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肛溫(或耳溫)超過38℃ 介於37.5?38℃之間的體溫,可能是正常也可能是發燒的前兆,必須仔細觀察其他的癥狀或後續的變化。
發燒的生理反應 : 先畏寒、手腳冰冷,然後體溫飆高 腦部有個體溫調節中樞,它負責控制體溫定位點,平時設定37℃左右。當身體出現發炎時,發炎物質會促使體溫的定位點升高,使得身體出現多種生理反應(包括畏寒、四肢血管收縮、冰冷),讓體溫上升到腦部所認為的正常溫度(這個溫度通常超過38℃)。
另壹種情形是「體溫過高」(Hyperthermia),身體既無發炎反應,體溫定位點也未改變,但因為身體熱量太多來不及散熱而產生,原因如穿太多、中暑、運動等。
發燒對身體有好有壞 在動物實驗中發現「發燒可能的好處」包括:「適度」的發燒會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和阻止某些細菌或病毒的繁殖或生長,但這個效果在體溫越來越高(接近40℃)時可能會減低甚至反效果。
發燒的壞處包括:讓人不舒服,增加氧氣的消耗量、身體代謝速率、二氧化碳的制造與心肺功能的需求,這些對於健康兒童的影響可能有限,然而對於有心肺功能障礙、慢性貧血、先天性代謝異常的兒童來說,可能無法承受這些多余的負擔。
發燒不會把腦子燒壞! 如果是炎癥引起的發燒,目前並沒有證據證實超過40℃會增加對腦子傷害的機會;但如果是中暑造成的「體溫過高」,超過41℃時對身體就會有不良影響。
體溫的高低不壹定能代表疾病的嚴重度 退燒時,孩童的活動力好與壞才是觀察指標。
孩童發燒的原因可能與大人不同 發燒的常見原因隨著年紀有所不同,有些特別的疾病也只出現在兒童而非大人身上,例如玫瑰疹、川崎氏癥、猩紅熱。兒童的表達能力不好,病情變化快,所以兒童發燒時,家長不可以壹廂情願,以為讓孩子休息就會好。
退燒藥使用得當,不會影響孩子免疫力! 發燒孩童的處理確定發燒的原因 退燒並非首要選項,找出引起孩童發燒的原因才是重點,病因確定了,再根據個別的病因給予適當的處置。
多休息,適當的補充水分 水份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內流失的水份。
減緩發燒孩童的不適 退燒的目標是減少病童因發燒而造成的不舒服,而非使體溫降到正常(38℃以下)。換句話說,如果發燒並沒有造成孩童不舒服(影響活動力、睡眠、食欲),就不需急著給孩童退燒。
如文章前面所提,「適度」的發燒確實會促進免疫功能,但並非越高越好,同時也要考慮發燒對孩童的影響,「如果小朋友因發燒而吃不好、睡不好,同樣會影響免疫功能」!所以羅,對於發燒的病童,完全執著不給退燒處置嗎?而給了退燒處置,體溫壹定非得降到正常才算達到目的嗎?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關鍵在於──孩童的舒適感。
退燒的方式退燒的方式有化學性退燒(使用退燒藥)和物理性退燒(冰枕、退熱貼、溫水拭浴)兩種。
化學性退燒 使腦中體溫定位點下降而達到降溫目的,但對於中暑引起的「體溫過高」則沒有幫助。
物理性退燒 加速身體的散熱以達到降溫。物理性退燒對於中暑、衣服穿太多引起的「體溫過高」才有幫助,對於壹般發炎引起的發燒則不應使用,因為不能矯正體溫定位點上升的狀況。加速散熱的結果反而更加使得體內需產生額外熱能,造成無謂的能量消耗和寒冷的不適感。如果物理性退燒法真要使用在發炎引起的發燒,也應該在使用退燒藥30分鐘後才開始。
退燒藥使用得當,不會影響孩子免疫力! 退燒藥的種類可分兩大類:壹種僅退燒、壹種還可消炎 目前使用的兒童退燒藥,大概分為兩大類:(1)普拿疼與其類似產品(如安佳熱),只有退燒作用;(2)非類固醇抑制藥物,如速熱寧、炎熱消、舒抑痛、馬蓋仙或 *** 塞劑,除了有退燒作用,還有消炎作用。
這兩大類藥物的降溫效果約在使用30?60分鐘後開始(速熱寧稍快些),約3?4小時達到最佳?溫效果,降溫效果安佳熱約持續4?6小時,速熱寧約6?8小時,皆可使體溫下降1?2℃。
依醫師指示使用,副作用非常低! 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退燒藥也不例外,但是如果按照醫師的指示下使用,發生副作用的機會相對低。小兒首選鎮痛退燒藥品為口服普拿疼類產品,因為它在適當之治?劑?下有最多之安全性資?,少有副作用發生,除非服用超大劑量,才會引起肝毒性或腎毒性。另壹類藥物如速熱寧,缺點為常出現胃部不適、影響血小板功能(嚴重者出現出血傾向)等副作用,但是壹般的兒童在適量的使用以後,出現明顯副作用的機會極微,所以這些副作用並不會影響到醫師對於這類退燒藥物的取舍;但小於6個月之嬰兒因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全,應盡?避免使用。
口服or?劑? 需要時 優先使用口服制劑 含有同樣鎮痛退燒成分的口服制劑與 *** ?劑,退燒效果沒有明顯差?,建議兒童應優先使用口服制劑,塞劑的副作用與口服相同,唯如果使用頻繁,恐會造成腹瀉。
嚴重時, 特殊情形下可輪流使用2種退燒藥 臺灣兒科醫學會表示,顧及少數發炎嚴重者,使用壹種退燒藥的效果可能有限,所以在不違反上文建議的各種退燒原則下,可考慮於特殊情形下輪流使用2種退燒藥,但原則上不建議壹次同時給予2種以上退燒藥。
退燒藥使用得當,不會影響孩子免疫力! 兒科醫師的叮嚀若發燒造成不舒服可適當給藥;寶寶睡得好不用挖起來退燒 發燒只是生病的壹種癥狀,引起發燒的原因才是需要註意的。如果孩童白天發燒,除非出現這些情形( 如Tip1 ,資料來源:兒科醫學會「兒童發燒處置建議」),否則家長可以先觀察小朋友的活動力、食欲,如果活動力和食欲尚佳,不用退燒;若發燒已造成小朋友不舒服,可以給予適當的退燒藥,但以口服為佳。半夜發燒時,如果寶寶睡得很好,也不用硬把他挖起來退燒,搞得大人和小孩都累。有感冒癥狀的發燒超過3天,或發燒1天仍然沒有其他癥狀,必須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