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的業務流程如下:
1、確定成本核算對象、成本項目和設置成本費用明細賬。
成本核算對象的確定需要根據企業產品工藝、生產組織和生產加工方式的特點,以及不同的產品品種作為成本核算對象。並按照成本核算對象來確定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的具體項目,成本核算對象是企業設立成本費用明細分類賬戶,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以及計算產品成本的基礎。
比如,某企業是多品種生產的企業,不同的產品由不同的生產加工過程連續完成的,企業按不同的產品品種作為成本核算對象,並分步驟計算產品成本,最後由財務部門計算出單壹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成本核算項目同樣需要根據企業生產組織和產品工藝特點,設立成本核算項目,如直接原材料、輔料和包材、燃料和動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等,並根據確定的成本核算對象和成本項目設立產品成本明細賬。
2、成本費用的歸集和審核。按照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的規定,按照企業確定的成本核算對象和成本項目對生產成本費用進行歸集,並對列支的成本費用進行審核,即是否符合財稅法規和企業內部的成本費用支出的相關規定,對不符合規定的成本費用項目不得列支。
3、對歸集的成本費用按成本要素進行分配。對成本費用進行歸集後,需要對發生的成本費用按費用要素進行匯總,並按其用途分配計入相關的生產成本明細賬。
其成本費用分配主要采用兩種方式,壹是可以直接計入相關產品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費用,也可以直接計入,比如,直接原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費用等直接計入到產品成本中;二是不能直接確定的成本費用,根據費用發生的用途分配計入相關的成本費用項目。
4、按成本項目計算產品成本,並將完工產品成本和在產品成本之間的分配。企業按照成本費用要素和用途,將企業壹定時期內發生的成本費用分別分配至相關的產品生產成本,以及計入相關的產品成本明細賬。
如果企業的產品完工狀況,沒有在產品的情況下,產品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全部成本費用也就是完工產品總成本;而如果企業存在在產品的情況下,就需要企業將發生的全部的成本費用,按照壹定分配方法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進而計算出企業完工產品總成本和在產品總成本。
5、計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在生產工藝簡單的狀態下,企業壹般采用品種法,按照品種法計算的產品總成本,即為企業產品成本明細賬中計算出的完工產品成本,則為產品總成本。以當期產品總成本除以當期的產品生產數量,就可以計算出產品單位成本。
6、根據產品銷售數量,以及結轉產品成本的方法,結轉當期的產品銷售成本。
另外,在執行上述成本核算流程的同時,成本核算崗位的財務人員,應及時獲取當期各種產品的生產產量、各種消耗等成本核算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