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給民營企業做外貿和給外資企業做物流,目前哪個更賺錢?因為畢竟要解決眼前的實際問題,比如買房子。
第二,外貿和物流作為兩大產業,哪個更有前景?
第三,做外貿的民企和做物流的外企,哪個企業能做大做久?盡管妳不想長期做這個行業,想自己做。但這也是壹個問題。
第四,做外貿和做物流,哪個更能發揮妳的特長?哪個更適合妳自己做?
第五,妳的內心其實是支持外貿的,但又舍不得物流。
針對以上問題,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第壹,眼前哪個更賺錢?很難有壹個準確的判斷,因為裏面有壹個不確定性,就是外貿妳能做多少單?我不知道妳是搞什麽產品的外貿,其他同行壹般壹年能做多少單?有多少提成?妳可以大致了解壹下。物流公司年底壹般來說都不會很大,因為外企的做法還是比較規範的。妳的底薪是4000,也就是壹年5萬元左右,再加上紅包,我想年收入可達七八萬元。
其次,外貿和物流哪個更有前途?單純從行業角度看,都不錯,因為這關系到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但從發展的成熟度、發展的空間來看,兩者還是有些區別的。
改革開放以來,外貿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我跑過歐美等很多國家,特別是美國,日用品基本上是中國產品的天下。在美國的沃爾瑪超市,除了食品、書報外,其他物品要找壹件不是中國制造的,還真不容易。然而,中國產品的價格卻非常低,是低檔產品的代名詞。國內企業競相壓價,爭取出口,競爭十分激烈。而且,從相當長的壹段時間來看,人民幣匯率將持續走高,對出口影響很大。因此,外貿行業發展初期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接下來就是需要進壹步規範、調整,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
物流業在我國是壹個新興產業,發展潛力很大,同樣發展困難也很多。目前,國內物流企業眾多,但都只處於初級階段,系統性、科學性、管理經驗尚有欠缺,更談不上全球網絡。隨著國外物流企業的進入,現在國內很多企業都被兼並了,包括壹些在國內小有名氣的企業。
但是,物流和外貿壹樣,既可以作為壹個產業來做,也可以作為企業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來做。任何企業,尤其是生產性企業,都涉及到物流問題,海爾集團的 "壹網三流 "就是針對企業自身的需要而構建的壹個比較成功的物流體系。
現在物流行業人才緊缺,我們準備依托省內資源搭建物流平臺,進而輻射全國,但最重要的是缺人才。高校物流專業很多,但更適合壹線操作。我們也請了同城的重點高校(全國排名前五),幫我們做策劃,教授們的想法、觀點都不切合實際。這是因為他們的理論知識比較豐富,尤其是對國外物流業的發展比較了解。國內有自己的特點,比如占物流成本很大比重的運輸成本,任何國外企業都無法與國內競爭,雖然在服務質量上還有差距。
第三,哪家企業更有前途?那要看是哪家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的發展規模和前景如何?這只能由妳根據兩家企業的實際,作出判斷。我估計做物流的外企,在妳那裏只是他們的壹個點,因為物流離不開網絡,妳那裏只是網絡上的壹個節點,規模不會很大。但如果物流企業規模比較大,這個節點的生命力也會比較強。
第四,哪壹個更能發揮妳的專長?從妳的回答來看,妳更喜歡英語、歷史和文學。而喜歡歷史和文學的人,相對來說會更全面,邏輯思維能力也會比較強,但有時也會比較理想化、清高。物流離不開與政府部門打交道,但與外貿壹樣,更多的是招攬客戶。至於是否有必要與海關打交道,是否有必要經常與政府部門打交道,那就要看這家物流企業的定位了。如果它只是整個物流網絡中的壹個節點,我覺得就不需要打太多的交道。
另外,既然是外企,英語肯定是有用的,從經理助理做起,如果做得好,可以得到總部的青睞,晉升空間很大。好男兒誌在四方。
第五,通過以上分析,我覺得大家應該有自己的判斷。畢竟妳所在的城市,外貿和物流兩家公司的實際情況,以及妳自身的特點,我們無從得知。但如果妳想自己做,都不容易,最多只能做壹些輔助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