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類,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
1、非布司他片用於痛風患者高尿酸血癥的長期治療。不推薦用於無臨床癥狀的高尿酸血癥。用藥時無需考慮食物和抗酸劑的影響。註意事項:肝腎功能不全者應遵醫囑。
2、別嘌醇用於原發性和繼發性高尿酸血癥,尤其是尿酸生成過多引起的高尿酸血癥;復發性或慢性痛風患者;痛風石;尿酸性腎結石和(或)尿酸性腎病;腎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癥。
註意事項:不能作為消炎藥使用,可再次誘發和加重急性期關節炎癥狀,常需在急性期兩周後服用,有肝腎功能不全者及老年人、兒童應遵醫囑用藥,需檢查血常規及肝腎功能,不宜與鐵劑同服。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第二類,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
1、苯溴馬隆,對於重癥腎病患者,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慢性腎病處於三期以下,也是可以服用的,但是效果往往比較差。壹般來說,患者服用苯溴馬隆沒有明顯的不良反應,毒副作用比較輕微,對肝功能、腎功能的影響也比較小。
註意事項:痛風急性發作期不要用藥,用藥期間多飲水。請不要少於1500~2000毫升。
2、苯碘酮,在腎移植患者降尿酸效果優於別嘌醇。
3、氯沙坦這種藥主要是降壓藥。它還有促進尿酸排泄的作用。
4、丙磺舒只能用於肝腎功能正常的患者。
註意事項:剛開始用藥,可誘發痛風發作,老年人、肝腎功能不全、活動性消化性潰瘍或有病史及腎結石等患者慎用。慎用,用藥期間多飲水。
第三類,非甾體抗炎藥。
塞來昔布、依托考昔、美洛昔康、吲哚美辛等是治療痛風急性期的首選藥物,可有效緩解疼痛。
註意事項:刺激胃腸黏膜,常需加用護胃藥物,可能影響凝血功能,可能加重腎功能,小劑量阿司匹林可使尿酸水平升高。
第四類,糖皮質激素。
潑尼松、甲基強的松龍等,可用於痛風急性期不能耐受秋水仙堿、非甾體抗炎藥、腎功能不全的患者。
註意事項:不可長期服用,遵醫囑。
第五類,抗白細胞趨化藥。
秋水仙堿,為抗痛風、抗腫瘤藥。用於治療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預防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反復發作。
註意事項:不良反應多,有胃腸道癥狀、肌肉和周圍神經病變、骨髓抑制、休克、致畸、脫發、皮疹、發熱、肝損害等。
第六類,堿化尿液類。
碳酸氫鈉片、檸檬酸鉀等。
註意事項:可增加胃內壓、噯氣,長期服用可致堿中毒,可誘發心力衰竭和水腫,需定期監測電解質,對磺胺類藥物過敏者禁用,腎功能不全及酸堿失衡者禁用。
第七類,促進尿酸分解藥。
雷貝特酶,是壹種重組尿酸氧化酶。用於血液惡性腫瘤患者急性高尿酸血癥的治療和預防,尤其適用於化療引起的高尿酸血癥。
註意事項:常見不良反應包括發熱、惡心、嘔吐和皮疹。對本品過敏者、妊娠期婦女和G6PD缺乏癥患者禁用。
第八類,中藥、中成藥。
1、補肝腎
肝腎陰虛型痛風會伴有眼睛幹澀、關節疼痛、手心腳心發熱、發熱盜汗、便秘、血尿等癥狀。此時可應用補益肝腎、活血通絡、益氣診治的中藥,通過滋補肝腎來緩解病情,可選擇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等。
2、健脾補腎中藥
脾腎氣虛型痛風會出現氣短、肢冷、惡心、腹脹、足跟痛等不適癥狀,此時可以應用健脾補腎的中藥、溫陽散寒的中藥,改善脾腎氣虛的癥狀,也可以很好的緩解痛風的病情,可以選擇參苓白術散、參苓健脾丸、四神丸等中成藥。
3、化痰散結類中成藥
痰瘀阻滯型痛風會出現關節腫痛、局部畸形發紅、面色萎黃、全身乏力等癥狀,抽出關節積液還可發現痛風石。此時,可以采取化痰散結、活血通絡的中藥治療,改善痰瘀阻滯癥狀,也能很好地緩解痛風病情,臨床上常用的有(半夏、天南星、白芥子、皂角刺,以及貓抓草、浙貝母、夏枯草、玄參、昆布、海藻、海浮石)。
4、清熱利濕的中藥
風濕熱痹型痛風會伴有發熱、怕風、關節腫痛、尿頻、尿痛、尿急等癥狀,此時、可以應用清熱祛風、通絡利濕的中藥進行治療,也可以緩解病情,臨床上常用的有補腎益痹丸、止痛片、當歸止痛丸、復方伸筋膠囊等。
5、清熱利尿中藥
對於痛風患者來說,如果能減輕痛風引起的血熱、血燥,增加尿液排出量,降低血尿酸濃度,就能緩解病情。因此,當痛風發生時,還可以應用清熱利尿的中藥,減少尿酸在關節內的沈積,緩解關節疼痛癥狀,臨床常用的有四妙丸、痛風舒片、痛風定片等。
6、通過淋巴排石的中藥
痛風患者關節會出現疼痛癥狀,與痛風石的反復刺激有壹定關系,如果能適當服用壹些淋巴排石的藥物,促進痛風石的溶解、排出,也能緩解疼痛癥狀,臨床上常用的有千金草、海金沙、雞內金、排石顆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