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求廣東的各種靚湯的做法及功效?

求廣東的各種靚湯的做法及功效?

花生大棗豬蹄湯 功效:補氣養血,美容除皺。 原料:花生米100克,大棗10枚,豬蹄2只,鹽少許。 1、將花生米、大棗先用水泡1小時,撈出。2、將豬蹄去毛和甲、洗凈、剁開。3、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加入花生米、大棗、豬蹄。用旺火燒開後文火燉至熟爛,放入精鹽調味,即成。 水鴨煲蛹蟲草 水鴨整凈後去皮(以免湯品太多油)斬成大塊,用開水煮6~8分鐘,去腥味,蛹蟲草20克洗凈後用溫開水浸1小時,加入適量圓肉和姜片壹起煲2小時調味即成,飲湯食鴨肉,適用於體虛瘦弱、食欲不振、神經衰弱、腎虛哮喘、貧血、肺結核咳痰、慢性支氣管炎等癥。蛹蟲草性味甘平,具益肺補腎之功,且口感鮮香,但中醫認為水鴨性涼、味甘,能滋五臟之陰,溫中補虛,扶陽利水,以煲代替燉則更適合春夏之交食用。但要註意,脾胃虛寒和胃潰瘍的人最好不要食用,以免適得其反。(美食導報) 清潤益陰開胃生津冬菇雞腳湯 材料 雞腳16只,冬菇60克,馬蹄10個。 做法 (1)雞腳洗凈,斬去趾甲,放入開水中煮3分鐘,撈起過冷河。 (2)冬菇浸軟,去蒂,洗凈;馬蹄去皮,洗凈,切兩半。(3)把雞腳、馬蹄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1.5小時,放入冬菇,再煲半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 清潤益陰,開胃生津。平素陰虛,癥見多飲,咽幹口燥;或熱病後,津液不足,胃納欠佳者。亦用於秋季口鼻幹燥、口渴欲飲。 說明 本湯以泄熱、益陰、生津為主。湯中雞腳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氣、舒筋強骨的作用。冬菇性味甘平,有益胃氣、助消化、生津液的作用,《本草求真》說它“能益胃助食。”本品含有蛋白質、脂肪、多種氨基酸、多糖類、多種維生素,是富有營養的益陰助胃佳品。馬蹄性味甘寒,功能清熱生津、開胃下食。合而為湯,清而不寒,潤而為燥,是清潤開胃、消食、生津的常用家庭湯品。 註意感冒發熱者不宜用本湯。 溫補三味煲老雞 備料: 1、素雞400克,火腿30克,水發海參50克,熟雞塊50克,熟肚片50克,筍片50克,冬茹30克,青豆20克; 2、醬油30克,糖10克,姜汁10克,水澱粉10克,黃酒15克,蔥段4克,味精3克,精制油500克,麻油4克,奶湯300克。 做法: 1、雞切梭子塊,海帶切斜片,冬茹去蒂洗凈沙質,火腿切片; 2、炒鍋加油燒至六成熱,放入老雞,炸至金黃色結皮時倒入漏勺瀝油。原鍋留少許余油,放入姜汁、醬油、糖、味精和老雞燒滾,加奶湯、筍片、冬茹、青豆燒沸,轉小火燜燒5-6分鐘,改旺火淋水澱粉成薄芡,倒入煲中上火加熱保溫; 3、同時另用炒鍋,加油燒熱,放入蔥段煸炒後,放入海參、熟雞、肚片,加醬油、少許湯,用旺火燒沸片刻後加味精,淋水澱粉勾芡,顛翻至鹵包上,蓋在煲中老雞上,放上火腿片,淋麻油,加蓋上桌。 潤肺止咳海底椰洋參響螺湯 材料海底椰100克,花旗參25克,南杏仁25克,北杏仁20克,無花果1個,響螺1只,瘦豬肉200克。 功效 由於海底椰肉有滋陰補腎、潤肺養顏、強壯身體機能的作用;花旗參有益氣生津、養陰清熱的作用;南杏仁、北杏仁有潤肺止咳、潤腸通便的作用;無花果有養陰、潤腸的作用;響螺肉又有清熱養陰的作用;再加上瘦豬肉可以滋陰補肌、健體營養。所以,煲成的湯水是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生津止渴而又能夠強壯身體機能的作用。 做法 揀選大只的、新鮮的響螺壹只,去殼取肉,切去腸藏的汙穢物質,用清水洗幹凈,切成片狀;無花果切開邊,用清水洗幹凈;南杏仁、北杏仁去衣,用清水洗幹凈;海底椰、花旗參、瘦豬肉分別用清水洗幹凈;花旗參切片。將以上材料全部壹齊放入已經煲滾的水中,候水再滾起,繼續用中火煲三小時左右,以少許幼鹽調味,即可佐膳飲用。 潤肺·西洋菜蜜棗生魚湯 清潤可口,有滋潤肺胃、清熱潤燥之功,同時也能輔助治療咽幹口燥、肺熱幹咳、腸燥便秘等。 [材料]西洋菜750克、蜜棗5枚、生魚500~600克、豬爭肉120克、生姜3~4片。 西洋菜為入秋時節的蔬品,有清熱潤燥的作用;蜜棗性平味甘,具益氣生津、滋潤肺胃的功效;生魚性寒味甘,有健脾養陰的作用;豬爭肉同樣性平味甘,能健脾潤燥;生姜則辛溫,能健胃祛濕。西洋菜與蜜棗同用,清潤更好;生魚與豬爭肉同用,則清潤中增健脾之功,使脾得健運而津液可復。合而為湯,能清燥熱養陰液,滋胃而止渴,潤肺可止咳。 [烹制]先把生魚去魚鱗、腸臟,洗凈,瀝幹水,生油起鍋,稍煎鏟起;蜜棗洗凈、去核、稍浸泡;豬爭肉洗凈;西洋菜洗凈,摘短;然後壹起放入瓦煲內,加入清水12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3個小時,調入適量鹽和生油便成。此湯可供3~4人量。 秋風起,補壹補潤壹潤 秋天的飲食應以養陰清熱、滋陰潤燥為主,其湯品對於居住在廣州的人尤其重要,可謂可無山珍海味,不可無老火靚湯。因此時氣候幹燥及天氣轉涼,都需要攝入大量有營養的水分。現推薦幾款秋季滋補湯品——— --預防秋季流感湯-- 橄欖蘿蔔煲豬肺 可防治秋季流行性感冒、壹般感冒及扁桃體炎、支氣管炎,同時又能輔助治療肝氣郁滯致兩肋作痛,以及飲食積滯等。 [材料]橄欖150克、蘿蔔500~1000克、豬肺1個。 橄欖在潮汕民間作清咽炎治喉病的良藥。俗語雲,橄欖是治喉癥的青龍湯,蘿蔔是治喉癥的白虎湯,橄欖煲蘿蔔,可謂青龍加白虎。前者性溫味甘、澀,入肺、胃經,功能下氣、生津、止渴、清肺、利咽、除煩、解酒、消食、開胃;後者性微涼而味甘、辛,功能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順氣利尿、清熱解毒。加上有補肺作用的豬肺,合而為湯,更具清熱利咽、潤肺止咳之功,實為標本同治之湯品。 [烹制]蘿蔔洗凈、去皮,切為塊狀,橄欖洗凈,用清水浸泡片刻;豬肺切厚片塊,浸泡於清水中,用手擠洗幹凈,放進開水中煮5分鐘,撈起過冷水,瀝幹水後,壹起放置瓦煲裏,加入清水10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2個小時。加入適量鹽和生油便成,此量可供2~4人用。 --清熱潤燥老火湯--西洋菜蜜棗生魚湯 清潤可口,有滋潤肺胃、清熱潤燥之功,同時也能輔助治療咽幹口燥、肺熱幹咳、腸燥便秘等。 [材料]西洋菜750克、蜜棗5枚、生魚500~600克、豬爭肉120克、生姜3~4片。 西洋菜為入秋時節的蔬品,有清熱潤燥的作用;蜜棗性平味甘,具益氣生津、滋潤肺胃的功效;生魚性寒味甘,有健脾養陰的作用;豬爭肉同樣性平味甘,能健脾潤燥;生姜則辛溫,能健胃祛濕。西洋菜與蜜棗同用,清潤更好;生魚與豬爭肉同用,則清潤中增健脾之功,使脾得健運而津液可復。合而為湯,能清燥熱養陰液,滋胃而止渴,潤肺可止咳。 [烹制]先把生魚去魚鱗、腸臟,洗凈,瀝幹水,生油起鍋,稍煎鏟起;蜜棗洗凈、去核、稍浸泡;豬爭肉洗凈;西洋菜洗凈,摘短;然後壹起放入瓦煲內,加入清水12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3個小時,調入適量鹽和生油便成。此湯可供3~4人量。 --秋季補肺湯-- 按中醫天人相應的理論,時臟對應,秋季屬肺。因而秋季是養肺、補肺或治療肺部疾患的最好時節。 南杏參地老鴨湯 具補肺氣、滋腎陰的功效,同時亦能輔助治療肺腎陰虧,癥見肺燥幹咳,或咳痰濃稠、氣逆而喘等。 [材料]南杏12克、黨參30克、熟地黃30克、川貝母12克、生姜2~3片、老鴨1只。 南杏性微溫,味苦、辛,與北杏均有止咳平喘之功,但南杏則長於補肺潤肺燥而止咳喘;川貝母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潤肺化痰,與南杏合用,則潤肺、化痰、鎮咳效果更佳。黨參性平味甘,不燥不膩,功能健脾、益氣生津;熟地黃性微溫、味甘,功能滋腎陰而止消渴,與黨參同用,健脾滋腎益精。精津之源足,則肺燥可愈。老鴨性平,味甘、鹹,功能益陰滋液;生姜辛溫,能健胃去腥。合而為湯,***奏補肺滋胃、止咳化痰之功。 [烹制]南杏用開水燙去衣,黨參、熟地黃、川貝母洗凈,稍浸泡片刻,老鴨洗凈斬件。然後與生姜壹起放置瓦煲內,加入清水1200毫升,武火煲沸後,改為文火煲約3個小時,調入適量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2~3人用。 喝湯,是為了平靜! 廣東人勸誰結束單身生活,就會說“該找個人給妳煲湯了”,足見喝湯這壹傳統已深入到生活的每壹個細節當中,為何又要將喝湯提出來呢? 廣州城家家餐館皆有湯喝,推崇此處“食養坊”只因這裏各款湯色按食療的原則對癥下藥,“食養坊”的廚師會根據個人的需求設計出屬於妳個人的不同燉湯譜。而且還按季節選料,並考慮食療結合的因素,在不同季節安排不同具有滋補養生作用的菜譜。據老板介紹,在制作方法上,“食養坊”以宮廷藥膳配方為基礎,結合現代營養學、醫藥學知識,由名中醫師經多年研制而成,有40多個品種可供選擇,和專門的藥膳坊比起來,這裏的湯可口得多,而且價錢和壹般湯色無異。 憤青當不了壹輩子的,最後大家還是會去喝湯,成熟並不壹定是妥協,我喝湯時想通了。 幹貝白菜煲湯——鮮香味濃,營養豐富 主料:白菜心 輔料:幹貝、火腿、海米調料:鹽、料酒、蔥、姜、白胡椒粉、高湯、雞油、食用油 做法:1.將白菜洗凈切成片,蔥姜洗凈分別切成段和片。2.坐鍋點火放油,油溫6至7成熱時,放入蔥段、姜片炒出香味時倒入幹貝、火腿、海米,點入少許料酒煸炒,加入高湯、胡椒粉鍋開後倒入砂鍋中加入白菜煮30分鐘即可。 特點:鮮香味濃,營養豐富。 白蘿蔔煲羊腩湯——安神益氣強身 材料 白蘿蔔1個,龍眼肉25克,生姜4片,羊腩肉750克。 功效 由於白蘿蔔有消積滯、清熱化痰、下氣、寬中、解毒的作用;龍眼肉有養血安神的作用;生姜有溫胃散寒作用;羊腩肉有補虛溫中、益腎壯陽的作用,所以,用以上材料煲成的這款湯水不但可以補血安神、補中益氣、寧心定驚、增進食欲、強健身,而且又補而不燥,尤其在秋冬天以常覺手腳不溫的人,更適合補身飲用。 做法 揀選大的白蘿蔔壹個,去皮,洗幹凈,切厚件;龍眼肉洗幹凈;生姜刮去姜皮,洗幹凈,切4片(如果身體虛弱、脾胃虛寒的人,可以酌量放多壹些生姜);揀選新鮮的黑草羊腩肉(如果沒有新鮮的黑草羊腩肉,購買急凍的羊腩也可以,但必須先解凍),洗幹凈,放入滾水中稍滾,取出,斬件,連同以上全部材料壹齊放入已經煲滾了的水中,繼續用中火煲三小時左右,以少許幼鹽調味,即可佐膳飲用。 說明 冷風壹來,氣溫就下降,胃口也會更爽起來,最好煲壹些有益的湯水來補益身體,卻使湯水稍為膩壹點,腸胃也可以接受,並不會影響食欲,正應了俗語“趁住天涼好進補”壹句。 補益的食物很多,其中有壹味羊肉,歷來不但受到食家的贊賞,而且,壹直都被醫學界推崇。古人認為“羊肉性溫,冬月食之宜”,皆因羊肉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的作用。雖然羊肉略帶臊味,但只要在煲湯時加入龍眼肉和生姜,這種味道是不難辟去的。不過,有些人的體質虛不受補,吃羊肉也會發熱氣,這樣大可用白蘿蔔煲羊腩,既可以補益身體,也不嫌過於濕燥。 降壓美味湯 高血壓患者除堅持服藥治療外,平時亦可自制壹些美味湯飲用,既是生活享受,亦有輔助 療效。 紫菜降壓五味湯 紫菜1塊,芹菜兩棵,番茄1個,馬蹄10個,洋蔥半個。芹菜切段,番茄切片,馬蹄切塊, 洋蔥切絲。以上同煮為湯,調味食用。 海帶燕窩降壓湯 海帶25克(切絲),燕窩25克,紫菜25克,豆腐3塊。以上煮湯入蔥姜鹽調味,最後放豆腐小塊稍煮即成。 參貝湯 海參兩條,幹貝兩個,海帶20克,夏枯草20克。海參幹貝浸泡壹夜,海參放姜蔥煮軟。將幹貝、海帶切細燉湯,7碗水燉至3碗半,再將夏枯草煎取汁倒入參貝湯調味即成。 雙耳湯 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30克。以上同做成湯,食木耳飲湯,1日3次。 蓮子銀耳湯——潤肺養顏 原料:蓮子100克,桂圓肉100克,白木耳數枚,冰糖適量。 作法: 蓮子及桂圓肉洗凈,白木耳洗凈後用溫水泡6小時許。將原料入放入煲內,加水適量,用猛火煲開後用小火煲約3小時,蓮子熟爛即可食用。亦可待冷卻後放入冰箱冷藏,食之別具風味。 功用: 蓮子益胃補精,桂圓補血健腦,白木耳含維生素C及鐵質,具滋潤養顏、安神益腦之功效。 蘋果銀耳瘦肉湯——清補涼 材料:瘦肉400g,蘋果1個,蜜棗6顆,銀耳、胡蘿蔔適量,姜3片。 做法: 1.瘦肉切厚片,蘋果去心切塊,胡蘿蔔切塊。 蘋果和胡蘿蔔不用去皮,因為果皮營養很豐富。但蘋果籽容易上火,壹定要去掉。此款湯易將味道釋放出來,所以煲好後不僅湯好喝,瘦肉味道也很鮮美,建議選擇後臀尖切較小塊。中老年人食用宜選擇精瘦肉,小朋友食用不妨選擇五花肉,湯的口感會更好。 2.在鍋中加入約6碗水,放入瘦肉、蘋果、蜜棗及胡蘿蔔煮開後,再用中小火燉約30分鐘。 3.將銀耳洗凈,泡軟。在起鍋前20分鐘放入鍋中。 4.加適量鹽,即可上桌。 食效:潤肺、化痰、美容。 枸杞菊花煲排骨——清補涼 材料:排骨500g,枸杞1小把,幹菊花4朵,姜1小塊。 做法 1.將洗凈的排骨切成約1寸大小備用。排骨可選擇肋排,或者用腔骨煲湯也很好。2.將枸杞、菊花用冷水洗凈。 菊花放入多少應因人而易,因為菊花帶苦味,小孩兒吃可少放壹點兒。3.放約8碗水燒開,加入排骨、姜及枸杞,大火煮開後改用中火煮約30分鐘。菊花在湯快煲好前放入。 4.加適量鹽,即可。 食效:清熱、解毒、明目、養顏、祛痘。 滋養明目煲靚湯 下面,為您介紹兩款簡單易做又有滋養明目作用的靚湯: 1、苦瓜薺菜豬肉湯 原料:苦瓜250克,去瓤切成小丁塊,瘦豬肉125克切薄片,薺菜50克洗凈切碎 做法:先將肉片用料酒、精鹽調味,加水煮沸5分鐘,加入苦瓜、薺菜煮湯,調入味精即成。每日1次,連服5至7日。有滋陰潤燥,清肝明目功效。 2、菊花豬肝湯 原料:豬肝100克,鮮菊花12朵,油、鹽、酒適量 做法:豬肝洗凈,切薄片,用油、酒腌10分鐘;鮮菊花洗凈,取花瓣。先將菊花放入清水鍋內煮片刻,再放豬肝,煮20分鐘調味即成。有滋養肝血,養顏明目功效。( 雪蛤紅蓮鵪鶉——補血養顏潤膚 材料:雪蛤膏15克,紅棗15枚,蓮子肉50克,陣皮1角,鵪鶉2只 功效: 雪蛤膏有補腎益精、潤肺滋補的作用,秋涼進補,極為適合;紅棗有健脾、燥溫化痰的作用;鵪鶉肉又可以補中益氣、利五藏、強健身體,所以,用以上材料煲成的“雪蛤紅蓮鵪鶉湯”就具有滋補養顏、養血潤膚的作用,尤其是在秋冬季節飲用,又可以防止天氣過分幹燥而引起皮膚幹燥痕癢的癥狀出現。 做法 先將鵪鶉剖洗幹凈,去毛、去內藏;雪蛤膏預先用清水浸透使發開,揀去殘質;蓮子肉和陣皮分別用清水浸透,洗幹凈;紅棗洗凈,去核。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放入以上全部材料,候水再滾起,改用中火繼續煲至蓮子肉稔熟,加入少許幼鹽調味,即可佐膳,飲湯吃肉。 說明 秋風壹起,天氣幹燥,有些人的皮膚會幹燥爆裂,或者脫皮,這不但使人感覺難受,而且也影響儀容,令人身心俱受痛苦。事實上,這種由於天氣幹燥、氣流增加導致的人體皮膚組織中水發皮脂減少、不適應幹燥氣候的皮膚病癥,還會使人產生痕癢的感覺。如有劇烈的皮膚瘙癢,往往會令人不斷搔抓,結果會出現抓痕、血痂和皮膚粗糙、幹燥脫屑、色素沈著等比較嚴重的繼發病變。中醫認為這種情況是由於肝腎虧損、血虛風燥、血不榮膚、肌膚失養所致。除了應該減少堿性肥皂、熱水等刺激之外,煲“雪蛤紅蓮鵪鶉湯”佐膳,對於減少或者避免出現這些皮膚騷癢不適的癥狀是有幫助的。 烏發湯 基本特點: 羊肉酥爛,爽滑利口,湯汁香醇,並具有補養氣血,烏須黑發之功效。 基本材料: 羊肉1000克羊頭壹只。羊骨1000克。熟地黃30克、淮山藥30克、丹皮15克、棗皮15克、澤瀉15克,何首烏50克、當歸6克、紅花6克、菟絲子230克、天麻15克。側伯葉10克、黑豆60克、黑芝麻50克、胡桃肉50克。味精5克、鹽10克、姜50克、蔥白50克、胡椒15克。 制作過程 將中藥及黑豆、黑芝麻、胡桃肉等用紗布袋裝好,紮口。將羊肉、羊頭(打破)。羊骨用清水洗凈。羊肉剔去筋膜,入沸水鍋內來去血水,同羊頭、羊骨、藥物袋同時下鍋,加入清水,放入生姜、蔥白、胡椒,先用武火將湯燒開,打去浮沫,撈出羊肉切片,再放入鍋中,用炆火燉衛小時30分鐘,待羊肉酥爛即成。藥袋撈出不用。以上藥物可分作100份食用。吃時可加味精,食鹽調味 粟米雪耳紅蘿蔔湯——清心潤肺 基本特點: 雪耳能養肺清熱,減少暗瘡並能控制油脂分泌;而紅蘿蔔的維他命C可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令體內器官更健康,最適合生活欠缺規律的年輕人飲用。如棄豬?而改用鮮魚,可減少湯水的油分,且具明目的功效 基本材料: 粟米1條、雪耳3錢、紅蘿蔔3、豬肉適量 做法: 1、洗凈所有材料,再把紅蘿蔔切片、粟米切段、雪耳去蒂,最後將豬?拖水備用。 2、煲滾大半煲水,放入所有材料,待水再次滾起,便改以中火煲約兩個小時,以少許鹽調味即可。

  • 上一篇:山藥的用途
  • 下一篇:高溫防暑降溫安全工作總結(精選5篇)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