較弱。
剛“陽”過也會二次感染,XBB具有極強的免疫逃逸能力
如果“最狡猾”的XBB、BQ.1成為優勢毒株,我們會再次感染嗎?現有疫苗和我們體內的抗體能抵擋得住這波沖擊嗎?
答案或許並不樂觀。首先,“感染後半年內通常不會再次感染”的說法基本適用於同壹毒株。
“目前,還沒有在國內遇到反復感染的情況,在國外有反復感染的情況。”2022年12月30日,中山大學附屬第壹醫院重癥醫學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司向在新冠病毒防治專家訪談會上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表示,目前國內流行的毒株主要是BA.5.2和BF.7,都是BA.5的分支,感染後獲得的抗體可在體內持續三個月到六個月,對同壹毒株或類似毒株也有較好的抵禦作用。司向表示,現在,國內出現了BQ.1.1和XBB等具有更強免疫逃逸能力的變異株,導致防護窗口期縮短,重復感染的風險有所提高。
什麽是免疫逃逸能力?人體特異性免疫由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構成,這種抵抗感染的能力並非個體出生時就具備,而是需要後天感染或人工預防接種才能獲得。當病毒再次入侵時,體液免疫中的抗體可以快速將病毒清除。
在體液免疫過程中,抗體通過與病毒顆粒結合,阻止病毒感染細胞,從而達到“中和”的目的。防感染的效果與有效抗體的中和滴度相關,病毒要在群體免疫的環境中流行,就會產生突變來逃逸中和抗體。
據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分享,病毒刺突蛋白的受體結合域發生突變,從而導致新冠病毒逃逸新冠疫苗和自然感染誘導的中和性抗體。與BA.2相比,BQ.1.1有6個RBD突變,比BQ.1多壹個關鍵突變;XBB的RBD突變則高達7個。
XBB的免疫逃逸能力究竟有多強?多位科學家都提到,XBB更能繞過人們從疫苗中建立的抗體,以及去年12月以來感染的不同類型奧密克戎病毒。曹雲龍也在近期接受采訪時表示,壹個很討厭的事實是,現有的所有疫苗,無論是mRNA疫苗,還是滅活疫苗,對感染的預防作用都較弱,壓制病毒傳播的作用都不理想。
以疫苗接種獲得的抗體效力看,曹雲龍表示,近期在全球範圍內流行的BQ.1.1.10、CH.1.1、XBB等對於三針滅活疫苗接種者的血漿顯示出嚴重的逃逸能力,導致幾乎測不到中和滴度;即使是接種三針疫苗後又感染BA.1、BA.2、BA.5乃至BF.7的康復者,其血漿對於最新的XBB等突變株的中和滴度也下降到了接近檢測下限。
上海近期新冠病毒基因測序結果圖片來源: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根據梅斯醫學,從曹雲龍提供的研究數據來看,即使完成三針滅活疫苗,再感染BF.7,所產生的抗體對BN.1有中度抵禦作用,對XBB.*的抵禦作用很弱,部分人可能再感染;對BQ.1.*均有較高的抵禦作用,可能會壓制後續BQ.1.1的流行。但是對後續的進壹步亞變體,包括CH.1.1.1和BQ.1.1.10均只有弱的抵禦作用。
也就是說,我國感染過BA.5.2和BF.7毒株的人在BQ.1和XBB兩個新變異毒株流行時,可能會重復感染。
對國內接下來的感染潮,梅斯醫學預測,BQ.1.1和XBB.1來襲後會在國內迅速傳播,並且會在未來2-3個月內逐漸趨於流行。此時,除去少數感染後產生超級免疫力,以及直接被BQ.1.1和XBB.1感染的部分人外,大多數人體內仍然沒有抵抗能力,還有再次感染的可能。只有第二波感染完畢以後,奧密克戎帶來的沖擊才會基本停止。
值得註意的是,在歐美國家,多次感染的情況已經被觀測到。盧洪洲表示,盡管感染新冠後短時間內不會感染,但不可否認的是,新毒株流行或將縮短二次感染‘安全窗口’。因此,在歐美國家,壹些免疫力較差的人可能壹年內感染多次。
曹雲龍則表示,如果出現免疫逃逸能力更強的新毒株,特異性地使之前產生的抗體失效,就可能更早地發生再感染,這種情況下很難判定感染後多久會發生再感染。而且,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也各有不同,差異較大。以他觀測的數據,壹個人壹年感染多次已經屬於正常,絕大部分國家在過去壹年都經歷了3-4次重大感染高峰。
新壹輪“囤藥指南”?專家:不靠譜,沒必要“抄作業”
面對還未大規模到來的XBB,公眾保持著高度警惕,各種消息開始霸屏。有人稱,“這玩意主攻心腦血管和拉肚子。所以,有條件的請準備蒙脫石散,補液鹽,整腸生,益生菌各種乳酸菌片,諾氟沙星也來壹盒。”
李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已經看到至少5個人在傳這個版本的“囤藥指南”。雖然他不信,但還是抱著“有備無患”的想法去買藥,結果發現多款藥已經出現斷貨。
廣州部分藥店相關藥品已斷貨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2023年1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張磊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網傳“XBB專用作業”並不靠譜。例如諾氟沙星膠囊屬於抗生素類藥物,可以用於治療細菌性腸胃炎但不適用於病毒性腸胃炎,而且兒童群體不能使用諾氟沙星膠囊,會導致骨骼發育異常。
至於網傳圖片中其余幾種藥品,使用時也有許多註意事項。張磊告訴記者,蒙脫石散是壹種治療腹瀉時常用的輔助藥物,它的作用是收斂保護腸黏膜,使腸黏膜滲出減少,緩解腹瀉癥狀。
對於病毒性感染引起的腸胃炎,蒙脫石散有著極強的吸附作用,能夠吸收病毒壹起排出,所以的確有幫助,但其顆粒比較難排出體外,留在體內可能造成便秘。《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註意到,已有多位兒科醫生呼籲大家理性使用蒙脫石散。
“我覺得沒必要去囤這個藥,其實腹瀉最常見的治療方案不是止瀉,而是補液。”張磊表示,比起使用止瀉藥,腹瀉時更重要的是防止脫水和水電解質平衡紊亂。“部分新冠患者在恢復期出現了大便異常的性狀,但大多沒有到要用止瀉藥的程度,只要補充點水分,調節飲食結構,或者吃點益生菌都會有所幫助。”所以,如果患者沒有脫水風險,醫生壹般不會推薦使用蒙脫石散。另外,圖片中的口服補液鹽散主要治療腹瀉引起的輕、中度脫水。
此外,網傳圖中的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地衣芽孢桿菌活菌顆粒、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等屬於益生菌類。“但引起腹瀉的原因很多,如果不是腸道菌群失調或者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使用益生菌治療作用不大,且益生菌在使用期間要避免與抗生素同時使用,以免影響藥效發揮。”
張磊表示,XBB毒株與之前毒株的差異主要在於免疫逃逸能力更強,更有利於傳播,但是其是否更多地引起腹瀉等腸胃道癥狀,目前國內並沒有明確的臨床數據支持。而且每個奧密克戎感染者都會有個體差異,癥狀有輕有重。
因此,作為臨床醫生,張磊明確表示,還需要繼續觀察。
記者註意到,2022年9月至10月,是新加坡奧密克戎BA.4/BA.5波向XBB波過渡的時期;整個10月,XBB已占主流,到了11月,XBB占大多數甚至絕大多數。從新加坡衛生部公布的9月1日至11月30日的死亡數據來看,奧密克戎BA.4/BA.5和XBB病死率較低。綜合來看,有疫苗基本保護的,病死率為0.024%;即便是未有疫苗基本保護的,病死率為0.067%。
圖片來源:新加坡衛生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