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
體長延長,側扁,壹般長30-40厘米,體重400-1200克,眼間稍凹。它們之間有 4 條隆起的線。嘴大,下頜比上頜長。嘴尖,牙齒細小,在兩顎、犁骨和腭骨上排列成絨毛狀牙帶。前鰓蓋骨後緣有細鋸齒,角和下緣有鈍刺。側線與身體背緣完全平行,體表布滿細密的櫛狀鱗片,皮層粗糙,鱗片不易脫落,體背呈青灰色。腹面灰白色,體側和背鰭棘上散布黑色斑點。隨著年齡的增長,斑點逐漸變得不明顯。兩個背鰭略微分開。第壹背鰭發達,有 12 個硬刺。第二背鰭由 13 個棘組成;腹鰭位於胸鰭起點稍後的位置。第二背鰭基部呈淺黃色,胸鰭呈黃綠色,尾鰭分叉,呈淺棕色。
編輯本段鱸魚文化
西晉八王之亂,出洛陽的吳郡張翰以思念故鄉鱸魚膾、蒓菜湯為借口遠離洛陽,是文學典故蒓菜湯
非地。後來,它成為文人用來表達報國與避世矛盾心理的常用典故。如李白在《行路難》中說:"吳中張翰稱大生,秋風忽憶江東行。人生得壹杯酒足歡,身後何必千秋名。此外,辛棄疾詞中多次用鱸魚、蓴菜來形容自己的矛盾心理,有此典故的名篇也不少。
編輯本段分布範圍
鱸魚分布於西太平洋,我國沿海及淡水水體通海均產,東海、渤海較多。為常見的經濟魚類之壹,也是發展海水養殖的品種。主要產地有青島、石島、秦皇島和舟山群島等地。捕撈期為春秋兩季,鱸魚制成青絲
季,每年10月至11月為捕撈旺季。喜棲息於鹹淡水河口,也可生活於淡水中。性兇猛,以魚、蝦為食。個體較大,最大可長到30至50磅,壹般為3至5磅。
經濟價值
鱸魚肉質堅實潔白,不僅營養價值高,而且味道鮮美。鱸魚因體色不同,分為白鱸和黑鱸。黑鱸黑斑不明顯,除腹部灰白色外,背面呈古銅色或深褐色;白鱸體色較白,兩側有不規則黑斑。 日本鱸魚為出口品種,英文名稱為Japanese sea bass,主要出口到以下國家和地區:日本、香港和澳門。出口剛捕撈的新鮮鱸魚
入境口岸: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
編輯加州鱸網箱生態養殖技術
筆者在江蘇省吳江市平望鎮莊溪洋蕩利用大水面發展網箱生態養殖加州鱸,網箱面積250平方米(3個)。2003年5月21日購進加州鱸魚苗9000尾,經過壹年的飼養,成活率達85%,分別於今年的5月3日和6月11日全部上市。今年 5 月 3 日和 6 月 11 日,全部上市。總產量3076.5公斤,每平方米12.3公斤,產值48050元,利潤19925元。
壹、放養水域選擇
水面開闊,湖底平坦,無障礙物,水深3米以上。流速每秒 0.1 米,網箱周圍水體交換較好,溶氧豐富。水底為硬泥,淤泥較少。過往船只少,環境安靜,水質清新,無汙染,pH 值在 7-8 之間。
二、網箱規格和網具設置
網箱規格可分為魚種網和成魚網兩種。魚種網采用 20 目無結網,成魚網采用 9 股聚乙烯結 10 號網。 1.網箱規格 魚種網箱:長 2.5 米,寬 2.5 米,深 2 米,材質為網。長 3 米、寬 3 米、深 2 米,材質為無結網。長 6 米,寬 6 米,深 2.5 米,材料為無結 6 號網。長 10 米、寬 10 米、深 3 米,材料為聚乙烯,用日本人吃的鱸魚生魚片制成
有結 8 號網。 成魚網箱:長 8 米、寬 8 米、深 3 米,材料為聚乙烯,結 9 股 10 號網。 2.網箱設置 網箱排列必須整齊規範,呈 "人 "字形排列。魚種網箱箱與箱之間的距離可相互連通,每排之間的距離應保持在 4~5 米。成魚網箱箱與箱之間的距離為5~10米,每排之間的距離為10~15米,以利於生產船只的進出和飼養管理作業。 魚種網箱可利用固定竹樁相互排列,但成魚網箱,每箱應以獨立形式存在,用四根優質竹樁固定。魚種網箱上的綱繩高出水面 25 ~ 40 厘米,成魚網箱上的綱繩高出水面 50 ~ 70 厘米,隨水位靈活升降。魚種網箱箱底每個底角結壹塊磚,成魚網箱每個箱角綁好沙袋,底角綁好腳繩,壹是保持箱體規格整齊,二是遇到風浪時箱體能保持穩定不擺動。
三、魚種放養
1.鱸魚苗期,規格在4~5厘米/尾,每平方米放養1500~2000尾。 2.規格在10厘米左右的鱸魚,每平方米放養1000~1500尾。 3.放入成魚箱,每平方米放養30~50尾。
四、飼養管理
1.飼料餵養加州鱸為肉食性兇猛魚類,其食欲旺盛,生長迅速,在餵養過程中要冰鮮淡水魚。剛購進的鱸魚苗入箱後,投餵的餌料為魚漿,每天投餵4次,上午7:00、10:00、下午2:00、5:00,投餵20天左右改為每天早、中、晚3次。隨著鱸魚的逐漸生長,以投餵適口的魚塊為主,每天投餵2~3次,投餵量為魚體重的5%~6%。壹定要經常觀察鱸魚的生長情況,及時調整投餌量,保證吃飽吃好。 2.及時篩選分次投餵 由於個體生長差異和加州鱸有自相殘殺的習性。為保證成活率,在飼養過程中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篩選。 小鱸魚每 7~10 天用 5 分篩預篩壹次。中間每隔10~15天用7點篩篩入6號網箱,養到6月底7月初用9點篩篩入8號網箱。養殖20~30天左右,用1.3英寸篩篩入10號網箱養殖成魚。 3.做好 "四防三勤" (1)四防:①防治魚病。大水面生態網箱養殖,壹般病害較少,很少用藥。放養前用3%食鹽水浸浴消毒,在進行鱸魚篩選、翻箱、船運等操作時,操作要輕,時間要快,避免碰傷魚體。防止魚逃逸。經常檢查網箱,發現破損,及時修補,防止逃魚。③防浮頭。網箱養鱸魚的時間銑さ牡胤劍?字視牧嗪家?的家族,但魚的家族並不龐大。網捕鱸魚要及時,防止漏網之魚。在釣 "鷦鷯 "時,釣友要註意 "鷦鷯 "的 "巢","鷦鷯 "的 "巢","鷦鷯 "的 "巢","鷦鷯 "的 "巢"。八九月份的高溫階段,很容易造成浮頭。因此,有條件的地方成魚網箱需安裝葉輪式增氧機。安裝方法:在四個網箱中間安裝增氧機。如遇高溫、無風、陰天等惡劣天氣,應盡量少投餌或不投餌,使水中溶氧量低,魚吃不飽,以免造成浮頭。④做好防汛防臺風災害工作。在汛期和臺風季節,要認真檢查箱樁和綱繩的牢固程度,箱角的沙袋和腳繩是否脫落,各箱的竹樁要相互銜接,以起到抗洪防臺風的作用。 (2)三勤:勤檢查。每天檢查網箱、綱繩是否系牢,箱體有無破損,竹樁有無松動等。家常菜紅燒鱸魚 p>
.紅燒鱸魚的家常做法
1.檢查網箱的水色:鱸魚養殖過程中,網箱的水色是非常重要的。網箱經過長期養殖後由於水質變濃,箱體內藻類附著滋生,堵塞網眼。因此,要勤刷洗,用刷子刷洗,用手搓洗,或用竹片抽洗(操作時註意不要損傷網目),或用柴油機水槍清洗,以保持網箱內外水體能正常交換。勤觀察。每天觀察網箱內魚的活動情況、攝食動態和天氣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5 月初放養的魚,經過近 7 個月的飼養,12 月底 20% 的加州鱸可達到商品規格。經過壹年的飼養可全部上市。
編輯本段淡水養殖
壹、地面建塘
選擇水源豐富、水質清新無汙染的地方建塘。每口塘5-8畝,長方形,南北走向為好。要求池底平坦,沙泥底質,池岸堅實,池深 2 米。池底應埋設進出水管。同時,配備 1 至 2 臺 1.5KW 增氧機,養殖場應有後備電源裝置。放養前要做好池塘清淤和消毒工作,可在放苗前壹周每畝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幹池潑灑消毒。放苗前要培肥池水,以培育基礎餌料,使池水呈油綠或茶褐色為宜 養殖戶剛捕撈的鱸魚
二、苗種培育
從海區捕撈鱸魚苗種(體長1.5~2厘米),待淡化至鹽度4~7‰後放入暫養池(鹽度1‰),放養品種以北方海區天然鱸魚為最佳苗種 由於理化因素不同,苗種生長快,個體大,可縮短養殖周期,增加經濟效益。暫養池放養密度控制在每畝1~2萬尾,要經常沖塘增氧。第二天投餵浮遊動物、紅蟲等鮮活餌料,慢慢將魚漿、浮粒餌料與鮮活餌料混合投餵,逐步馴化為投餵攪碎的魚糜、浮粒飼料。日投餵量為魚體重的 15%,分 3 次投餵。暫養期間,每周用0.3ppm強氯精或15ppm福爾馬林潑灑消毒1次,開始投餌前3天,每50kg魚投餵痢特靈0.5g、土黴素3g、維生素C1 1g,拌飼料投餵,每天1次,連餵3天。經過20多天的投餵,魚長到4~6厘米即可進入大池疏食。
三、飼養管理
鱸魚苗篩按大小池飼養。放養密度壹般為2500-3500尾/畝。水深1.5米以上,保持池水肥度適宜,透明度以30厘米左右、水色油綠為宜。每天投餵兩次飼料,主要飼料為攪碎的魚糜、浮性顆粒飼料,飼料中添加維生素B、C,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6%。餌料應為魚體重的 6%。餌料中應拌入百菌清、紅黴素和維生素,每月 2 次,每次 3 天。同時,定期用 0.4ppm 強氯精或 20ppm 福爾馬林全池消毒。慎用敵百蟲、亞硝酸汞等藥物。每天做好巡塘管理工作,在夜間或天氣炎熱氣壓低時,開機增氧,發現水質不好要及時排水,保持水質清新。
編輯本段海水養殖
壹、池塘條件及準備工作
池塘面積以3300m2-6600m2為宜,水深2m以上,水源充足,水質不受汙染,有較好的進排水設施,交通方便。放養前需幹池清淤,整平護坡,每公頃用生石灰750kg-1050kg,保持池水10-20cm,浸泡後泥漿潑灑。7天後加水至1m深,為使水質保持良好狀態,可壹次施用二銨75kg/hm2,兩天後池水變為油綠色即可放養。
二、魚種放養和增殖放流
鱸魚魚苗現在多為海捕,春季海捕魚苗約為2.5cm-4cm,漁調作業時魚體會有不同程度的損傷,為提高養殖成活率,可在中旬進行第壹次暫養。暫養方式以在養殖池中設置40目網箱較為方便。每立方米水體暫養魚苗2000-3000尾,用1×10-6-2×10-6氯黴素撥毒消毒,待食糜後投餵呋喃唑酮。頭 10 天,投餵鹵蟲幼體或海淡水技足類、橈足類幼體,然後投餵鮮魚糜。魚種培育到10cm左右時,按1.5尾/m2放入成魚池。
三、成魚管理
1、投餵餌料以低養殖雜魚為主,輔以人工配料。鱸魚食性快,投餵的內容、時間和定量十分重要。投餵時既要抓緊魚吃,又不能浪費餌料。每次投餵時先少餵吸引魚的浮性食物再增加投餵量,待魚下沈不搶食時再暫停投餵,每天投餌次數和投餌量視季節而異。鱸魚生長迅速的季節,每天投餌4-5次,投餌量為魚體重的10-30%,氣溫低的早春、晚秋,每天投餌2-3次,占魚體重的1-10%。 2、巡塘早晚巡塘,發現異常及時處理。觀察內容包括魚類活動情況、池塘水色、氣味、透明度變化及池塘逃生設施和敵害情況等。
編輯本段海水網箱養殖
壹、養殖海區的條件
要求有風,低潮時保持水深5m以上,水流量大,每秒0.3m為宜,底質無障礙物,水質清新無汙染,鹽度變化幅度小。
二、網箱結構形式
鱸魚網箱有管架固定式和網體四角沙袋式。固定式是用比網箱框架稍大的金屬管制成,將網箱捆紮其定型;沈沙袋式是在網箱體四角各掛壹個4kg重的沙袋來固定網型。南方多用木板連接成合格的魚排,用浮子浮在水面,錨索定位,網箱懸掛在魚排網格上。北方以單網單浮體框架為多,每個浮體網箱連接海區定位浮繩。 網口大小壹般為3×3m和4×4m,網深隨時海區水深而定,壹般為4-6m,網目隨魚的大小而定,選擇網目原則以破壹目不漏魚為準,網目應小於魚體高度的1/2。
三、魚種放養
鱸魚當年要養成商品魚,魚苗應養到10cm以上再計入網箱。每立方米網箱水體數量以20-30尾為宜,具體放養密度,還要根據魚種規格、季節早晚海況、餌料貯存和養殖技術等因素來確定。
四、投餌
餌料以低值雜魚為主,也可投餵配合餌料。每次投餵量應先少後多,引魚到水面搶食後再增加投餌量,每天投餌量以吃完不浪費為準,當魚不搶食時應停止投餵。日投餌次數4-6次,早春晚秋水溫低時日投2-4次。
五.日常管理
經常擦洗網箱和拆除附著物,壹般10-15天壹次,必要時更換新網箱,並勤檢查網箱,防止逃漏。註意魚情、水情和病害發生情況。
編輯本段疾病防治
1、眼白燭病
癥狀:多見於春夏魚種階段。眼球出現白點,逐漸擴大覆蓋整個眼球,嚴重時眼球突出脫落。此病可由餌料不新鮮、維生素缺乏引起。 預防和治療:更新養殖水體,投餵新鮮餌料,在餌料中添加維生素(特別是添加B族)。
2、水黴病
癥狀:魚體上有絮狀細菌,病魚浮於水面,遊動緩慢,食欲不振,嗜睡而死,多數魚被感染受傷。 防治方法:更換新水,保持良好水質,並用6×10-6孔雀石綠溶解5-10min。
3.皮膚潰瘍病
癥狀:高溫季節常見。魚體局部脫屑、充血、潰爛。多因魚體受傷引起細菌感染,病魚食欲不振,浮遊緩慢,消瘦死亡。 防治方法:20×10-6加氯黴素(或呋喃西林)藥浴4h-5h。
4、腸炎病
癥狀:病魚腹脹肛門發紅,有黃色粘液流出,魚體消瘦,食欲減退,嚴重者死亡。由餌料變質、餌料脂肪過高引起。 預防和治療:配制添加量為0.1%的呋喃唑酮餌料,連續投餵5-7天。
5、魚虱病
癥狀:魚體內寄生魚虱,病魚違遊不安,摩擦墻壁,重者魚體消瘦死亡。 防治方法:用晶體敵百蟲全池潑灑,使池水含0.25×10-6-0.3×10-6,隔3天再施藥壹次,壹般用藥2次即可治愈,也可用純淡水浸浴2-3分鐘,魚虱即可自行脫落。
食用價值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健脾、補氣:健脾、補氣、益腎、安胎。 食療:適宜貧血頭暈、妊娠水腫、胎動不安的婦女食用。 食療本草》:"安胎,補中,尤宜三文魚。"嘉谷本草》:"鱸魚,多食利人,為蛙尤佳。暴幹甚香美,雖有小毒,不致為病。" 忌食:根據前人經驗,患有皮膚病瘡腫者應忌食。鱸魚忌與奶酪同食。 按:鱸魚分布於我國沿海地區及江河入海口,江南水鄉均產。在每100克鱸魚肉中,含蛋白質17.5克、脂肪3.1克、碳水化合物0.4克、灰分1克、鈣56毫克、磷131毫克、鐵1.2毫克、核黃素0.23毫克、煙酸1.7毫克。產自臺灣,含粗蛋白 19.39 克、粗脂肪 1.16 克、灰分 1.16 克。 論述 1、《本草經疏》:鱸魚,味甘淡氣平,具健脾和胃之功。腎主骨,肝主筋,味屬陰,總歸臟腑,益兩臟之陰氣,故能益筋骨。脾胃有病,五臟不得滋養,積聚漸流為虛,脾虛則水泛,故益脾胃則證除。 2.崔禹錫《食經》:主風痹,面皰。養中,復五臟。 又:鱸魚肉多食發痔腫,不可與乳酪食。 3."食療本草》:安胎,補中。 4.嘉祐本草》:補五臟,益筋骨,和腸胃,治水氣。 5.本草衍義》:益肝腎。 6."隨息居飲食譜》:鱸魚,多食生瘡癖,其肝尤毒。以其毒,蘆根汁解之。
編輯本段食用方法
做法壹:清蒸
原料:鱸魚1條(500-600克),熟火腿30克,竹筍30克,香菇4朵,香菜少許。 輔料姜、蔥各 5 克,鹽 5 克,料酒 15 克,醬油少許,雞湯 50 克。 準備工作:將鱸魚去內臟,清理幹凈,抹去身上多余的水分放入蒸盤中;將火腿切成與筍片大小相近的片,碼在魚身上;香菇用溫水泡發,去蒂、切片,也碼在魚身和四周的地方,再將姜、蔥切絲放入魚盤中,然後倒入鹽、醬油、料酒;香菜洗凈,切段備用。 做法:1.蒸鍋中大火燒開水,放入魚盤,大火蒸8至10分鐘,魚熟後立即取出,揀出姜片、蔥段。 2.煮沸雞湯,澆在魚上,用香菜段裝飾。 小貼士1.如果沒有雞湯,可以用雞精兌水代替,加雞湯主要是增加清蒸魚的鮮味,不加即可。 2.清蒸這種烹飪方法制作的魚要盡量新鮮,除鱸魚外,草魚、武昌魚、鱖魚等也可。 特點:1:鱸魚性溫,具有補中益氣、滋陰、開胃、通乳的功效。鱸魚入秋後會變得肥美,肉白如雪,故有 "西風日鱸魚香 "之說。
做法二:鍋貼
材料:肥豬肉225克,凈鱸魚肉300克,雞蛋3個。 調料:精鹽 3 茶匙:精鹽3茶匙,味精1.5茶匙,香油、胡椒粉各1茶匙,濕澱粉、幹澱粉各0.5湯匙,花生油750克,吉汁、椒鹽各1碟。 制作:肥肉切成長 5 厘米、寬 3 厘米的長方形 24 片腌制。鱸魚肉切成長約 5 厘米、寬約 3 厘米的長方形片,放精鹽、味精、香油、胡椒粉拌勻。 將雞蛋和濕澱粉調成稠糊狀,70%塗在魚肉上,30%拌入腌制好的油脂中。在壹個大盤子裏撒上幹澱粉,將肥肉排在盤子裏,然後將魚粘在肥肉上。鍋中放油燒熱,將鍋離火,將魚放入鍋中,回爐半煎至兩面金黃,倒入砂鍋中控油。用剪刀剪開,放在盤子裏。與ji醬、鹽和胡椒同時上桌。
做法三:清蒸
原料:鱸魚壹條(1.2斤最好)、蔥、姜、香菜、料酒、鹽、醬油、美極鮮、白胡椒粉、糖、油。 做法:1.將洗凈的鱸魚兩側斜切出刀口,沿魚背切壹深魚骨刀口;在魚身上抹上鹽、料酒,每個刀口內夾上蔥、姜,再在魚腹部放上蔥段(大段)背上夾上姜片;2.將鱸魚放入鍋中蒸15分鐘。上鍋蒸 15 分鐘後,把魚放在魚盤裏,用壹雙筷子架住,防止魚盤與魚盤粘連。蒸好後,夾出調料倒掉;3.調味汁:將醬油、味極鮮、料酒倒入鍋中,再加入蔥絲、姜絲(蔥絲以 2 英寸長為宜)。小火煮沸後,加入白糖、白胡椒粉少許;調味汁可根據自己的口味稍作調整。然後,將調好的調味汁倒入魚盤中,在魚身上放壹些生蔥絲和香菜。此時,用平底鍋燒熱少量油,再將燒開的油用勺子均勻地灑在魚肉、蔥絲和香菜上面,即可上桌。
營養分析
1.鱸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A、B族維生素、鈣、鎂、鋅、硒等營養成分;具有補肝腎、益脾胃、化痰止咳的功效,對肝腎不足者有很好的滋補作用;2.鱸魚還可用於治療胎動不安、產少乳汁等病癥,準媽媽和產婦吃鱸魚是壹種既滋補,又不會造成營養過剩而導致肥胖。營養過剩而導致肥胖的營養食品,是健身養血、健脾益氣和有益身心健康的佳品;3.鱸魚血液中有較多的銅元素,銅能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和參與多種物質代謝中的關鍵酶的功能發揮,缺銅者可用鱸魚進補食用。
適宜人群
壹般人群均可食用1.適宜貧血頭暈、婦女妊娠水腫、胎動不安的人食用;2.患有皮膚病瘡瘍腫毒的人忌食。
食物相克
鱸魚不宜與黃油、奶涼及中藥景芝同食。
烹飪指南
1.鱸魚肉質潔白、細嫩、清香、無腥味,肉為蒜瓣狀,最適宜清蒸、紅燒或燉湯;2.鱸魚肉質細嫩、清香、無腥味,肉為蒜瓣狀,最適宜清蒸、紅燒或燉湯。為了保證鱸魚的肉質潔白,宰殺時應將鱸魚的鰓夾骨剁掉,倒掛放血,待血漬流出後,放在砧板上,順著脊柱從魚尾上反刀,切斷胸骨,將鱸魚分為軟硬兩面,取出內臟 將鱸魚分為軟硬兩面,取出內臟,洗凈血汙即可(起鱸魚球用); 3.巧去腥:將魚去鱗剖腹洗凈,放入盆中倒入適量黃酒,即可去除區區腥味,又可使魚肉味道鮮美;將鮮魚剖開洗凈,用牛奶浸泡壹會兒,既可去除腥味,又可增加鮮味。
食療功效
鱸魚味甘、性平,入肝、脾、腎三經;具有健脾、補氣、益腎、安胎之功效。
其他相關
《食療本草》:安胎補中,以三文魚為尤佳。 嘉谷本草》:鱸魚,多食利人,如蛙尤佳。暴幹甚香美,雖有小毒,不致發病。 民間驗方有用鱸魚與蔥、姜煎湯,治療小兒消化不良;將鱸魚去腮或煮湯,可用來治療小兒百日咳,還可用於治療婦女妊娠水腫、胎動不安。 秋末冬初,成熟的鱸魚特別肥美,魚體內積累的營養物質也最為豐富,是食用鱸魚的最佳時節。
編輯本段食療價值
石斑魚科動物鱸魚肉。鱸魚又名花鱸、鱸板、花齋、鱸魚子。分布於我國沿海和江河。取後去鱗、湯雜等,洗凈鮮用。 [性味】味甘,性平。能益脾胃、補肝腎。 [參考] 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銅、維生素 A、B1、B2 和煙酸等。 [用法] 用於脾胃虛弱,飲食不節,體倦乏力,氣血不足,創傷久不愈合;脾虛水腫;肝腎不足,筋骨痿軟;胎動不安。 [用法] 煎湯,入菜。 [配方] 1、鱸魚健脾湯:鱸魚 50 克,白術 10 克,陳皮 5 克,胡椒 0.5 克。 鱸魚益脾胃,嫌其力不足,故加白術健脾胃,輔以陳皮理氣和胃,胡椒溫胃。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少腹瀉,或胃脘隱痛或冷痛。 2、黃芪燉鱸魚:鱸魚1尾(250~500g),黃芪60g.隔水燉熟,飲湯食肉。 黃芪、鱸魚同用,可補氣養血、生肌利口。手術後用,可促進傷口愈合。 3、清蒸砂仁鱸魚:鱸魚250g,將砂仁6g搗碎,生姜10g切成細粒,放入魚肚內,放碗內,加水和鹽少許,置鍋內蒸熟。吃肉喝湯。 本方以鱸魚安胎補中,何首烏安胎,生姜和胃止嘔。用於脾虛氣滯,脘悶嘔吐,胎動不安。
相關詩句
江上漁歌-範仲淹 江上漁翁,但愛鱸魚美。 君不見,壹葉扁舟,不在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