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大豆是壹年生草本植物。重要的油料、糧食和飼料作物。中國是壹個古老的名字。通常被稱為大豆,黑豆,黑皮四季豆和四季豆。小粒型在中國南方叫泥豆、馬飼料豆,在東北叫食用豆。
起源與進化大豆起源於中國,國內多數學者認為其原產地是雲貴高原。現在種植的栽培大豆是野生大豆經過長期定向選擇、改良、馴化而成。
世界上和走出國門的主要生產國是美國、巴西和阿根廷,巴拉圭、加拿大、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前蘇聯和羅馬尼亞有少量生產。主要進口國是經濟相同的日本和歐洲國家。我國主要產區在松遼平原中北部、三江平原、黃淮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地區。黑龍江省產量居全國第壹。
大豆的分類種植主要是根據生長期進行分類。我國將北緯22° ~ 50°地區的代表品種按其生育期,從最早熟到最晚熟,劃分為12等級。中國還將6000多種大豆分為:①北方春大豆區,②黃淮海流域夏大豆區,③長江流域夏大豆區,④秋大豆區等。每種類型根據種皮顏色、當地實際生長天數和大、中、小粒種子分為不同的組。每個群體又根據三個性狀進壹步分為不同的類型,如有限、亞有限或無限結莢習性,灰色或棕色毛,紫色花或白色花。
形態特征大豆的根可分為主根和側根,可埋入地下1.5米,呈鐘形根。根瘤生長在土壤從地表到20厘米左右的根部,根瘤菌能供應大豆1/3 ~ 1/2的需氮量。主莖高60 ~ 100 cm,有15 ~ 24節。豆莢種在節上,多節大豆往往產量高。無限結莢習性適應在貧瘠的肥水條件下種植。有限結莢習性適合在肥水好的地區種植。次有限的結莢習慣介於兩者之間(見圖)。大豆的葉子是三葉的。花蝴蝶。豆莢有黃色、黑色和棕色,彎鐮刀形或直葫蘆形。大豆是短日照作物,品種間對短日照的敏感性不同。需要充足的陽光,需要更多的氮、磷、鉀等營養物質。大豆種子吸水達到5%才能發芽,播種時土壤水分必須充足,田間持水量不能低於60%。
大豆喜歡排水良好、有機質豐富、pH 6.2 ~ 6.8的土壤。適期早播為宜,以條播為主。它需要更多的肥料,對氮的需求是同等產量水平的谷類的4 ~ 5倍。結莢期間註意及時灌溉排水。
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部分地區仍采用純系育種。回交法對提高品種的抗病性有很好的效果。中國大豆育種的主要方法是種間雜交。用系譜法繁殖後代。
病蟲害大豆病害很多:①真菌病。危害暗葉的有葉枯病、灰斑病、霜黴病、銹病,其中霜黴病隨處可見;疫病、菌核病、炭疽病對根和莖都有危害。病害和腐爛是靠抗病繁殖的,其他是靠輪作控制的。紫斑病和黑斑病對種子危害較大,用化學藥劑拌種防治。②細菌性疾病包括斑疹病和斑丘疹病,有些可以通過抗病育種來預防。③病毒性疾病。種類繁多,花葉病毒在我國長江流域和黃淮平原分布廣泛,危害嚴重。采用無病毒種子,消滅病媒昆蟲,進行抗病育種。④大豆胞囊線蟲病和根結線蟲病。采取合理輪作和抗病育種進行防治。主要害蟲有食心蟲、草地螟、豆莢螟、豆稈蠅、豆稈黑潛蠅、紅蜘蛛和蚜蟲等。,化學防治是主要方法。菟絲子在黃淮平原危害很大,通過清理種子、生物防治、輪作等方法進行防治。
大豆是壹年生豆科植物,其種子也叫大豆。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類。大豆的起源尚不清楚,許多植物學家認為它起源於中國的烏蘇裏大豆。大豆在中國已有5000年的栽培歷史,並被用作食物和藥物。1804引入美國,20世紀中葉成為美國南部和中西部的重要作物。大豆是豆科植物中最有營養、最易消化的食物,也是蛋白質中最豐富、最廉價的來源。現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是人和動物的主要食物。大豆的種子含有17%的油和63%的粗粉,其中50%是蛋白質。因為大豆不含澱粉,適合糖尿病人食用。在東亞,大豆被廣泛用於制作豆漿和豆腐。也可以烤著當零食吃。豆芽可以用在沙拉和蔬菜中。將大豆、麥粒粉碎,加入黴菌,加入鹽水發酵,6個月後至1年,褐色液體稱為醬油,廣泛用於東方烹飪。大豆植株直立分枝,高度從幾厘米到2米多不等。自花授粉,開白色或略帶紫色的花。種子有黃色、綠色、棕色、黑色或雙色。每個豆莢包含1到4粒種子。大豆在各種土壤中都可以種植,但它在溫暖、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長旺盛。晚霜後播種,9、6月成熟,65438+10月。壹般來說,大豆應在脫葉儲存後種子含水量降至65438±03%以下時收獲。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巴西和中國緊隨其後。現代技術使大豆的用途更加多樣化。大豆油可加工成人造黃油和人造奶酪,還可制成油漆、粘合劑、肥料、上漿劑、油氈、殺蟲劑和滅火劑。豆粉是壹種代替肉類的高蛋白食品,可以做成多種食品,包括嬰兒食品。由於大豆用途多樣,營養價值高,種植廣泛,易於出口,在緩解世界饑餓問題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大豆病害
已發現30多種病害,其中真菌病害最多,病毒主要是大豆花葉病毒,線蟲主要是孢囊線蟲和根結線蟲。
大豆銹病、炭疽病、細菌性葉斑病等。,在南方發生得更嚴重。霜黴病、灰斑病、細菌性斑點病和孢囊線蟲病在北方春大豆區較為常見。大豆病毒病在所有大豆種植區均有發生。
對大豆豆莢的主要損害是尾孢菌、子囊菌、燕麥鐮孢菌(Fusarium roseum,Fusarium semitectum)、macrophotomamame、炭疽菌和球孢菌。
葉部病害主要有:霜黴病、大豆灰斑病、大豆黑斑病、巴西斑點落葉病。菜豆鏈格孢菌,地瓜黑星菌,白粉病菌,大豆假單胞菌,菜豆黃單胞菌。大豆花葉病毒等。
莖稈疾病包括核盤菌、大豆莖點黴(Diaportha phaseolorum)和sasakii薄膜菌。
根部疾病包括立枯絲核菌、腐黴、球根鐮孢菌(尖孢鐮孢)。
還有胞囊線蟲,主要發生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東、河南等省(自治區)。疫黴菌。Sojae是美國的主要疾病,在中國還沒有發現。它是壹個隔離對象。
大豆病害的綜合防治措施主要是抗性品種。農藥防治:在30多種大豆病害中,約60%是通過種子侵染的。化學藥劑拌種可減少病害傳染源,對苗木病害也有控制作用。如0.3%福美雙拌種可防治大豆霜黴病和灰斑病。霜黴病和灰斑等葉部疾病和孢囊線蟲病等根部疾病可通過化學藥物得到有效控制。應采取農業措施防控該病,如合理輪作,如防治大豆胞囊線蟲病,大豆與谷類作物或非寄生作物3-5年輪作,減少蟲源。種植前選種建立無病植草,對防治霜黴病、紫斑病、灰斑病和大豆花葉病毒病有較好的效果。中耕除草,消除田間積水,可以減少大豆病害和根部病害的發生。多施有機肥和適時灌溉可以減輕胞囊線蟲病的危害。清除田裏的雜草也可以減少疾病,如大豆花葉病毒。