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 "發物"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發物 "中的 "發 "是動詞,有 "引動、誘發、助長頭發 "的意思。所謂 "發",是動詞,有 "引發、誘發、助長 "的意思。所謂 "發",就是誘發人體某些隱性疾病,甚至加重原有疾病的食物。比如,壹個人肝火旺盛,體質偏熱,如果吃了容易上火的食物,就會火上澆油,加重病情。
要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只需了解哪些食物屬於發物,各有什麽特點。根據發物的性質,中醫將其分為以下七類。
類別:
1發熱之物:蔥、姜、韭菜、胡椒、羊肉、狗肉等發熱之物,經常上火的人要少吃,尤其是肺結核、肺熱咳嗽痰多、大便秘結、體內有炎癥的病人更應忌食;
2風之物:海鮮、魚、蝦、蟹、蛋、香椿芽、鵝等風物是皮膚病患者的克星,得了皮膚病(如蕁麻疹、濕疹)的朋友就得暫時告別海鮮和河鮮了;
3發濕熱之物:焦糖、糯米、豬肉、糯米、豬肉等發濕熱之物不易消化,對脾胃虛弱者十分不利,患有濕熱、黃疸、痢疾等病癥的人應忌食;
4發寒積之物:西瓜、柿子、雪糕、冬瓜、豆角、萵筍、柿子等發寒積之物本身性寒,多食易損傷人體陽氣,導致寒性體質的脾胃、心肺、肝腎等臟腑陰寒加重,進而引起腹瀉、冷痛、咳嗽、胸痹等癥狀。壹般脾胃虛寒、寒性體質等人群最好少吃;
5發幹物:炒栗子、炒花生、炒瓜子等發幹物沒有特殊限制,只要不是過敏人群,都可以適當食用。但如炒花生、炒瓜子等燥物鹽分太重會損傷身體,所以食用時應選擇無鹽的種類,並多喝水;
6補血之物:花椒、辣椒、桂皮、羊肉、狗肉、白酒等性質偏熱的補血之物,有活血作用。但對於有出血癥狀的患者,則絕對禁止食用,有崩漏帶下、月經過多等疾病的患者切記忌辣、忌酒、忌羊肉;
7滯之物:豆類、薯類、油膩食物、油餅、蕎麥、蓧麥面、芡實、蓮子、芋頭、紅薯,如果妳本身就脾胃虛弱、腹脹、消化不良,最好不要食用豆類、紅薯等積滯之物,它們會加重妳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