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藥品是分為A、B、C三個級別,這種分類方法是依據《高危藥品分級管理策略及推薦目錄》分的。
中國藥學會醫院藥學管理專業委員會用藥安全項目組,參照美國ISMP 2008 年公布的19 類及13 種高危藥品目錄,結合我國醫療機構用藥實際情況,推出了《高危藥品分級管理策略及推薦目錄》(簡稱推薦目錄),按危險程度將高危藥品分為A、B、C 3 個級別。
其中A級(14 類)為高危藥品管理最高級別,這類高危藥品使用頻率高,壹旦用藥錯誤患者死亡風險最高,需重點管理和監護;B級(14 類)使用頻率較高,壹旦用藥錯誤,會給患者造成嚴重傷害,傷害等級較A級低;C級(8 類)使用頻率亦較高,壹旦用藥錯誤,會給患者造成壹定的傷害,傷害的風險等級較B級低。項目組對ISMP公布的高危藥品目錄按照分級標準進行重新梳理與排序,並將中藥註射劑歸入C級。
擴展資料管理制度
1、高危險藥品包括高濃度電解質制劑、肌肉松弛劑及細胞毒化藥品等,具體品種見附錄。
2、高危險藥品應設置專門的存放藥架,不得與其他藥品混合存放。
3、高危險藥品存放藥架應標識醒目,設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藥學人員註意。
4、高危險藥品使用前要進行充分安全性論證,有確切適應癥時才能使用。
5、高危險藥品調配發放要實行雙人復核,確保發放準確無誤。
6、加強高危險藥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進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7、定期和臨床醫護人員溝通,加強高危險藥品的不良反應監測,並定期總結匯總,及時反饋給臨床醫護人員。
8、新引進的高危藥品要經過藥事管理委員會的充分論證,引進後及時將藥品的信息告知臨床,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和確保用藥安全。
百度百科-高危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