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HBV病毒的母親所生新生兒的感染率:
新生兒出生後未接受正規免疫接種,其HBV感染率為70% ~ 90%。其中HBeAg(+)婦女的新生兒感染率明顯高於HBeAg(-)婦女。新生兒出生後立即接受規範的免疫預防,對HBV感染的保護率可達90%以上。
HBV病毒的母嬰傳播是如何發生的?
有研究表明,HBV的母嬰傳播主要發生在圍產期(孕28周和產後7天),HBeAg(+)和HBeAg(-)母親的孕婦所生新生兒的母嬰傳播率分別為85%和31%。
1.傳播途徑可分為產前、分娩和產後水平傳播。我們將我們的懷孕分為三個階段:
第壹階段:懷孕0-12周;第二階段,懷孕13-27周;第三階段:懷孕28-40周。然而,85%的新生兒HBV感染是由於母親的血液和陰道液在分娩過程中,即在妊娠晚期接觸到嬰兒而引起的;其次是宮內感染(產前),其傳播率低於5%。在受感染產婦的乳汁中可檢出HBV。如果出生後采用母乳餵養,新生兒的母嬰阻斷失敗,會發生水平傳播,因為新生兒口腔黏膜受損!但如果新生兒已經進行了規範免疫,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新生兒產生了HBsAb),則可以考慮母乳餵養。
2.母嬰傳播的高風險因素主要與孕婦的HBV-DNA病毒載量有關:
如果母親的血清HBV-DNA水平為107 IU/ml (5107拷貝/ml),新生兒免疫預防成功率將達到100%。如果母體血清HBV-DNA水平為107IU/ml,成功率只有68%。另有研究表明,將血清HBV-DNA降低至106copis/mL(例如服用拉米夫定)可使新生兒的HBV感染率從78.8%降至44.4%,下降率高達30%。
常規新生兒免疫預防策略是什麽?
我國的免疫策略是對HBsAg(+)母親所生的新生兒在出生後12小時內註射HBIG(特異性乙肝免疫球蛋白)100IU,同時分部位接種10ug重組酵母疫苗,然後在出生後1月和6月再次接種10ug疫苗。
對於母親為HBsAg陽性的,無論大小,均采用上述方法對新生兒進行計劃免疫,而對於父親為HBsAg陽性,母親為HBsAg陰性(或HBsAb-抗體陽性)的,只能給新生兒註射乙肝疫苗。
對於HBsAg(-)母親,可註射5ug重組酵母疫苗。有學者的對比研究表明,對於HBsAg(+)母親,單次接種的保護率為72%;主動和被動免疫(即註射乙肝疫苗)聯合疫苗和HBIG的保護率為95%;然而,只有極少數未預防的新生兒未感染HBV病毒。
選擇抗病毒藥物阻斷母嬰傳播:
1.近期準備懷孕時,抗病毒時盡量選擇幹擾素-α制劑,因為它有固定的療程,至少48周,可延長至1.5年。當療程達到1.5年時,如果HBsAg滴度下降,可以再堅持半年,以達到理想的治療目標——表面抗原轉陰,甚至表面抗體出現。但是能達到這個目標的患者比較少。
2.可選的核苷類似物-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
妊娠期核苷(酸)類似物的分類: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曲他濱和替諾福韋被分類為b類,如果使用這些藥物的益處大於對母親和胎兒的風險,可以使用這些藥物。恩替卡韋和阿德福韋在動物實驗中已被證明具有胚胎和胎兒毒性,被列為丙類,普通幹擾素和聚乙二醇化幹擾素因具有抗增殖作用(均指孕婦),妊娠期禁用。
拉米夫定的優點是:是目前核苷(酸)類似物中使用時間最長、經驗最豐富的藥物,也是最安全的藥物;孕婦有大量循證醫學證據。特別是在阻斷HIV(艾滋病)母嬰傳播方面積累了大量成功經驗(在抗HIV中,患者服用拉米夫定300mg),因此在治療和預防HIV時,被列為妊娠乙類藥物。
替比夫定的優勢在於,FDA將替比夫定歸類為妊娠用B類藥物,屬於核苷類似物,具有強、中度耐藥性,可以相對安全地用於孕婦。但母嬰阻斷的研究數據仍在積累中。
3、女性在抗病毒治療過程中,應主動采取避孕措施!停藥達到治療目標後,如果使用幹擾素α,停藥6個月後必須考慮懷孕;如果使用核苷類似物,達到治療目的後停藥3 ~6個月(3個月後體內藥物已完全消除)即可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