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移民美國生活最好是備好家庭小藥箱

移民美國生活最好是備好家庭小藥箱

美國移民生活最好常備家庭小藥箱 國外的醫療花費極高,加之北美的醫藥行規又跟國內的迥異,求醫就診是壹個挺繁瑣的慢功細活兒,想既好又省、速戰速決不成。

 通常手頭上最好有點兒常用的藥物備著,還得有些基本衛生常識,小來小去的毛病就不用跑醫折騰了。縱使是紮根融入了社會,有備也可無患,同樣需要。

 還是在出洋之前,我去留過美的本院醫師那兒取經,沒想到他強調最多的就是帶足藥物。有了這種思想準備,我中藥西藥采購了壹大堆,占據了有限行李的不少空間。

 到了美國,果不其然,盡管我所供職的單位老板替我買了醫療保險、較之在讀學位的壹族優越得多,但還是有限、額度不大,看起病來也不方便,尤其對於幹醫的常年享受職業之便慣了,特覺別扭不適應。多虧家有所攜的藥品墊著底,壹些微疾小恙的自行解決了,省得動輒就醫費神耗時。

 後來我移居了多倫多,情形也差不多,小藥箱的傳統仍不丟,即使加國的健保比美國的好,可免費看病入院。可是蠻貴的藥資、處方費都要自掏腰包,除非所在的公司有福利可以報銷些個。另外,在加國問醫的輪候時間較之美國要久壹些,讓人心焦意亂:拖得小病屆時已經自愈、大病或可延宕了。可是國情如此誰也沒轍兒。

 原因就在於西方的醫學院招生限量,不想畢業生屆時謀不到職位;醫院也不開普通門診,自然更沒有各個科室值夜班這回事。患者在朝九晚五期間是到家庭醫生診所報到,過了這正點時間就要徑直去急癥科了,管妳是壹般的頭疼腦熱還是血糊淋拉的外傷呢,在那兒分診護士依著先來後到和輕重緩急進行分類對待。病人等五六個鐘頭是平常事,有時甚至徹夜。所以,忍著捱到白天爭取看上家醫,抑或自治挺過去,後者就要靠家庭小藥箱發揮作用了。

 藥匣子最常備的是解熱鎮痛劑,像撲熱息痛[Tylenol]、布洛芬[Advil]等,是各類疼痛、發熱的對癥良方,在藥店不需要處方就能買到。我回國探親時還會買點去痛片、顱痛定之類的帶回,似更有效些。壹般發燒未超過38.5度暫不必用,高過之就要定時服用以降體溫。

 即使是此時去到醫院或者家醫那裏,若是普通感冒也就是叫妳服用這些、不會開抗生素的。至於感冒沖劑類可以備之在病初飲用,或可化解於萌芽狀態;壹俟癥狀變重、燒將起來,就不管什麽用了。

 治拉肚子的藥,黃連素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在飲食不潔或者不當所致的腹瀉時,最好先讓它泄瀉幹凈了,不急著施用,有時候清空了就好了。止嘔減眩暈的則有茶苯海明[Gravol];治鼻、眼過敏類的常用Reactine等,國內的撲爾敏也挺有效,只是有犯困打磕睡的副作用,須考慮到駕車安全或者影響學習等因素。Claritin則好壹點,有藥效持續12-24小時而無嗜睡的那種,買這類藥物皆不用處方。

 抗生素族,極難從醫生那兒得手,因為加國主張不濫用。罕見去醫院輸液的,除非是脫水或靜脈用藥時才打點滴。所以入鄉隨俗,我等應有這方面的充分心理準備。

 其實發高燒時挺難區分細菌還是病毒性的,前者需投入抗生素、後者則不用。這邊醫生大都先考慮病毒感染,確實有證據時再使用抗菌素,於是就讓壹些心急火燎的病人或者家長們不太耐煩了。

 此種情況下若私蓄有國內帶來的抗菌素類藥物,就可以?自給自足?了,像氨芐青黴素、左克、先鋒黴素等,不過這也是隨各人的見地,俺並不倡議。用上兩天無效,說明是病毒性的,白費了勁兒;好轉些嘛,證明系細菌性或者混合型的,借此能縮短了病程、患者少遭點罪。

 至於其它的中成藥,有些在唐人街即可買到,咱們多倫多就是這麽得天獨厚。但是像消渴靈、復方丹參等治療糖尿病與冠心病之類的中藥,在加用時最好跟主治的西醫講明壹下,以免與同服的西藥疊加而過量。除此之外,還有壹味良藥切莫忽略了:喜樂的心情和借助於禱告,它對怪疾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療效。

 順便提提,生病了最好休班,國外不鼓勵帶病堅持工作,感著冒上班同事會討厭妳、播散開殃及別人;老板亦不會因此樹妳當勞模。除非妳急需這幾日的銀餉以揭開鍋,否則還是告假在家歇著為上,於己於人都好。

  • 上一篇:有哪些具有瘦身效果的中藥?
  • 下一篇:食品添加劑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