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不要在孩子面前提孩子害怕的事。安撫孩子的最好辦法不是不停地說話,控制住妳自己,盡量少說,只是摟緊他。
讓環境的變化慢壹點,小壹點,讓孩子能逐步適應。大多數孩子都能克服恐懼。記住壹句話:不要著急。
可服用定驚安神的中藥。
穴位按摩:
內關:手掌向上,離腕橫紋二吋,手臂正中之兩筋間。
足三裏:大腿伸直或彎曲成90度,外膝眼(即膝蓋外側凹陷)直下三吋處。順時鐘按壓,每個穴位按摩2~3分鐘。
有壹種中成藥,藥品名叫“紫雪”,專門治療小兒受驚嚇的,主要成份就是朱砂。按說明書服用,就象壹樓說的,偶爾吃可以,不能長期服用,朱砂含汞,汞對人體的危害妳是知道的。
找壹個有經驗的老中醫,給孩子紮針,這效果也很不錯的。
以下是6種最易導致寶寶受驚的原因,除了最後壹個原因是先天導致的,其他最好盡量避免。
(1)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身心受到猛烈的刺激。比如:從高處(床、桌子等處)落下;突如其來的巨響。
(2)睡眠環境不穩定。比如:在移動的車上睡覺;抱在大人懷裏邊走邊睡;在嘈雜的公***場所中入睡。
(3)被強迫做不願做的事情。比如:不願意洗澡的寶寶被強行洗澡;被寶寶所認為的陌生人強行抱抱親親等。
(4)被新奇的事物驚嚇。比如頭壹次見到浩瀚的大海,頭壹次看到軀體龐大的動物,頭壹次見到轟隆隆的火車等。
(5)如果寶寶缺乏某些營養元素(如鈣),就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就較容易出現興奮、哭鬧不安、易受驚等情況。
(6)小部分寶寶因為先天心理承受能力弱,動靜稍大壹點就會導致受驚。對這類寶寶更要註意,少讓他受刺激。
“照護做得好,寶寶受驚少”要減少寶寶受驚,就需要給予他安全的、體貼的照護,媽媽應該註意做好以下5點:
1.白天盡可能多安撫、多抱抱寶寶。父母的懷抱越溫暖、親密,寶寶的情緒就越穩定;
2.給寶寶壹個好的睡眠環境。寶寶如果早睡,盡量不要在房間裏看電視,不要太大聲說話;
3.清楚地知道寶寶喜歡或者厭惡什麽,不要勉強寶寶接受他不願意的事物,或者用比較溫柔的方式進行。如給不喜歡洗澡的寶寶裹壹塊大毛巾入浴,那樣會消除寶寶的緊張;陌生人先逗寶寶玩,等熟悉了再抱寶寶;
4.帶寶寶外出,時間不宜過長,而且壹定要避免去擁擠、嘈雜的公***場所。如果寶寶表現出哭鬧、困倦等現象時,最好能馬上回家;
5.給予寶寶合理的膳食,良好的營養不僅給寶寶帶來健康的身體,減少疾病,也意味著給予寶寶智力、社交、心理上的良好發展。
常用安撫受驚寶寶的方法:
1、語言和撫觸安慰
寶寶壹受到驚嚇,媽媽立刻用輕柔的聲音安慰寶寶,同時進行肌膚的觸摸,如用手順著寶寶頭發輕撫或者輕拍背部。親人的聲音和肢體接觸能很快讓寶寶得到安全感,最大程度地起到安撫作用。
2、轉移註意力
換壹個奇怪的姿勢抱寶寶。如讓寶寶臉朝下趴在妳的手臂上,用妳的手掌托起他的臉;也可以左手輕輕地晃蕩,右手輕輕撫摸寶寶的背。視野掉了個頭,寶寶會感覺奇怪,就忘了剛才受驚的事情了。
溫柔地朝寶寶的額頭連續吹氣,他會立刻眨眼、深呼吸,重復幾次他就忘了自己為什麽哭。不過,妳得肯定妳沒有傳染病。
來壹點小噪音。吸塵器開小檔、收音機調到兩個電臺之間、錄音機放空帶,信不信,寶寶會聽得昏昏欲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