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生產管理是對企業日常生產活動的計劃、組織和控制,是與產品制造密切相關的管理工作的總稱,生產線生產管理。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生產線生產管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壹.概述
生產線在產品制造過程中的管理總稱,其主要內容:
1、生產計劃管理
2、生產過程組織
3、生產作業控制控制
4、質量管理
5、設備管理
6、物料管理
二、合理的組絲生產
流水線生產是對產品生產過程的分解、按照壹定的工序順序經過各個工位,並按統壹的生產速度完成生產過程中的工序作業的生產過程,這是壹種先進的生產組織形式,具有連續性的特點。它是壹種先進的生產組織形式,具有連續性的特點
三、生產作業控制與生產調度
1、生產作業控制:是在生產作業計劃執行過程中對生產活動進行的壹項毓督促、檢查和糾正偏差的工作,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1)、檢查生產 (1)、檢查生產準備工作的開展情況、督促和協助有關部門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A、原材料的準備
B、人員的組織
C、作業指導書、圖紙和技術文件的準備
D、工藝設備的準備
E、設備和運輸工具的準備等。
(2) )檢查生產作業計劃的執行情況,掌握生產動態,了解實際生產進度與計劃之間
出現偏差的原因,並采取相應措施
(3)根據生產的需要,合理調動勞動力
(4)檢查和調整生產線物料和產品的運行情況,保證生產平穩、順暢。
2、生產調度:生產調度的高度工作任務是及時全面地了解生產過程,合理組織生產
活動,妥善處理生產中的各種矛盾,使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能協調工作,保證生產作業計劃的完成。生產調度工作中,應註意以下幾點:
(1)堅持計劃性、統壹性、預防性和群眾性的原則,以生產計劃為依據,以防
止為目的,在生產部門的統壹指揮下,依靠全體職工,共同完成生產計劃
(2)密切與其他部門的聯系,取得其他部門的支持和幫助。幫助
(3)揚其長,避其短
四、如何處理與其他部門的關系
事實上,生產線是壹個相當簡單的單元,與其他單元的聯系相對較少。盡管如此,但生產線
還是要與其他部門打交道,那如何搞好與其他部門的關系呢?
1、首先,在思想上要有以下觀念,企業內部各部門是必須的,不能有重要與不重要的分別,必須統壹、協調才能使企業更好,也就是要有企業整體觀念。
2、嚴格按照廠裏規定的工藝流程動作,不能好直車。
3、利用廠裏的公文與其他部門聯系互動
4、處理各種公文,學會處理公文並及時處理公文
五.如何改線
1、工作要有計劃先行,改線前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準備好改線的規範、作業指導書、材料、
2、工作要有計劃先行,改線前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準備好改線的規範、作業指導書、材料、
3、工作要有計劃先行,改線前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準備好改線的規範、作業指導書、材料、
4、工作要有計劃先行,改線前要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準備好改線的規範、作業指導書、材料、
5、工作要有計劃先行。準則、材料、
工(夾)具
2、對產品的生產工藝要熟悉
3、大家壹起來
4、與技術部門聯系、尋求他們的幫助
生產線在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理
壹、產品質量概述
產品質量是隨著商品生產的出現和發展而隨時變化的,在商品生產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含義、過去主要是指產品的性能,現在是指用戶(包括產品的直接用戶和間接用戶)的需要,產品應有的特性(主要指產品的價值、產品的成本和產品的)售後服務三個方面)。如產品的主要性能、壽命、安全性、可靠性等
二、質量管理的發展與特點
質量管理的發展,到目前為止,經歷了質量檢驗、統計質量管理和全面質量管理三個階段。
質量檢驗階段的特點是把檢驗作為質量管理的壹項職能,可以把檢驗產品質量作為壹個專門的過程,並設立專門的質量管理部門對產品進行全面檢驗,質量檢驗只起把關作用,缺乏預防和控制功能
統計質量管理階段的特點是運用數理統計方法對產品質量進行管理,使產品質量具有壹定的預防功能。產品質量具有壹定的預防功能,而檢查功能有所加強,統計質量管理的缺點是片面強調統計方法的應用,忽視組織管理工作
全面質量管理是質量管理發展的第三個階段,這壹階段的特點是強調?全面?
三、全面質量管理的含義、特點、基本內容和工作方法:
1、含義:全面質量管理是指在全社會的推動下,企業的所有組織、所有部門以產品質量為核心,把專業技術、管理技術、統計技術相結合,建立壹套科學、嚴密、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通過質量保證體系,控制生產過程中影響質量的各項因素,以優質的工作和最經濟的方式生產出滿足用戶需要的各項活動產品。
2、特點:即?全面質量、全過程管理、全員參與、全社會推動
(1)全面質量就是產品質量、工作質量和工程質量,以過硬的工作質量和工程質量保證產品的質量
(2)全過程質量就是不僅強調制造過程的質量管理,而是全面貫徹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形成包括市場調研、開發設計、加工制造和售後服務在內的全過程質量管理。開發設計、加工制造和售後服務全過程各環節的質量保證體系,把不合格品消滅在質量形成過程中
(3)全員參與就是要認識到產品質量取決於企業全體員工的工作質量,無論哪個部門的人,無論是領導幹部還是普通工人,都要樹立質量意識,承擔起具體的質量責任。
(4)全社會共同推進 質量管理不僅僅局限於企業內部的管理,要積極開展全社會的質量方法、認證、監督,借助社會的力量共同推進企業的質量管理
3、基本內容:全面質量管理是對生產經營活動全過程中影響產品質量的所有因素都進行控制,但主要工作內容是以下七個方面 工作內容是以下七個方面:
(1)市場調研:通過市場調研,了解用戶對生產質量的要求和對本企業產品質量的反映,為下壹步的工作指明方向
(2)產品設計:產品設計是形成產品的起點,是影響產品質量的重要環節,在產品設計中要制定生產技術標準,註意使產品質量水平確定得先進合理。產品質量水平確定要先進合理
(3)采購:原材料、協作材料、外協件的質量標準直接影響產品質量,要從供貨單位的產品質量、價格和信譽等方面選擇供貨單位。
(4)制造:制造過程是產品實體形成的過程,對制造過程的質量管理主要是控制操作者的操作技術水平、設備、原材料、操作方法、檢驗方法和生產環境等
6要素
(5)檢驗:制造過程同時也是檢驗的過程,通過檢驗,及時挑出不合格產品,杜絕不合格產品的生產,反饋產品質量狀況。合格產品,反饋產品質量狀況,為質量決策提供依據,起到?把關、預防、預測?
(6)銷售:銷售是形成產品質量的重要環節,必須實事求是地抓好產品質量,維護企業的信譽
(7)服務:做好售後服務工作,編制好產品使用說明書,解決用戶的疑難問題,及時處理質量問題。
4、工作方法:全面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可簡稱為PDCA循環;即在質量管理活動中,按計劃開展工作,計劃設施,檢查實施效果,然後將成功的納入標準,不成功的留待下壹個循環處理。PDCA工作法中,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各個階段的工作在具體工作中可分為八個步驟:
(1)分析現狀
(2)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或影響因素
(3)針對主要原因、制定解決問題的措施
(4)制定實施方案
(5)檢查實施效果
(6)把紮實改進的成功經驗轉化為標準
(7)本環節工作的開展
(8)本環節工作的落實、的落實結果,將成功經驗轉化為標準
(7)將本工作周期內未解決的問題或出現的新問題交由下壹周期解決。
5、生產線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
(1)以公司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作為生產線實現質量目標的依據,甚至更高
(2)以客戶的認可度為基準,嚴格按照其進行操作,並註意其正態分布;若某壹參數客戶要求為100?8%或100?5%
(3)以產品質量責任書為基準,嚴格按照其操作,並註意其正常分布;若某壹參數客戶要求為100? p> (3)將產品質量責任書落實到人,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4)收集各方面信息,如QC、QA統計及問題,及時改進生產線。
(5)工作中要有問題意識,認為任何事情都不是最終的,都可以尋求更好的方法來提高質量
6、質量保證體系
質量保證體系是企業以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為目標,運用系統的原理和方法、建立統壹協調的組織機構,把各部門各方面的質量管理職能嚴密地組織起來,形成壹個具有明確任務的體系,並把產品的質織起來,形成任務明確、職責清晰、權責壹致、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質量管理整體。質量保證體系是質量管理制度的健全性、系統性、經常性的保證,是做好質量管理工作的必要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