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擁有出露面積達850平方公裏的硒礦床;硒礦儲量形成富硒生物圈。糧食、油料、中草藥、礦泉水中硒含量極為豐富;被譽為?世界硒都?。富硒綠色食品與藥品的開發將為人類的健康長壽帶來福音。
恩施市有著豐冒的動植物資源,香樟等省級以上保護動物40多種各種藥用植物2000多種,享有?天然植物園?美稱,板黨、窯歸、紫油厚樸譽滿全球。水能資源可開發裝機容量在63萬千瓦以上,目前僅開發13%,開發潛力巨大。喀斯特地形地貌加上獨特的民族文化使恩施旅遊已成為環三峽、張家界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清江闖灘?被譽為?神州第壹漂?;?梭布埡石林?已成為省級重點旅遊景點;土家?文兒會?被稱為?東方情人節?;?撒爾嗬?攤戲?等被視為民族文化的瑰寶。
建州以來,恩施市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深化工商企業民營化改革,富硒產品、能源、醫藥化工、建材四大支柱產業齊頭並進,初步形成了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市域經濟。
恩施市區現有人20.13萬,城建規劃面積41平方公裏,已建城區面積17平方公裏;23平方公裏的省級開發區?壹恩施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在擴建之中;全市交通便利,318、209國道在境內交匯;城鄉公路通車總裏程達3200公是;擴建後的許家坪機場可起降波音737客機;擬建的宜方鐵路、滬蓉高速公路恩施段均經過本市,明天的恩施定會更加美好。
2:湖北恩施市導遊詞
恩施市位於湖北省西南部,長江以南。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洲駐地。面積3972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771459人。
市人民政府駐小渡船街道。郵編:445000。代碼:422801。區號:0718。
境內大部分為山地,平均海拔在900米以上;屬亞熱帶風性濕潤氣候,且垂直地帶性特點明顯。
恩施市轄3個街道、3個鎮、10個鄉:舞陽壩街道、小渡船街道、六角亭街道,崔家壩鎮、龍鳳鎮、板橋鎮,三岔鄉、新塘鄉、紅土鄉、沙地鄉、白楊坪鄉、屯堡鄉、太陽河鄉、白果鄉、芭蕉侗族鄉、盛家壩鄉。 鏈接: 鄉鎮街道 簡介
恩施歷史悠久,春秋屬巴國,戰國隸屬楚巫郡,隋為庸州,唐為施州,清為施南府,民國為鄂西行政區,雍正七年(1729年)設恩施縣,抗日戰爭時期為湖北省臨時省會,現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1981年11月7日,國務院批準設立恩施市,以恩施縣城關鎮為其行政區域。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準撤銷恩施縣,並入恩施市。
3:湖北恩施市導遊詞
恩施市位於中華人民***和國湖北省西南部,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政府駐地,北鄰重慶市,因擁有舉世罕見的硒資源而被譽為?世界硒都?。恩施市位於清江上遊,境內大部分為山地,平均海拔在900米以上。全市國土面積3967平方公裏,轄10個鄉、3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和172個行政村、34個居委會。總人口78萬,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占38%。1998年,恩施市被列為國家對外開放城市,是湖北省九大歷史文化名城之壹。2014年1月10日,首屆中國硒產品博覽交易會在恩施舉行。
恩施市屬中亞熱帶季風型山地濕潤性氣候。由於北部的大巴山和巫山的天然屏障作用,大大削減了南侵冷空氣勢力,氣候隨著地形的垂直變化,影響光、熱、水的再分配,壹般是雨熱同季,夏多冬少。雨量充沛,山體宏大,河谷深切,境內主要幹流清江,發源於利川齊嶽山。
恩施夜景恩施市地貌基本特征是階梯狀地貌,域內喀斯特地形地貌發育完善。由於受新構造運動間歇活動的影響,大面積隆起成山,局部斷陷,沈積形成多級夷面與山間河谷斷陷盆地。境內除東北部有海拔3000米以上小面積山地外,普遍展示著海拔2000~1700米,1500~1300米,120~1000米,900~800米,700~500米等五級面積不等的夷平面,並存在壹至二級河谷階地。呈現明顯層狀地貌。巖溶地貌發育,山間谷地星羅棋布。全州碳酸鹽巖類(石灰巖、白雲巖)面積占總面積54.4%,裸露的碳酸鹽巖受本州溫暖多雨氣候的影響,巖溶地貌發育,石芽、溶洞、漏鬥、育谷、伏流等也很多。
湖北恩施市導遊詞相關 文章 :
1. 湖北恩施導遊詞
2. 恩施州龍麟宮景區導遊詞
3. 襄陽導遊詞
4. 湖北導遊詞
5. 神農架導遊詞(20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