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反應原理:
最常用的MnO2+4HCl(濃縮)= =加熱= = mncl2+2h2o+Cl2 =
常用的氧化劑有KMnO4、KClO3、Ca(ClO)2等。
1、2 kmno 4+16 HCl = 2 KCl+2 mncl 2+5cl 2 ↑+ 8H2O?
由於KMnO4的氧化作用強於MnO2,由KMnO4制備Cl2通常不需要加熱。
2、KClO3+6HCl==== KCl+3Cl2↑+3H2O
3.Ca(ClO)2+4HCl(濃)= = = CaCl2+2cl2 =+2h2o?
總之,實驗室制造氯氣的方法都圍繞著壹個核心:氯離子+氧化劑+酸性環境。如果氧化劑不氧化,需要加熱到不同程度。
三、用向上排氣法或飽和鹽水法收集。
第四,用飽和鹽溶液除去HCl氣體,用濃硫酸除去水蒸氣。
5.用強堿溶液(如NaOH溶液)吸收尾氣。
六、全檢:
1.將濕澱粉-KI試紙放在Cl2的瓶口附近,觀察試紙立即變藍,證明是滿的。
2.將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放在Cl2的瓶口附近,觀察試紙先變紅後褪色,證明是滿的。
3.在實驗室配制氯氣時,往往根據氯氣的顏色來判斷是否充滿。
擴展數據:
氯氣泄漏容易造成人身傷害和區域汙染。防止氯氣泄漏的方法有:
1.不能選用有缺陷的設備和部件,所有設備和部件都要定期檢測和檢驗;
2、加強過程管理,嚴格控制過程指標,發現問題必須及時檢查和處理;
3.加強事故氯氣處理裝置的管理和維護。相關裝置由多個電源供電,事故氯處理裝置定期清洗,泵定期調試;
4.為了及時發現氯氣泄漏,生產、儲存、運輸和使用崗位都應安裝氯氣報警器。氯氣壹旦泄漏,可及早發現,防止事故擴大,液化崗位應安裝電視監視和堿液噴灑裝置;
5.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訓。?
泄漏的緊急處理:
泄漏汙染區內的人員應迅速撤離至上風(側)處,並立即發出警報。小泄漏時,警戒設置在150m,大泄漏時,警戒設置在450m。
消防人員必須佩戴空氣呼吸器或氧氣呼吸器,全身防火防毒服和橡膠手套,並在上風向處置。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稀釋溶解噴出的水,築堤或挖坑來容納大量廢水。
如果可能,用管道將泄漏物註入還原劑(酸性硫酸鈉或酸性碳酸鈉)溶液中,或將泄漏鋼瓶浸入石灰乳液中。具體處置措施如下:
1,關閥斷源。當生產裝置發生氯氣泄漏時,事故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或熟悉工藝的人員關閉輸送物料的管道閥門,切斷物料供應,切斷事故源,公安消防隊派花或水槍進行掩護,協助作業。
2.倒罐轉移。當罐體和容器壁發生泄漏且無法阻止泄漏時,可通過疏通將液氯倒入其他容器或儲罐中。
3.化學中和。儲罐和容器壁少量泄漏時,可采用化學中和法,即在消防車的水箱中加入生石灰、小蘇打粉等堿性物質,噴灑到儲罐和容器中,以減少危害,也可將泄漏的液氯通入碳酸鈉溶液中進行中和,形成無害或微毒廢水。
具體反應為CaO+H2O-Ca(OH)2,2Ca(OH)2+2cl 2-CaCl 2+Ca(CIO)2+2H2O。產生氯化鈣和次氯酸鈣,無毒性作用。如果現場溫度相對較高,則生成氯化鈣和氯酸鈣。產品沈降性好,不形成懸浮物,快速落到地面,對地面植物起到鈣肥作用。
4.稀釋和降低毒性。以泄漏點為中心,在儲罐和容器壁周圍設置水幕或噴霧水槍,稀釋和降低毒性,但不宜使用直流電水或直接噴向泄漏點,以免氯氣與水相互作用生成酸,加速泄漏點的腐蝕。除了將氯溶解在水中,還可以利用氯與水的反應來增加空氣中氯的吸收。
5.浸泡水解。小型液氯鋼瓶在運輸過程中閥門損壞泄漏,沒有堵漏裝置無法堵漏時,可將鋼瓶浸泡在氫氧化鈣等堿性溶液中進行中和,或浸泡在水中。
6、設備堵漏。當管道壁發生泄漏,且泄漏點在閥門前方或閥門損壞,無法關閉閥門堵漏時,可采用不同形狀的密封墊、密封楔、密封袋等工具進行密封。
(a)可以通過將螺釘和粘合劑擰入孔中來阻止微孔的泄漏。
(b)如果由於罐壁撕裂而發生泄漏,可使用充氣袋和充氣墊等特殊裝置從外部密封泄漏。
(c)管道在壓力下發生泄漏時,可通過捆綁充氣式密封帶或使用襯有金屬外殼的橡膠墊等特殊裝置來阻止內外泄漏。
(d)如果閥門法蘭或法蘭墊片損壞泄漏,可以用不同型號的法蘭夾塞住,並註入密封膠,或直接用專用閥門封堵工具進行封堵。
7.消毒處理。
1,化學消毒法。即氫氧化鈉、氨水、碳酸氫鈉等堿性物質溶於水,噴灑在汙染區域或汙染體表面,發生化學反應,改變毒物的性質,成為無毒或低毒物質;
2.物理消毒。即吸附墊、活性炭等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質,吸附回收後轉移處理;有毒空氣可用水驅抽油煙機吹走降低毒性,或暫時封閉汙染區,通過日曬、通風等自然條件使有毒氣體消失;也可以噴霧化水稀釋減毒。
百度百科-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