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壹日三次”。不要誤會:藥品說明書上標註的服藥方法壹般是壹天三次,所以很多人習慣性地理解為三餐後服用,即分別在早餐、午餐、晚餐後壹天三次服藥。事實上,服用某些藥物的間隔時間比次數更重要。比如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者,如果本應24小時內吃完的藥物在12小時內吃完,血藥濃度不均會影響療效。專家指出,上述情況最有可能發生在抗生素上。因為,要殺死細菌,必須使血液和患病部位的藥物濃度保持在壹定水平。在這裏,藥物應該每8小時服用壹次,每天三次。如果按照大多數人的飲食習慣,早上7: 00,下午12,下午6: 00服用,間隔時間分別為5小時,6小時,13小時。這樣會使血藥濃度白天高,晚上低,殺菌作用只有在白天才能發揮作用,而細菌在夜間大量繁殖,容易造成細菌耐藥性,原本有效的藥物也會失效甚至失效。所以建議服用抗生素的患者早上6點服用,然後下午2點服用1次,晚上10服用1次。這樣不會打亂原來的生活規律,也不用半夜起來吃藥。和抗生素壹樣,抗癲癇藥、止痛藥、激素類藥物和治療甲亢、哮喘的藥物也是每8小時用壹次。另外,降壓藥也有自己特殊的用藥方法。因為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在壹天內可能出現壹到兩次峰值,比如有的人早上9點血壓高,有的人下午3點血壓高,所以最好在血壓峰值前約1-2小時服藥。因此,高血壓患者每1小時用血壓計測量壹次血壓,得出其壹天中血壓的峰值時間,從而正確用藥。當然,有些藥物是參照壹日三餐服用的,比如降糖藥。因為吃了之後血糖才會升高,而這類藥物如果每隔8小時服用壹次,是不會有治療效果的。按照三餐時間服用的還有調脂藥和胃藥。
上一篇:2017新生兒醫保報銷最新政策下一篇:與拉鏈有關的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