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vitamin)又稱維他命,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壹類有機物質,也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活性物質。維生素在人體內含量稀少,但對人體的生長、代謝和發育起著重要作用。
各種維生素的化學結構和性質雖然不同,但它們具有以下**** 相同點:
①維生素是以維生素(維生素前體)的形式存在於食物中的;
②維生素不是人體組織細胞的組成成分,它也不會產生能量,其作用是參與調節新陳代謝;
③大部分維生素在人體內,也是以維生素的形式存在的.p>
3 大部分維生素,人體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滿足機體的需要,往往必須通過食物獲得;
4 人體對維生素的需要量很小,每日需要量常以毫克(mg)或微克(ug)計算,但壹旦缺乏維生素就會引發相應的維生素缺乏癥,損害人體健康。
維生素的種類
維生素分為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兩大類。
脂溶性維生素
可溶於脂肪和有機溶劑而不溶於水的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 A、維生素 D、維生素 E 和維生素 K。這些維生素通常存在於動物脂肪和植物脂肪中,如大豆油和花生油富含維生素 E,動物油富含維生素 A 和維生素 E。動物肝臟也富含這些脂溶性維生素。
水溶性維生素
是指可溶於水的維生素。水溶性維生素包括 B 族維生素(維生素 B1、維生素 B2、維生素 B6、維生素 B12、煙酸、泛酸、葉酸、生物素)、維生素 C 和膽堿。它們廣泛存在於蔬菜、水果、谷物、土豆、肉類、蘑菇、家禽和雞蛋中。均衡攝入各種食物,才能滿足人體對各種維生素的需求。
維生素的作用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A:維持正常視力,預防夜盲癥;維持上皮細胞組織的健康;促進生長發育;增強對傳染病的抵抗力;預防和治療幹眼病。
維生素 D:調節體內鈣、磷的代謝,促進吸收利用,促進骨骼生長。
維生素 E:維持正常的生育能力和肌肉代謝;維持中樞神經和血管系統的完整性。
維生素 K:止血。它不僅是纖溶酶原的主要成分,還能誘導肝臟制造纖溶酶原。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1:維持循環、消化、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調整胃腸道功能;構成脫羧酶的輔酶,參與糖的代謝;可預防腳氣病。
維生素B2:又稱核黃素。核黃素是體內多種酶的重要輔酶成分,這些酶能在體內物質代謝過程中進行氫轉移,它也是蛋白質、糖類、脂肪酸代謝和能量利用的必需物質和組成成分。它能促進生長發育,保護眼睛和皮膚的健康。
泛酸(維生素B5):抗應激、抗感冒、抗感染,防止某些抗生素的毒性,消除術後腹脹。
維生素 B6:在蛋白質代謝中起重要作用。治療神經衰弱、眩暈、動脈粥樣硬化。
維生素B12:抗脂肪肝,促進維生素A在肝臟的貯存;促進細胞成熟和機體新陳代謝;治療惡性貧血。
維生素 B13(乳酸清)。
維生素 B15(泛硫乙胺)。主要用於抗脂肪肝,提高組織氧代謝率。有時用於治療冠心病和慢性酒精中毒。
維生素B17有劇毒。有人認為它有控制和預防癌癥的作用。對氨基苯甲酸。B族維生素中最新發現的維生素之壹。
在體內合成。
肌醇:B族維生素之壹,和膽堿壹樣,是壹種親脂性維生素。
維生素 C:連接骨骼、牙齒和結締組織結構;在毛細血管壁的單個細胞之間具有粘合功能;增加抗體,增強抵抗力;促進紅細胞成熟。
維生素 P:維生素 PP(煙酸)。在細胞生理氧化過程中起傳遞氫的作用,具有防治癩皮病的功效。
葉酸(維生素M):抗貧血;維持細胞正常生長和免疫系統功能。
維生素T:有助於血液凝固和血小板形成。
維生素U:對治療潰瘍很重要。
缺乏維生素的危害
人體每天所需的維生素:
人體每天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量:
維生素100%的日攝入量值
維生素A 5000國際單位
維生素C 60毫克
維生素D 400國際單位
< p>維生素E每天20 IU(冉?)來源或 30 IU 合成來源維生素 K 80 微克
維生素 B1 1.5 毫克
維生素 B2 1.7 毫克
維生素 B3 20 毫克
維生素 B5 10 毫克
維生素 B6 2 毫克
維生素 B9 0.4 毫克或 400 微克
維生素 B12 6 微克
維生素 H 0.3毫克或300微克
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哪些表現
(1)兒童和青少年會有以下表現:
生長發育遲緩;視力差、畏光、眼幹澀;記憶力差、註意力不集中;虛汗、盜汗;偏食、厭食;舌苔發紫、爛嘴角;牙齦出血、流鼻血;不長個;皮膚發黃;貧血、面色蒼白;多動、易怒;易感冒、抵抗力差;羅圈腿。
(2)女士會有以下表現:
眼睛幹澀;面色萎黃、蒼白;口臭;易疲勞、精神差;牙齒不堅固;嘴唇幹燥、脫皮;貧血、手腳冰涼;脫發過多、頭屑多;頭發枯黃、發梢分叉;黑眼圈;出現色斑、黃褐斑;出現皺紋早、多;皮膚幹燥、粗糙、毛孔粗大;皮膚沒有彈性、沒有光澤。
(3)中老年人會有以下表現:
脫發過早、過多;睡眠質量差;視力差;頭暈、視物模糊;牙齒松動、脫落;記憶力過早減退、反應遲鈍;腰酸背痛、腿抽筋;易疲勞、精力差;食欲不振、胃口差;血管失去彈性;過早出現老年斑;易感冒、抵抗力差;骨量減少、易骨折。骨折。
具體表現:
缺乏維生素A--夜盲癥、幹眼癥、視神經萎縮等;
缺乏維生素B1--神經炎、腳氣病、韋尼克失語癥等。
缺乏維生素B2--脂溢性皮炎、口腔炎等;
缺乏維生素B3--失眠、口腔潰瘍、疥瘡等;
缺乏維生素B6--肌肉痙攣、特應性濕疹等。
缺乏維生素B9--惡性貧血;
缺乏維生素B12--惡性貧血;
缺乏維生素C--壞血病;
缺乏維生素D--軟骨病(佝僂病);
缺乏維生素E--不孕癥、習慣性流產等。
維生素K缺乏--凝血酶缺乏,不易止血
維生素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只能通過食物或其制劑補充,參與機體組織代謝過程,構成新陳代謝所必需的輔助因子。目前,在經濟欠發達地區仍可見到因攝入不足而引起的維生素缺乏癥,絕大多數地區已不多見,即使有少數呈現某種維生素缺乏癥,也大多與生活中的不良習慣有關,如偏食、長期飲酒、吸煙等;或與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有關,如慢性腹瀉、胃腸功能紊亂和消化不良綜合征等。有關。
此外,還有壹些特殊情況,如兒童生長發育前後的兩個快速期、婦女的妊娠期等都容易出現維生素缺乏。在這些情況下,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缺乏的某種維生素。如果沒有上述情況,只要飲食正常,註意各種營養素的合理搭配,大多數人是不需要額外補充維生素的。
如何補充維生素
補充維生素有兩種方法:壹是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即食補;二是吃維生素藥片,即藥補。相比之下,專家推薦食補法。
維生素A:牛奶、雞蛋、胡蘿蔔、魚油、柑橘等。
維生素B1:肉類、酵母、帶莢水果、糙米、X麩皮等。
維生素B2:肉類、牛奶、蛋黃、動物肝腎、小麥胚牙等。
維生素B3:大豆、大麥、花生、牛肉、牛肝、魚、蘑菇和羽衣甘藍。
維生素B5:動物肝臟、酵母、谷類、蘿蔔、花椰菜、豌豆、蘑菇等。
維生素B6:香蕉、栗子、山藥、葡萄幹、菠菜、豆類、魚、蝦、大蒜和蘑菇。
維生素 B12:動物肝臟、肉、蛋、奶、蘑菇等。
維生素C:水果、青椒、白菜、土豆、菠菜、西紅柿等。首先是鮮棗,每100克含維生素C540毫克,每人每天只需吃3-5顆(約20克),即可滿足人體1天的生理需要。
葉酸:各種綠葉蔬菜為其 "富礦",菠菜含量最為豐富,居蔬菜之首。此外,動物肝腎、肉類、豆類等等。
維生素D:牛奶、動物肝臟、蛋黃、魚肝油。
維生素K:蘿蔔纓、萵苣、白菜、綠茶、牛肝、菠菜等。
維生素E:杏仁、榛子、小麥胚芽、桃子、菠菜、蘿蔔纓及各種植物油、蛋類、肉類等。
維生素過量的危害
人體每天從食物中攝入的維生素是很少的,只有幾毫克甚至千分之幾毫克就足夠了,如果人為地長期服用過多的維生素,反而會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出現壹些後遺癥。因此,維生素並非多多益善。
維生素對維護人體健康極為重要,但並非越多越好。人們應該糾正對維生素應用的錯誤認識,走出服用維生素的誤區。
維生素是人體重要的營養素來源,與人體健康關系密切,但不能無限制地服用。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B可隨尿液排出體外,但在排出體外之前要經過人體,服用過多不利於健康。脂溶性維生素如A、D、E、K等易沈澱在脂肪組織和肝臟中,過量服用會引起中毒。
服用維生素C可以預防心臟病。醫生建議,每天攝入約75毫克維生素C就能滿足人體需要。如果攝入過量,可能會導致維生素 B12 缺乏癥、腹瀉、牙齦出血,甚至會加速腎結石的形成,並引起心臟循環障礙。這是美國哈佛大學的壹項研究得出的結論。研究還發現,大量補充維生素C會降低血液中的銅含量,減少血細胞數量;孕婦補充過多,胎兒出生後易患壞血病。
男性缺乏維生素E會減少精子的生成,進而導致不育。但最新研究結果表明,維生素E並不能起到增強性能力的作用,如過量服用會出現頭痛、頭暈、惡心、腹痛、腹瀉、口腔炎、抑郁等癥狀,不利於身心健康。
服用維生素A和β-胡蘿蔔素過量患肺癌的幾率比不服用維生素的人相對要高。
人體每天所需的維生素D最大劑量為0.005毫克。如果過量服用維生素D,可引起高鈣血癥,使腎臟、血管、支氣管甚至角膜、鞏膜等處鈣質沈積,影響這些組織器官生理功能的活動,尤其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嚴重過量則中毒死亡。
綜上所述,人們顯然不要把維生素當成靈丹妙藥盲目過量服用,需要補充時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服用。
提示:
1.維生素應在飯後服用
在壹些人的心目中,維生素類藥物是 "補品",是蔬菜、水果的 "替代品",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很多人把維生素當成靈丹妙藥。因此,很多人吃維生素類藥物就像吃蔬菜、水果壹樣,十分隨意,有時飯前吃,有時飯後吃,沒有什麽規律。
其實,服用維生素類藥物和其他藥物壹樣,也有壹定的規定、要求和講究,那就是飯後服用。維生素類藥物口服後主要由小腸吸收,如果飯前服用,由於胃腸道沒有食物,空腹時藥物被迅速吸收入血,致使血液中維生素濃度增高,還沒有被人體利用就通過腎臟經尿路排出體外,使藥效明顯降低。
2.如何保護蔬菜中的維生素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要想吸收蔬菜中的維生素,必須註意保護蔬菜中的維生素。
做菜時應先洗後切,切忌用水泡,因為許多維生素能溶於水。有的人喜歡把青菜放在熱水裏 "燙 "壹下再炒,這樣維生素損失太多。另外,菜不宜煮得太爛,不宜炒,特別是維生素 C 很不穩定,久煮高溫,會破壞它。另外,醋對維生素有保護作用,烹調時可稍加醋。
對於壹些帶皮的蔬菜,如蘿蔔等,皮中所含的維生素比裏面多得多,吃時千萬不要去掉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營養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