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結果表明,糖精鈉、甜蜜素、苯甲酸鈉、山梨酸鉀四種食品添加劑使用廣泛,103個樣品中有87個樣品含有甜蜜素或防腐劑。不過,細菌總數、大腸菌群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衛生指標情況良好。只有四個樣品的細菌總數超標,其他樣品也沒有發現微生物問題。
檢驗發現,樣品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甜味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問題依然嚴重
我國GB2760《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中規定了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範圍和使用限量,在標準中未提及食品的種類,說明國家尚未批準使用該種類中的食品添加劑。這說明國家尚未批準在該類食品中使用某些添加劑。通過對檢測結果的分析,在幾類甜味劑和防腐劑中,有近 50%的食品樣品被發現超範圍、超限量使用。20個果脯蜜餞樣品中有17個樣品存在超範圍使用甜味劑的現象,其中14個樣品糖精鈉使用量超標,占果脯蜜餞樣品的70%;9個醬油樣品中有4個樣品甜味劑超標;44個飲料樣品中有7個樣品甜味劑超標,全部為甜味劑超標;果凍、糖果、口香糖、八寶粥樣品未檢出超標,八寶粥樣品未檢出問題,甜味劑、防腐劑樣品未檢出問題。果凍、糖果、口香糖和粥的樣品沒有發現過量使用甜味劑的現象,但粥的樣品存在過量使用甜味劑的現象。具體情況如下:
在蜜餞中,70%的樣品糖精鈉含量高於國家規定的使用限量,糖精鈉最高超標達12倍。還有40%的蜜餞樣品甜蜜素檢測結果高於國家規定的使用限量,檢出的最高含量是國家允許量的6.5倍。
1/3的樣品糖精鈉含量超過國家標準。有1個樣品的甜蜜素含量高達1581.14MG/KG,是國家限量標準的2.5倍。還有2個醬油樣品苯甲酸鈉含量超過限量值,其中1個樣品苯甲酸鈉含量高達2686.99MG/KG,超過國家允許限量4倍多。
國家標準不允許使用糖精鈉作為甜味劑。然而,在檢測的7個粥樣中,卻發現了少量糖精鈉。
2>使用的甜味劑或防腐劑標註不清或誤標
國家標準GB7718《食品標簽通則》規定:食品添加劑應在GB2760規定的產品名稱和使用的甜味劑、防腐劑、色素的種類名稱中標註具體名稱。在對含有甜味劑或防腐劑樣品的檢測中,發現部分樣品未按照國家標準要求進行明確標註,還發現部分產品存在錯標現象,如檢出苯甲酸鈉,但標簽標註的卻是山梨酸鉀。標簽問題較多的樣品集中在蜜餞和醬料。在103個樣品中,有67個樣品被發現含有未標註或標註錯誤的防腐劑或甜味劑***。
20個蜜餞樣本被檢測出含有糖精鈉,19個樣本沒有標示,只有壹個樣本有標示。11個樣品未標註含有防腐劑苯甲酸鈉,3個樣品標註的防腐劑與實際檢測不符,含有 "苯甲酸鈉",但標簽標註為 "山梨酸鉀"。
9個醬油樣品未標註糖精鈉,2個樣品未標註甜味劑,7個樣品未標註防腐劑或防腐劑標註不全,如兩種防腐劑只標註壹種。
在44個飲料樣品中,有20.5%沒有清楚標明所含的甜味劑或防腐劑。
3>無糖食品也含有甜味劑
在檢測的樣品中,有 14 個是無糖食品。無糖食品是指不含蔗糖或澱粉糖的食品。但必須含有糖醇等糖類替代品,我國提倡使用糖醇和低聚糖等有益健康的糖類替代品,但沒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可依,各生產廠家都是按照企業標準進行生產。檢測結果發現,有5個產品中含有糖精鈉,2個樣品中含有甜蜜素,3個樣品中含有糖精鈉和甜蜜素,糖精鈉含量高達4019.61MG/KG,而甜蜜素含量為3882.78MG/KG。鑒於無糖食品的接受者壹般都是糖尿病等特殊人群,那麽,產品的宣傳說明對消費者的引導作用就更為重要,但壹些產品在無糖食品包裝上的宣傳和介紹違反了國家有關規定,宣傳其具有降糖的治療作用。廣告法》規定"食品、灑品、化妝品廣告的內容必須符合衛生許可,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與藥品混淆的用語"。因此,消費者在選擇和食用無糖食品時,不僅要仔細閱讀配料表,了解產品添加了何種甜味劑作為代糖,還要認識到無糖食品只是壹種食品,絕不能代替藥物的治療作用,更不能輕信無糖食品降糖功效的宣傳和其他醫學術語。
4>有些食品兒童不宜食用
果凍、飲料、蜜餞、糖果等都是兒童非常喜愛的食品,本次檢測樣品中果凍質量普遍較好,其次是飲料樣品中的果汁飲料和乳酸菌飲料,但蜜餞類食品樣品中普遍存在問題,添加劑使用超標、未標註添加劑等,兒童不宜食用這類食品。此類食品兒童不宜食用。
食品中添加劑超標會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和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兒童尤其是嬰幼兒的免疫系統發育尚不成熟,肝臟的解毒能力較弱,很容易對食品中的添加劑產生過敏反應。目前,世界上壹些發達國家都相當關註兒童食品的安全問題,正在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以保障兒童的健康和安全。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FAO/WHO)下屬的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規定了食品添加劑每日允許攝入量(ADI值)。ADI值定義為:根據人體體重,終身攝入某種食品添加劑而無明顯健康危害的每日攝入量的估計值,它是評價國內外食品添加劑安全性的首要和最終依據。它是評價國內外食品添加劑安全性的首要和最終依據。糖精鈉、甜蜜素、苯甲酸鈉和山梨酸鉀的ADI值分別為5MG/KG、11MG/KG、5MG/KG和25MG/KG(MG/KG為每天每公斤體重的毫克數)。這壹數值是生產和加工安全放心兒童食品的重要參考值。
5>糖精鈉在食品中仍被廣泛使用
糖精鈉是壹種非營養性合成甜味劑,其稀釋溶液的甜度是蔗糖的300-500倍,回味微苦,與蔗糖相同甜度所產生的熱量不到蔗糖的2%,在食品中被廣泛使用。
由於20世紀70年代發現,當糖精鈉的含量達到5%~7.5%時,用糖精鈉餵養的動物膀胱癌的發病率明顯與糖精鈉的攝入量有關,因此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提出禁止使用糖精鈉。然而,有觀點認為,這些實驗與實際膳食攝入量之間存在很大差異,而且流行病學研究並未發現使用糖精鈉與膀胱癌之間存在關聯。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規定了糖精鈉的使用限量,並限制了糖精鈉的使用範圍。中國有關部門也發布了關於生產和使用糖精鈉等高頻甜味劑的通告,要求生產企業嚴格遵守國家標準,在規定範圍內限量使用。
在抽檢的103個樣品中,有57個樣品含有糖精鈉,占抽檢樣品的55.3%,其中19個樣品糖精鈉含量超過國家標準限量,其余38個樣品含有國家尚未批準使用的糖精鈉。
通過對百余種食品中甜味劑和防腐劑的檢測,我們發現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情況不容樂觀,因此,特向廣大消費者提示:
1.蜜餞類食品中大量使用甜味劑,防腐劑也普遍使用,且大多沒有明確標示所用添加劑,問題較多,質量不穩定。消費者應適量、適度食用腌制食品,尤其是楊梅、果皮類蜜餞,其甜味劑含量較高。尤其是兒童、孕婦等人群不宜食用蜜餞類食品。
2.在我國,果汁(味)飲料國家規定其防腐劑的限量高於含氣碳酸飲料,這可能導致果汁(味)飲料中防腐劑的含量比碳酸飲料要高,兒童飲用果汁(味)飲料要適量。
3.對於無糖食品等特殊食品,消費者在購買時要仔細查看標簽內容,特別是配料表,不要輕信其宣傳的治療功能,因為食品不是藥品,這種宣傳本身就是違法宣傳。
4.建議家長在給孩子購買零食時要慎重選擇,現在市場上在售的兒童食品,大多含有食品添加劑,有些食品添加劑在使用時超範圍、超限量,這樣的食品孩子經常食用對健康非常不利。壹些油炸食品、膨化食品,也是造成肥胖的原因之壹。
5.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應選擇品牌信譽好的產品,並盡量到正規的超市、商場購買,以確保所選食品的安全,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
我國對於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範圍、使用限量以及如何標註等在相關標準中都做了規定,但從企業收到的反饋信息來看,企業對於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範圍和使用限量了解得比較透徹,而對於標簽的標註問題,認為只要不超過限量值,標註與否並不重要。有些企業對標註標準理解不透徹,認為只要不是企業添加的添加劑作為配料,就可以不標註。因此,中消協呼籲企業逐步按標準規範產品標識,誠信生產經營,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呼籲國家有關部門加大國家標準的宣傳力度,加強監督檢查,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我國食品行業健康發展。
食品添加劑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說廢棄就廢棄,那是肯定的。食品添加劑用於食品配料,是為了改進加工工藝。如果濫用,不按國家規定使用,就會危害人類生命。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工業的靈魂,並不是什麽壞事。
哪些食品添加劑對人體有害?
1甜味劑、防腐劑:
多見於:蜜餞、果脯、山楂湯、茶飲料、罐裝碳酸飲料。
危害:可能致癌。
2種色素:
主要存在於:醬料和腌料、香腸制品、休閑肉幹制品、彩色糖果。
危害:
長期食用含有著色劑的食品,人體健康會受到影響,過量的汙染物還會對人體的主要器官造成損害。特別是對兒童的健康成長會有壹定的危害。
3過氧化苯甲酰
主要存在於:面粉中。
危害:過量使用過氧化苯甲酰會破壞面粉中的營養成分,還會產生苯甲酸,苯甲酸需要在肝臟中分解,過量食用對肝功能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害。
````,食品添加劑本來就是加在食物裏的,妳又不吃,只是做了加工,怎麽會有傷害呢?妳工作的時候,這些添加劑粉末到處飛嗎?
我覺得應該不會對妳有什麽傷害,畢竟妳只是在做配料----
通過收集以下材料和判斷,我認為過氧化苯甲酰並不是壹種可以放心食用的添加劑,它對人體的危害更大。專家介紹,面粉中過氧化苯甲酰增白劑超標,會破壞面粉的營養成分,導致面粉中類胡蘿蔔素、葉黃素等天然成分流失。過氧化苯甲酰水解後生成苯甲酸,進入人體後在肝臟被分解。長期過量食用會對肝臟造成嚴重損害,極易加重肝臟負擔,誘發多種疾病;短期過量食用會引起惡心、頭暈、神經衰弱等中毒現象。
此外,過氧化苯甲酰中含有微量砷和鉛,對人體有壹定的毒副作用。由於過氧化苯甲酰會使人中毒,在歐盟等發達國家已禁止使用過氧化苯甲酰作為食品添加劑。
相關理化性質:
過氧化苯甲酰
分子量:
242.22
外觀:
白色晶體或粉末
熔點:
107℃
溶解性:
微溶於水,微溶於乙醇。溶於乙醚、丙酮、氯仿和苯。
化學性質:
它是壹種強氧化劑,極不穩定,易燃燒。在撞擊、受熱、摩擦時會爆炸。加入硫酸會燃燒。
過氧化苯甲酰是壹種危險品,屬於第壹類有機氧化劑,危險品編號為 22004
出於安全考慮,過氧化苯甲酰工業產品中通常含有 25-30% 的水。
用途:
合成樹脂的引發劑。面粉、油脂和蠟的漂白劑,化妝品添加劑,橡膠硫化劑。
1.理化常數:
國家標準號:52045
CAS No.94-36-0
中文名過氧化苯甲酰
英文名benzoyl peroxide; benzoyl superoxide
別名過氧化苯甲酰
分子式 C14H10O4; (C6H5CO)2O2 外觀與性狀 白色或淡黃色細圓錐體,略帶苦杏仁氣味
分子量 242.23 沸點 分解(爆炸)
熔點 103℃(分解) 溶解性 微溶於水、甲醇,溶於乙醇、乙醚、丙酮、苯、二硫化碳等
混合密度 相對密度(水=1)1.33 穩定性 穩定
危險性符號 12(有機過氧化物) 主要用途 用作塑料、油脂精煉、蠟脫色、制藥等的催化劑
2、
健康危害:
本品對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和致敏作用。進入眼睛會造成傷害。
II.毒理學信息和環境行為
急性毒性:LD507710mg/kg(大鼠口服)
危險特性:幹燥狀態下極易燃燒,受熱、摩擦、振動或受雜質汙染可引起爆炸性分解。急劇加熱時會爆炸。與強酸、強堿、硫化物、還原劑、多聚物以及二甲基苯胺、胺、胺或金屬環烷酸鹽等助燃劑和促進劑接觸會發生劇烈反應。
燃燒(分解)產物:壹氧化碳、二氧化碳。
3、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4、實驗室監測方法:
空氣:用過濾器收集樣品,用乙醚洗脫,然後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進行分析(NIOSH 方法)
5.環境標準:
美國車間衛生標準 5mg/m3
6. 緊急處理和處置方法:
I.泄漏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汙染區並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人員佩戴自給式呼吸器和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點。少量泄漏:與惰性、潮濕、不可燃材料混合並吸收。大量泄漏:用水濕潤,聯系相關技術部門確定清除方法。
II.防護措施
呼吸防護:當有可能接觸到其粉末時,應佩戴頭罩式電吹風過濾式防塵呼吸器。
眼睛防護:在呼吸防護中已做好防護。
身體防護:穿聚乙烯防護服。
手部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他:工作場所嚴禁吸煙。下班後要洗澡更衣。註意個人衛生。
三、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立即脫掉受汙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動的水沖洗至少 15 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擡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 15 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呼吸新鮮空氣。保持呼吸道通暢。如果呼吸困難,給予氧氣。如果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咽下:用水漱口,餵牛奶或蛋白。就醫。
滅火方法:消防員必須在防爆掩體內操作。滅火劑:霧狀水、二氧化碳、沙子。發生大火時不要輕易靠近。在物料附近著火時,必須用水保持容器冷卻。
from /view/488645.htm
不管是什麽食品添加劑,過多或接觸過多都是有害的。硫酸鹽壹般會呈弱酸性,長期接觸可能會對皮膚產生腐蝕作用,稍不註意或不及時清洗,就會出現潰瘍。
只要遠離,多清洗,必要時使用壹些外用藥,很快就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