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廢棄物的化學處理又稱濕法處理,將粉碎的電子廢棄物顆粒放入酸性或堿性液體中,浸出液再經過萃取、沈澱、置換、離子交換、過濾和蒸餾等壹系列過程,最終得到高品位金屬。但在化學處理過程中要使用強酸和劇毒氟化物等,會產生大量廢液和排放有毒氣體,對環境危害較大。
2、火法處理
火法處理就是對電子廢棄物進行焚燒、熔煉、燒結、熔化等,去除塑料等有機成分富集金屬的方法。火法處理也會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從資源回收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這些方法都難以推廣。我國廣東貴嶼等鄉鎮采取這兩種對環境有害的處理方法,給當地環境以及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
3、機械處理法
機械處理法 機械處理法是利用電子廢棄物各成分之間的物理性質差異進行分揀的方法,包括拆解、破碎、分選等步驟,對物料進行分揀加工,再經過後續處理可分別獲得金屬、塑料、玻璃等可再生原料。這種處理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簡單、不易造成二次汙染、易於實現規模化等優點,是各國發展的熱點。
4、微生物處理法
利用微生物浸出金等貴金屬是20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的提取物料中低含量貴金屬的新技術。利用微生物的活性使金和其他貴金屬合金中的其他非貴金屬氧化變溶並進入溶液,使貴金屬暴露出來,以利於回收。h.brandl等人利用鐵氧化硫桿菌對粉碎和預處理過的電子廢棄物碎片進行浸出試驗,在選定的溫度、ph值、註入量下,可浸出90%以上的銅、鋅和鎳,鉛以pbso4.的形式穩定在沈澱物中。參考文獻來自 Stranger Saf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