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李清照
昨夜雨驟風吹,酣睡未耗酒。
問快門人,海棠依舊。
妳知道嗎,妳知道嗎?它應該是綠色的,胖的,紅的,瘦的
“翻譯”
昨夜雖雨稀,風不停吹,酣睡後仍有魚嘴。問正在卷百葉窗的丫環,外面是什麽情況,她說海棠花還是和昨天壹樣。妳知道嗎?妳知道嗎?這個季節應該是綠葉茂盛,紅花雕零。
[註釋]
稀疏:指稀疏。
禁閉:有些學者認為這是指女仆。
綠、肥、紅、瘦:綠葉繁茂,紅花雕零。
酣睡之後,沒有宿醉:雖然睡了壹夜,但還是有魚嘴。沈睡:沈睡:揮之不去的醉酒。
雨稀風驟:雨稀夜風猛。
“欣賞”
本文是李清照早期詞作之壹。詞中充分體現了作者對大自然和春天的熱愛。這是壹首內容簡單的詩。寫的是大自然在春夜經歷了壹場風雨,詩人預見到花園裏的花草樹木壹定郁郁蔥蔥綠葉雕零。於是,第二天早上,她急切地向“禁閉人”詢問室外的變化,粗心的“禁閉人”卻回答“海棠依舊。”對此,詩人不禁用了兩個“知道是否”和壹個“應該”來糾正自己的觀察不慎和回答錯誤。“綠肥紅瘦”這句話,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對春去春來的惋惜。
文字的寫法獨樹壹幟,重在從聽覺方面塑造形象,形成意境。作者並不直白地描寫春末花雕零的景象,而是以早晨醒來為基礎,從“昨夜”開始寫,通過“雨驟驅散風”,發展出壹種聽覺聯想,進而轉化為視覺形象:“綠胖,紅瘦”。值得指出的是,“綠、肥、紅、瘦”這四個字只是作者心中的想象詞,也有轉化為客觀現實的過程。正因為這個詞有壹個從聽覺到視覺,從內心到客觀現實的轉化過程,才能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便於藝術再創造。這個詞有嚼勁的原因就在這裏。
其次,通過問答比較對比感受。這種寫法,不僅語言簡潔生動,結構也特別緊湊,讓讀者有壹種真正的聞其聲、見其人的感覺。人物的身份、性格、教養、感情上的細微差別也是繪聲繪色,文字生動。“缺刀”這句話描述了卷簾人在觀察上的粗心和情感上的冷漠,恰恰襯托了作者觀察的細膩和感受的深刻。沒有這種細膩的觀察和深厚的感情,是寫不出好作品的。
第三,擬人化技術的成功運用。“胖”和“瘦”這兩個原本用來形容人的詞,被借用來形容綠葉的茂盛和紅花的稀少,暗示著春天的逐漸消逝。這句話無論是語言的精煉還是修辭手法的運用都很有創意。
前面說過,這個詞很短,總共只有三十三個字,卻能通過生活中壹個極其平凡的細節反映出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語言平實樸實,意境含蓄深刻,有“弦外之音,別有風味”。黃燎翁在《燎原詩選》中說:“滿懷深情地問,回答是‘還’,回答卻極其無力,‘妳知不知道’四個字掉了出來。而‘綠肥紅瘦’無限傷感,卻又微妙。短短的畫面中有無數的曲折,對字是神聖的。”這個評論有助於我們對這個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